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制氧用水的复合吸附过滤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92187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94341.3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氧用水过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解制氧用水的复合吸附过滤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侧中部开设有第一过滤腔,第一过滤腔的外侧上部开设有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的外侧下部开设有储水腔,所述机体的顶部中间密封转动安装有中心管,中心管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过滤腔的下部,所述中心管由机体上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上部于中心管上安装有用于将水体向上推动的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下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还安装有第二过滤组件。本发明结构紧凑新颖,可对水体进行充分的复合吸附过滤,以满足电解制氧用水的基本需求,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支持平台靠泊钻井平台的航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648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584045.6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平台靠泊钻井平台的航迹规划方法,所述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定靠泊阶段划分点:以目标平台为中心,划分点A、点B、点C、点D和点E;(2)E点至D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3)D点至C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4)C点至B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5)B点至A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支持平台靠泊钻井平台的航迹规划方法,能够针对靠泊环境条件,科学选取靠泊路径上的路径点,将靠泊过程分段,不同阶段所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使靠泊路径安全、经济、易操作,避免支持平台和目标平台及其附属物相撞,极大保证安全。

    一种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49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15383.8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右侧开口处的箱盖,且箱盖与箱体通过多个铰接件进行铰接,箱体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缓冲部,缓冲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侧面的缓冲底座,缓冲底座远离箱体的一侧可拆装连接有弹性安装板,缓冲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端部均匀设有多个缓冲齿条,且缓冲齿条的材料为橡胶。本发明通过多个缓冲齿条对因船舶晃动而碰撞到箱体的物体进行格挡和缓冲,配合弹性安装板的缓冲来起到双重缓冲作用,减少了撞击力对箱体造成的损伤,解决了现有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无法对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的问题。

    一种支持平台靠泊钻井平台的航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648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84045.6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平台靠泊钻井平台的航迹规划方法,所述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定靠泊阶段划分点:以目标平台为中心,划分点A、点B、点C、点D和点E;(2)E点至D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3)D点至C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4)C点至B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5)B点至A点平台靠泊航迹规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支持平台靠泊钻井平台的航迹规划方法,能够针对靠泊环境条件,科学选取靠泊路径上的路径点,将靠泊过程分段,不同阶段所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使靠泊路径安全、经济、易操作,避免支持平台和目标平台及其附属物相撞,极大保证安全。

    一种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49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915383.8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右侧开口处的箱盖,且箱盖与箱体通过多个铰接件进行铰接,箱体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缓冲部,缓冲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侧面的缓冲底座,缓冲底座远离箱体的一侧可拆装连接有弹性安装板,缓冲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端部均匀设有多个缓冲齿条,且缓冲齿条的材料为橡胶。本发明通过多个缓冲齿条对因船舶晃动而碰撞到箱体的物体进行格挡和缓冲,配合弹性安装板的缓冲来起到双重缓冲作用,减少了撞击力对箱体造成的损伤,解决了现有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无法对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的问题。

    一种质谱仪取样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014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915353.7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谱仪取样装置,涉及试验仪器领域;该取样装置包括工作台、基座和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取样泵,取样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抽液管和供液管;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基座上设置有驱动工作台转动的驱动机构,工作台的顶部沿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安置槽,安置槽内安置有样料瓶;所述样料瓶内插设有竖向设置的取样管,当所述取样管转动至安装座下方时,抽液管通过导通机构与取样管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式的工作台以及固定式的安装座,能够利用导通机构便捷完成不同样剂的取样工作,无需人为进行输送管路的拆装,简化了操作。

    一种大型船体分段的喷涂作业离线数模规划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25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384719.6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船体分段的喷涂作业离线数模规划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喷涂现场,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与实际喷涂场地相同的喷涂工作站;在仿真工作站中导入待喷涂分段船体模型,利用测距传感器对天车、机器人、喷枪、船体工件进行定位;划定分段船体待喷涂区域,并利用路径规划模块对各区域进行路径规划;采用改进的灰狼算法对各区域间的过渡路径进行优化获得最终喷涂路径;利用坐标变换模块把分段船体坐标系B‑xyz下的喷涂路径分别转换为喷枪、喷涂机器人、天车坐标系下的路径坐标,通过天车、机器人、喷枪的协同运动;漆膜检测,导出轨迹。本发明仅需进行首次模型搭建,即可采用喷涂模型对不同船体进行喷涂,操作简捷,自动化程度高。

    龙门式喷涂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21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85269.9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门式喷涂设备,包括Y轴行架,其架置于X轴轨道上,并与X轴轨道滑动/滚动连接;所述Y轴行架上设有Y轴行车,Y轴行车上安装有Z轴伸缩臂和卷扬机,所述Z轴伸缩臂末端安装有喷涂机器人,所述卷扬机上绕有喷涂管,所述喷涂管包括至少一个喷砂管或喷漆管,喷漆管的一端连接喷漆泵,另一端连接喷涂机器人的喷头;喷砂管的一端连接喷砂箱,另一端连接喷涂机器人的喷头;在Z轴伸缩臂伸缩过程中,伺服电机驱动卷扬机转动,使得喷漆管、喷砂管在Z轴伸缩臂的行程范围内保持张紧状态。本发明能够对工件进行全方位的喷涂,并能够解决喷涂管缠绕、乱线、过长等不利于喷涂的问题,使得喷涂更高效,喷涂效果更均匀。

    管桩模具合边螺栓自动翻转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2671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055682.X

    申请日:2017-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模具合边螺栓自动翻转装置,包括用于翻转合边螺栓的翻转机构,以及用于调整翻转机构位置的移位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一端与从动轮固定连接、另一端沿径向延伸的连杆,以及与连杆连接的翻转杆;所述翻转杆的一端设有回形槽,另一端具有弧形弯折部;所述连杆的末端通过滚轮沿回形槽往复移动;所述从动轮、回形槽和翻转杆之间形成可使弧形弯折部成正弦运动的机械约束。本发明可实现管桩模具合边螺栓的自动翻转,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系统与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5473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000359.5

    申请日:201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系统与评估方法,所述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所述方法采用耙吸挖泥船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疏浚状态各评估指标物理量;采用计算模块将疏浚状态各评估指标物理量转化成能直接反应疏浚状态的三个性能评估指标;将三个能直接反应疏浚状态的性能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设定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指标的权值;根据每个性能评估指标值,结合挖泥船疏浚性能的评估指标的权值,评估挖泥船实时疏浚状态与周期性能优劣;评估结果与最佳周期中的施工参数通过信息显示系统反馈给操作人员指导施工。本发明通过性能评估系统,摆脱了过依赖经验的弊端,保证了疏浚效率的高效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