-
公开(公告)号:CN10638247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855944.6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G01N29/22 , G01N29/24 , G01N29/265 , F17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径超声导波检测的刚性夹具,包括环形槽体,多组探头通过对应的探头定位装置均布在环形槽体内孔上,在探头定位装置和半圆槽形体内侧之间还设有探头浮动支撑装置。各组探头的Lemo接头分别通过连接线缆与固定在半圆槽形体一端端面板上的Lemo接口座固定连接。刚性夹具的使用方法如下:1)调节压簧的弹性力,2)转动各个探头径向位置调节套,使探头与管道无压力地贴合。3)两个半圆槽形体固定连接成一体。本发明保证了探头对被检测管道的压紧力在合适的范围,保证探头与被检测管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保持适度的贴紧压力,从而保证耦合性,满足不同管径管道的检测。提高了探头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00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46233.2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B66B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5/0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载荷试验组合替载系统,包括钢丝绳卷筒、收放钢丝绳装置、摩擦制动装置、电磁扭矩补偿装置和无线测控装置,收放钢丝绳装置、摩擦制动装置和电磁扭矩补偿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电磁扭矩补偿装置平行设置在收放钢丝绳装置的相邻侧,收放钢丝绳装置分别与摩擦制动装置、电磁扭矩补偿装置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电梯载荷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置摩擦轮预紧力,2)电梯轿厢上行时摩擦阻力矩和电磁阻力矩叠加后传递给电梯轿厢,3)电梯轿厢下行时收绳速度和电梯轿厢下行速度保持一致。本发明的组合替载系统弥补了摩擦制动装置不能精确控制载荷的缺点;试验方法可准确的控制载荷,弥补了电梯载荷试验动态加载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00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646233.2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B66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载荷试验组合替载系统,包括钢丝绳卷筒、收放钢丝绳装置、摩擦制动装置、电磁扭矩补偿装置和无线测控装置,收放钢丝绳装置、摩擦制动装置和电磁扭矩补偿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电磁扭矩补偿装置平行设置在收放钢丝绳装置的相邻侧,收放钢丝绳装置分别与摩擦制动装置、电磁扭矩补偿装置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电梯载荷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置摩擦轮预紧力,2)电梯轿厢上行时摩擦阻力矩和电磁阻力矩叠加后传递给电梯轿厢,3)电梯轿厢下行时收绳速度和电梯轿厢下行速度保持一致。本发明的组合替载系统弥补了摩擦制动装置不能精确控制载荷的缺点;试验方法可准确的控制载荷,弥补了电梯载荷试验动态加载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90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90196.9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69 , G01N29/46 , G01N2291/0289 , G01N2291/044 , G01N2291/2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管道缺陷成像方法,使用导波检测技术对管道中的缺陷进行成像。在最优激励频率下,采集各接收传感器检测信号,使用小波滤波技术对波形进行去噪,使用傅里叶变换和变量变换的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管道各位置的声场数据。本发明方法为导波检测管道缺陷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效率高;成像方法无需聚焦系统,可以消除周向导波和其他模态导波的影响,可以克服导波波长较长和聚焦成像效率较低的缺点。缺陷的具体信息可从成像结果直接得到,无需再进行计算。实用性强,检测灵敏度高,缺陷定位精确,在管道无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09855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381983.2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一种预测摩擦副表面在织构化后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包括:(Ⅰ)对织构化前的摩擦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实际轮廓进行测量,获得上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和下表面二维表面轮廓曲线组,并生成上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和下表面粗糙度高度矩阵组;(Ⅱ)生成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和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Ⅲ)根据上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和下表面粗糙度概率密度函数f(h)计算实际油膜厚度ht;(Ⅳ)根据实际油膜厚度ht计算润滑性能参数。该方法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此外,还提供了包括该方法的摩擦副粗糙度分布特征参数与织构参数匹配的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38247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55944.6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F17D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径超声导波检测的刚性夹具,包括环形槽体,多组探头通过对应的探头定位装置均布在环形槽体内孔上,在探头定位装置和半圆槽形体内侧之间还设有探头浮动支撑装置。各组探头的Lemo接头分别通过连接线缆与固定在半圆槽形体一端端面板上的Lemo接口座固定连接。刚性夹具的使用方法如下:1)调节压簧的弹性力,2)转动各个探头径向位置调节套,使探头与管道无压力地贴合。3)两个半圆槽形体固定连接成一体。本发明保证了探头对被检测管道的压紧力在合适的范围,保证探头与被检测管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保持适度的贴紧压力,从而保证耦合性,满足不同管径管道的检测。提高了探头工作的可靠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488885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55507.6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2/00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22/06 , C08F220/04 , C08F216/04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物可分类催化的金属纳米粒子负载的聚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活性物质以具有两种强度不同的氢键及静电作用的自分类组装超分子聚合物为载体,所述载体由乙烯基咪唑、烯酸和烯酰胺/烯醇聚合而成。将乙烯基咪唑、烯酸和烯酰胺/烯醇、活性组份前驱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引发聚合,形成聚合物催化剂前驱体;将聚合物催化剂前驱体中的金属离子经硼氢化钠还原后,经水、乙醇反复清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金属纳米粒子负载的聚合物催化剂。本发明采用自分类组装超分子聚合物授予催化剂底物分类响应能力,通过超分子聚合物的自分类组装行为,直接制备,具有原料易得、取材便利,工艺简单,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308165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41685.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B66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加载装置,包括摩擦加载转轴机构、正压力加载传动机构和底板,摩擦盘固定在转轴中部上,转轴两端分别支撑在底板一侧上,卡钳径向包容局部摩擦盘,摩擦片分别支撑在卡钳两侧中,位于卡钳两侧外的力传感器内端抵靠在对应的摩擦片一侧上,正压力加载传动机构支撑在底板另一侧上,力传感器一端与正压力加载传动机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造价低,传递载荷大,稳定性高,可实时检测和调整摩擦片和摩擦盘之间的压力,从而达到控制摩擦力矩的效果,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手工调节,可实现精确加载。延长了摩擦片使用寿命,避免了因磨损导致摩擦系数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加载精度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