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919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91782.4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 ,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船舶辅助过闸方法,采集待过闸船舶的类型、位置、航速信息,并传入船舶智能过闸系统;确定同一过闸批次内待过闸船舶后;将同一过闸批次内待过闸船舶的类型和位置与预设的一次闸船舶排列方案比对,确定同一过闸批次内待过闸船舶的每闸次编组方案及过闸次序;按照每闸次编组方案及过闸次序引导同一过闸批次内待过闸船舶停靠在引航道虚拟闸室的相应位置;发送进闸信号后,按照每闸次编组方案及过闸次序到达闸室的指定位置,完成过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确定同一过闸批次的待过闸船舶,按照批次对船舶进行编组和排序,避免了即来即停的问题,形成了有计划、有调度、有效率,资源节约的智能化过闸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871280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176440.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 ,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纪锋 , 阮锦楼 , 靳松洋 , 毛亚伟 , 刘同星 , 向凯 , 崔洋 , 宋禹辰 , 岳凯凯 , 田自创 , 孟德臣 , 马啸中原 , 戴葳 , 王兵 , 李思玮 , 高键楠 , 刘晓玲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输水系统的格栅消能结构,包括消力格栅,所述消力格栅呈V字形布置,形成V型格栅。与传统水平格栅相比,当消力格栅采用本申请的V型格栅布置形式(呈V字形布置)时,水流由两侧格栅孔冲出后,两股水流在格栅上部对冲形成两对方向相反的漩涡,控制断面中部流速大于两侧流速,最大流速为0.69m/s,小于传统格栅布置形式时的最大流速(0.8m/s),消能效果明显,从而提高了闸室内船舶停泊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0203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546894.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尧栾西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桥面板湿接缝连接结构,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两个连接钢板和至少两组调节结构;连接钢板顶部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底部一端开设有U型通槽,每组调节结构均包括多个第一螺杆和多个设置在安装槽内的连接第一套筒,相邻两个连接第一套筒或连接第一套筒与安装槽之间通过一个拉杆固定连接,每个第一螺杆均穿过两个连接钢板及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第一套筒,第一螺杆两端均螺接有调节螺母;两个连接钢板上的U型通槽两两相对设置,每组相对设置的两个U型通槽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肋板,穿过肋板和连接钢板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两端均螺接有固定螺母。该结构保证了湿接缝处的连接质量,提高了湿接缝处结构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020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46894.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尧栾西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桥面板湿接缝连接结构,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两个连接钢板和至少两组调节结构;连接钢板顶部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底部一端开设有U型通槽,每组调节结构均包括多个第一螺杆和多个设置在安装槽内的连接第一套筒,相邻两个连接第一套筒或连接第一套筒与安装槽之间通过一个拉杆固定连接,每个第一螺杆均穿过两个连接钢板及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第一套筒,第一螺杆两端均螺接有调节螺母;两个连接钢板上的U型通槽两两相对设置,每组相对设置的两个U型通槽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肋板,穿过肋板和连接钢板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两端均螺接有固定螺母。该结构保证了湿接缝处的连接质量,提高了湿接缝处结构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142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18295.4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ynamo创建涵洞精细化BIM模型的方法,1,确定涵洞设计参数和需要定位的模型构件的顶点坐标;2,以涵身一侧其中一个顶点为基点,在dynamo中用涵洞设计参数表示模型构件各个顶点坐标;3,连接基点与基点对应的涵身另一侧断面相同位置的点;4,用步骤2生成的点生成涵身基点一侧各构件的断面,以步骤3线段为扫略路径进行扫掠生成涵身模型;5,通过步骤2生成右侧八字墙模型;6,通过步骤2生成左侧八字墙模型;7,通过重复1-6完成盖板涵、拱涵dynamo编程;8,确定涵洞的设计数据;9,通过在步骤7中完成工具的参数输入界面中,10,通过重复步骤7-8完成全线涵洞BIM设计任务。本发明达到工程信息在BIM模型中的完整体现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