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4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9044.8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超声协同等离子体活化水降低食源性致病菌亚致死损伤率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超声协同等离子体活化水降低食源性致病菌亚致死损伤率的应用。本发明采用超声协同等离子体活化水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处理,在大幅度降低食源性致病菌的同时,还能显著降低食源性致病菌亚致死损伤率的发生,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灭菌效果,进而更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235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352678.0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L33/105 , A23P1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多酚修饰叶黄素脂质体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将叶黄素和脂材溶解,获得叶黄素脂溶液,旋转蒸发形成薄膜;(2)复合多酚溶解于热磷酸盐溶液,对叶黄素薄膜进行水化;(3)水化后旋蒸形成薄膜,加入胆盐溶液复溶;(4)经超声处理后,过聚碳酸酯膜挤压,获得叶黄素脂质体。本发明复合多酚修饰后的叶黄素脂质体具有高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的特性,可显著提高叶黄素在肝脏和血浆中的累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556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30914.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组分银杏果胶体颗粒稳定剂及其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胶体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以超声协同‑介质研磨的物理场加工技术处理获得银杏果胶体颗粒,再以该颗粒为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制备的全组分银杏果胶体颗粒稳定剂具备“天然”、“绿色”、“植物性”、“清洁标签”的特征,其乳化活性指数最高达到241.57m2/g,乳化稳定性指数最高达286.25min,构建的Pickering乳液具有优越的稳定性能。该发明不仅为银杏的深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也为天然颗粒在Pickering乳液稳态化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开发新型食品配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79247.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速冻荠菜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挑选色泽大小一致、未抽薹的新鲜荠菜,去杂后清洗、烫漂后,置于5%~20%(w/v)海藻糖溶液中浸渍同时进行脉冲电场处理10~40分钟,电场强度:0.6~1kv/cm,脉冲宽度25μs,沥干后于‑30℃快速冻结,至荠菜的中心温度达到‑18℃以下,置于‑20℃环境中冷冻保存。该工艺提高了荠菜速冻效率和成品率,同时提高荠菜解冻后品质,获得的速冻荠菜色泽好、营养成分保留率高,荠菜解冻后汁液损失率降低了8%~12%、硬度提高了10%~20%,为高品质速冻荠菜的加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77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42645.1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肠道健康的坚果与果干配方。该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核桃9.0‑11.1份、腰果3.9‑6.0份、开心果5.4‑6.9份、蓝莓干3.9‑6.9份和蔓越莓干2.7‑4.8份。本发明中坚果与浆果干合理配伍后,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等营养物质产生协同作用,能够调控人体肠道菌群丰度,促进有益菌群的产生,提升肠道消化能力,促进肠道蠕动,保护肠黏膜,抑制结肠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实现肠道健康功能的整体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113318.X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复合胡萝卜素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生产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δ‑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ε‑胡萝卜素。选取玉米来源的番茄红素β‑环化酶和番茄红素ε‑环化酶基因,并转化到含有LYC质粒的大肠杆菌中,获得一株全新的产复合胡萝卜素的重组菌株,命名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VP22.01,保藏编号CCTCC M 20221901,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3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1093427.2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量提高2.1~3.2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芽玉米中类胡萝卜素高效富集的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黄玉米籽粒为原料,置于0.05~0.1mmol/L水杨酸溶液中浸种处理7h后停止浸泡1h,并更换新的水杨酸溶液继续浸泡2次,随后在24~26℃黑暗条件下正常发芽72~96h后,制得富集类胡萝卜素的发芽玉米。本发明技术操作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且生长出来的发芽玉米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高达22.8~28.6μg/g DW,其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分别为11.0~12.4μg/g DW和7.4~8.5μg/g DW,发芽玉米的DPPH和ABTS自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3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8042.3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判别草莓脯凝胶质地形成最低含糖量的方法。通过设定糖与草莓不同质量比糖渍获得不同糖含量的样品。糖渍后草莓于50‑60℃烘干,每隔1h在磁场强度0.5T、主频为21MHZ的低场核磁共振仪中测定,获得草莓脯横向核磁共振信号强度‑时间图谱。将弛豫时间0~1000ms之间3个分离的峰顶点时间由小至大记为T21、T22、T23,对应的谱峰面积为A21、A22、A23,总峰面积为A21+A22+A23。若干燥6‑8h内出现A23由总峰面积85%~90%转为A22为总峰面积85%~90%,同时T23变化<20ms,T22变化<10ms,则认为该样品已形成了凝胶质地。通过比较测定水分含量在18~21g/100g形成凝胶质地的草莓脯的糖含量,可获得草莓脯最低糖含量。本发明可量化草莓脯形成粘弹质地的最低糖用量,避免糖的过多添加。
-
-
公开(公告)号:CN114947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481061.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23L33/105 , A23L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皮苷修饰提高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β‑胡萝卜素胶束由橙皮苷修饰获得,具体方法如下:(1)将β‑胡萝卜素和脂材溶解,获得β‑胡萝卜素脂溶液;(2)将所述脂膜利用胆盐水化,经超声后获得分散液;(3)向分散液中滴加橙皮苷溶液,室温搅拌过夜;(4)将所述分散液过聚碳酸酯膜挤压,获得橙皮苷修饰β‑胡萝卜素胶束。本发明橙皮苷修饰后的β‑胡萝卜素胶束具有高贮藏稳定性、高细胞吸收的性能,显著提高β‑胡萝卜素代谢物在机体各组织的积累,有效增加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