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02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08759.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N1/21 , C12N15/74 , C12N15/64 , C07K14/335 , A23L33/135 , A23L29/00 , A61K35/747 , A61P1/00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自聚集能力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基因工程菌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WCFS1的gdpP基因失活后改造制得,gdpP基因失活后改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扩增gdpP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序列和lox位点序列,重叠PCR获得融合片段,反向PCR获得线性载体片段,无缝克隆构建gdpP敲除载体,电转化载体质粒,筛选和验证gdpP缺失突变株,构建得到基因工程菌,本申请的基因工程菌能够增强植物乳杆菌的聚集能力,提高它们用作肠道黏附定殖活性载体来传递益生物质和功能成分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43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57285.1
申请日:2024-07-17
IPC: A23L2/38 , A23L2/52 , A23L2/6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诺丽果风味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诺丽果风味饮品,包括:诺丽发酵原液、提纯汁和水;所述提纯汁包括蓝莓提纯汁、桑椹提纯汁、柠檬提纯汁、苹果提纯汁、黑枸杞提纯汁和菠萝提纯汁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相比于现有的诺丽饮品,本发明提供的诺丽果风味饮品是依据风味互补原则配置而成,所述诺丽果风味饮品大大降低了诺丽果原液中丁酸、己酸和辛酸等刺激性风味物质含量,赋予果汁(+)‑柠檬烯、己酸甲酯、辛酸甲酯及醇类为代表的果香味、花香味风味物质,极大地改善了诺丽果汁感官风味;同时蓝莓、桑葚、黑枸杞等富含花青素的原料的加入提高了诺丽风味饮品的抗氧化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81758.0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代谢β‑胡萝卜素作用的格氏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一种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菌株DZQ‑10,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825。所述菌株DZQ‑10不仅体外条件下对β‑胡萝卜素具有极高的降解能力,同时提高维甲酸、维生素A(VA)等物质,而且在动物水平上,所述菌株DZQ‑10在肠道中定殖,增加β‑胡萝卜素的积累量,还能提高β‑胡萝卜素产物(维生素A、维甲酸、视黄醇)的积累量;同时所述格氏乳杆菌DZQ‑10协同β‑胡萝卜素对N‑甲基‑N‑亚硝基脲诱导的视网膜结构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15259.3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L19/12 , A23L19/00 , A23L27/30 , A23L33/21 , A23L29/238 , A23L29/269 , A23L29/231 , A23L29/256 , A23P30/25 , B33Y10/00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添加荠菜制备低GI马铃薯泥3D打印材料及3D打印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马铃薯洗净后去皮,切成5mm薄片后蒸煮20~25min,加水打浆后再用胶体磨研磨处理,得到马铃薯糊;以重量份数计,将50~60份马铃薯糊、10~25份荠菜粉、0.5~3份糖、0.05~0.3份柠檬酸、0.5~3.2份亲水胶体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原料并水浴加热;冷却形成凝胶得到低GI马铃薯泥3D打印材料;将3D打印材料加入到打印料筒中,在喷头直径0.6~1.5mm,打印温度25~35℃,喷嘴移动速度15~30mm/s,填充率50~100%参数下制备含有荠菜的低GI马铃薯泥3D打印产品。本发明采用的荠菜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黄酮类、多糖类和微量元素物质,可补充营养、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和起到防癌等作用,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220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59356.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L33/105 , A23L29/212 , A23L29/238 , A23L29/269 , A23L29/275 , A23L29/256 , A23P30/25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控制花青素含量的3D打印健康食品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花青素有抗氧化、抑制肿瘤、护肝、降血糖及降血脂等功效。本发明将淀粉、亲水胶体、木糖醇以及柠檬酸充分混合加水糊化,添加花青素加热后静置形成凝胶,利用食品3D打印技术,制备精准控制花青素含量的即食食品。以质量百分比计,淀粉为12‑20%,亲水胶体为1.0%‑1.8%,木糖醇为4‑6%,柠檬酸为1‑2%,花青素为0.5%‑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精准控制花青素摄入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摄入需求,此外食品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复杂个性化结构的定制,从而在确保营养健康的基础上让食品更加精致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1938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823850.7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叶黄素纳米乳液制备方法,涉及食品营养健康领域。本发明以天然安全的鹰嘴豆分离蛋白和甜菊苷为原料,利用纳米化鹰嘴豆分离蛋白颗粒与甜菊苷分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结合形成鹰嘴豆分离蛋白‑甜菊苷稳定复合体系,辅以反溶剂沉淀与探针式超声耦合分散技术,制备出富含叶黄素的纳米尺度乳液。本发明制备的叶黄素纳米乳液改善了叶黄素的水溶性,提高了叶黄素的包埋率,乳液平均粒径小于200nm,叶黄素乳化产率大于90%;同时,鹰嘴豆分离蛋白‑甜菊苷复合体系具备直接用作叶黄素功能性食品配料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1588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84843.4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片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2)护色漂洗;3)糖渍:将猕猴挑片进行糖渍处理;糖渍处理完成后用清水清洗后沥干;4)真空微波干燥:将猕猴桃片置于真空微波干燥器中,干燥时微波发射功率为5~7W/g,真空度80~90KPa,干燥至猕猴桃片的水分含量为35~50%;5)真空冷冻干燥:将猕猴桃片置于真空冷冻干燥器中,在真空度为40~50Pa的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3~5%;6)包装储藏:将干燥后的猕猴桃片进行充氮密封包装即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猕猴桃片中其中多酚保留率为88%,多酚的生物利用率高达37%;类胡萝卜素保留率为86%,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高达62%,均远远优于传统的普通加工方式得到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924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0289.0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L2/38 , A23L33/00 , A61K36/75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效的无花果复合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采用无花果、荷叶、陈皮、甘草为原料,经过打浆、煎煮、超声处理、接种复合菌种发酵、过滤、调配、杀菌、灌装而成。原料的科学配伍有利于产品实现功能的协同增效;植物乳杆菌、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发酵有效增强了产品的消化吸收率,提升了产品的色、香、味、稳定性等感官指标。产品口感优良、香气浓郁、消费人群广泛、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的功效,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68.53%~77.02%,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0.32%~88.67%。
-
公开(公告)号:CN119817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80301.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L19/00 , A23L29/00 , A23L5/30 , A23L33/135 , A23B7/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含益生菌的无花果果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无花果经清洗切分后,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将植物乳杆菌快速渗透入无花果果肉中,再经微发酵过程,通过植物乳杆菌代谢利用糖分产生乳酸的特性降低无花果的糖酸比,最后真空微波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7%,得到糖酸比在30.62~41.5之间、益生菌数大于1×108CFU/g、具有显著益生效果的无花果果脆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356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9235.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P30/20 , A23L33/105 , A23L29/00 , A23L29/238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间隔多层结构调控叶黄素时序释放行为的方法,属于食品3D打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凝胶空载层制备(2)叶黄素负载层凝胶制备(3)双喷头3D打印。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间隔多层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改变叶黄素的释放行为,使叶黄素在肠消化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时序“迟滞性”,并具有良好的肠靶向性,可显著提高叶黄素的生物可给率,最高至47.97%。该发明不仅为解决叶黄素低生物可及度瓶颈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拓展靶向递送体系创新设计和3D打印个性化健康产品开发提新技术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