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3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68868.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 H04L25/02 , H04B17/391 , H04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下高速移动通信的OTFS调制方法,包括:生成一个实数随机数序列和虚数随机数序列,划分时延网格和多普勒网格,生成二进制随机数据;对二进制随机数据进行数字调制,生成一个在时延‑多普勒域上的编码信号;构造同步头信号,对编码信号和同步头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发射信号经过水声信道到达接收端,得到接收信号;找到所需要信号在接收信号中的具体位置,解算出信道的冲激响应和多普勒参数,构建信道模型,实现水声信道的高速通信。本发明将信息直接调制到时延‑多普勒拉伸域上,与实际的物理过程相符,并考虑到了多普勒域与时延域的耦合作用,效果更优,提高了通信速率,还能降低误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4715.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巡航无人平台组合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长巡航无人平台的实时三维加速度,建立长巡航无人平台的非线性状态方程;非线性状态方程中含有非高斯状态噪声;获取长巡航无人平台与经初始坐标标定过的信号发射基站间的信号到达角度和信号到达时间;结合高度值,建立长巡航无人平台的测量方程;测量方程中含有非高斯测量噪声;对非高斯状态噪声和非高斯测量噪声分别进行近似分布建模;基于非高斯状态噪声和非高斯测量噪声的近似分布模型,设计粒子滤波概率密度函数和粒子权重,采用粒子滤波算法计算得到长巡航无人平台的定位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24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21583.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声测距信号去噪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包括:建立水声测距信号‑水下应答器位置‑采样频次在内的时空关联张量模型;利用时空关联张量模型,将含噪的实际水声测距信号张量处理为初步恢复的水声测距信号张量;引入局部约束项对初步恢复的水声测距信号张量进行约束,引入l2,1范数对噪声张量进行约束,构建水声测距信号张量恢复优化问题;对构建的水声测距信号张量恢复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噪声张量;将初步恢复的水声测距信号张量减去噪声张量,完成水声测距信号去噪;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水声测距过程时空关联特性,通过局域低秩稀疏张量补全测距异常值,能够为后续基于水下目标定位服务的应用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48361.2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4W6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初值约束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定位方法和系统,其中目标定位方法包括:S1、获取每个传感器与移动目标之间的距离,计算移动目标mj的位置估计值所述传感器部署于待定位空间,用于与移动目标通信,并获取自身与移动目标mj之间的距离S2、基于无线测距确定移动目标的可行域,形成搜索区域SPSO;S3、以搜索区域SPSO为粒子群中粒子的位置约束,采用粒子群算法获取移动目标的位置。该方法能够加快定位速度和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120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1316864.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水流作用的传感节点三维覆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包含重力、浮力、推力以及阻力在内的水下传感节点漂移运动模型,揭示水下传感网络拓扑结构形变过程,推导包含传感节点与邻居传感节点、传感节点与障碍物以及边界约束在内的水下传感节点三维虚拟力覆盖模型,驱动水下传感节点移动到能够使网络覆盖率最大的位置。本发明考虑水流作用下传感节点位置容易发生移动,使得水下传感网络覆盖性能不均衡,通过多作用力下传感节点运动学建模和多约束下传感节点三维虚拟力覆盖,减少了水下传感节点多重覆盖和覆盖空洞的现象,提高了水流作用下传感节点三维覆盖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90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29765.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低频声场重构方法和重构系统,其中重构方法包括:1、以高频声源的最高工作频率fH对待重构的低频声场SL进行采样,获取每个采样点的幅值Ai,i=1,2,…,N;T是低频信号SL的时间长度;2、从高频声源构成的声阵列中选取多个高频声源向目标区域发射高频脉冲,其中第j个高频声源发射的高频脉冲幅值为Aj,时延为所述目标区域处于所述声阵列的远程区域内;3、选择的高频声源发射的高频脉冲在目标区域叠加后形成低频声场SL。该方法通过瞬态声学叠加的方法,在空间形成瞬态的低频声场,声能转换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01369.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4R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单向传播主控操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一个空间面,获取声波平面上的质点声压p和所需控制的声传播方向A上的振速u;根据质点声压p,对声波平面上的声压进行锁定;根据振速u,对声波平面上的振速进行锁定;当声波穿过介质时,由于步骤S2的锁定关系,导致在空间面的声传播方向A上呈现声单向传播的特性。本发明通过锁定声压和振速,实现了声波单向传播控制,且该方法不受工作频率带宽的影响,不受空间尺寸厚度的限制,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0078.7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6F18/2132 , H04L67/12 , G16Y40/10 , G06F18/2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传感信号高效重构方法及系统,包括:将智能物联传感信号转化为多维目标张量;对多维目标张量沿各模态半正交变换,得到潜在子空间的小尺度本质张量;其中,小尺度本质张量的低秩部分采用全连接张量分解模型,小尺度本质张量的稀疏部分采用#imgabs0#范数进行约束;基于潜在子空间的小尺度本质张量,构建全连接张量重构模型;采用邻域交替极小化算法求解全连接张量重构模型,得到子空间完整本质张量;将子空间完整本质张量进行正交反变换,得到重构后的多维目标张量;本发明充分利用智能物联传感信号各维度间的相关性以及潜在子空间本质张量的隐藏信息,通过全连接张量网络完成高效重构,能够为后续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0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402405.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测量野值干扰的多目标鲁棒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目标的运动模型和传感器采集到的目标与传感器对间的距离差信息来建立多目标的状态模型和观测模型;基于传感器的先验信息来对观测值进行检测,找到测量野值;引入虚拟点、关联门和联合概率对检测到的测量野值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测量值推导具有鲁棒特性的无迹粒子滤波模型;融合多传感器的鲁棒无迹粒子滤波结果实现多目标定位。本发明减弱了由于测量野值和粒子退化对目标定位结果的影响,同时减弱较差滤波结果对最终定位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多目标定位的准确度,能够为多目标定位提供一定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126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391330.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拓扑优化下动目标分布式定位方法,步骤是:采用无线信号与距离映射函数建立感知区域无线定位解算模型;基于无线信号到达时间差误差和感知节点坐标漂移误差建立动目标定位误差模型;通过对移动节点的优化部署来实现定位误差的最小化;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高移动目标定位精度;建立包含无线测距误差、感知节点漂移误差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在内的动目标精度评估模型。本发明考虑了动态环境无线感知节点标定坐标易受外界干扰而漂移,同时无线信号尤其是无线测距值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通过对无线感知节点优化部署及优化求解实现了动目标精确定位,能够为多动目标协同运动提供一定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