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别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27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08004.2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别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的方法,根据两种蜂蜜中烷烃成分差异达到鉴别两者的目的。蜂蜜样品用石油醚萃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显示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在烷烃成分上存在差异,中蜂蜂蜜含有C37烷烃,意蜂蜂蜜含有C31烷烃。经大量样本检测分析后确定此差异成分仅与蜂种来源有关,排除了植物源对鉴别的影响。差异性烷烃成分在蜂蜜中稳定存在,不受浓缩加工和货架期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方便快捷,鉴别准确,适合原蜜与商品蜜蜂种来源的鉴别,也适用于一定比例意蜂蜂蜜掺入中蜂蜂蜜中的鉴定。

    一种基于多指标质控的杨属型蜂胶真实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8575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54501.0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指标质控的杨属型蜂胶真实性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蜂胶中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芦丁、杨梅酮、肉桂酸、高良姜素、白杨素、松属素和CAPE。本发明以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芦丁、杨梅酮、肉桂酸、高良姜素、白杨素、松属素和咖啡酸苯乙酯混合标准品为参照指标,以肉桂酸、高良姜素、白杨素、松属素和CAPE的有无来界定是否为杨属来源物质,以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的有无区分蜂胶与杨树胶,以芦丁或杨酶酮为参照确定是否掺入芦丁或杨梅酮,建立区分杨属型蜂胶与杨树胶,以及蜂胶中是否掺入芦丁或杨梅酮的检测方法,评价样品是否来源于杨属植物,真正实现杨属型蜂胶的保真去伪。

    蜂胶与杨树胶的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1919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10180675.0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胡福良 张翠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胶与杨树胶的鉴别方法,是用HPLC测定水杨苷来判断蜂胶的真假,从而控制蜂胶质量。用HPLC测定水杨苷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强等优点,用该方法判断蜂胶真假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强、时间短以及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首次提出明确的标准品(水杨苷),即使在不同条件下操作,根据水杨苷的出峰时间及紫外吸收,都可以进行准确定性鉴别蜂胶与杨树胶,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行性强,对蜂胶中掺入10%以上的杨树胶均可鉴别。

    一种蜂蜜真伪鉴别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5297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67242.9

    申请日:2011-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蜜真伪鉴别方法,通过测定蜂蜜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有无来判定蜂蜜的真伪。蜂蜜的真实性与所测得的酶活力成正比,吸光度越高,含天然蜂蜜越多;吸光度越低,含天然蜂蜜越少。蜂蜜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每克蜂蜜中具有的酶活力单位(unit/g);酶活力单位为每分钟催化形成一个微摩尔对硝基苯酚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本发明方法适用于鉴别蜂蜜原料或仅以蜂蜜为原料的制品,鉴别其是否掺杂使假。本发明方法灵敏度高,使用常规仪器,操作简单,成本低,适于推广。

    一种蜂胶与杨树胶的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0208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01428.4

    申请日:2009-08-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胡福良 张翠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胶与杨树胶的鉴别方法,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了蜂胶、杨树胶和掺入不同比例的蜂胶的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对比,判断蜂胶的真假,以控制蜂胶质量。本发明方法运用HPLC法进行蜂胶质量控制,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行性强,方法中所涉及的蜂胶与杨树胶各自特征峰明显,相互间没有干扰,易鉴别,因此不需使用质谱、标准品等进行确证,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发明方法灵敏度高,易掌握,本发明方法可在蜂胶与杨树胶鉴别中应用,可以鉴别蜂胶与杨树胶,同时可以判断蜂胶中是否掺入杨树胶。

    一种测定蜂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2498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96109.9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胡福良 张翠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蜂胶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定时间内β-D-葡萄糖苷酶将一定量的底物水解成对硝基苯酚的量的多少来确定酶活性的强弱。本发明方法证实蜂胶中确定含有β-D-葡萄糖苷酶,并从成分及药理活性的角度区分蜂胶与其胶源植物的差别,还可在原料蜂胶的层面上区分真假蜂胶,为蜂胶质量标准化提供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快速鉴别蜜蜂属六种蜜蜂蜂蜜的蜂种来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85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1159892.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鉴别蜜蜂属六种蜜蜂蜂蜜的蜂种来源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收集不同蜂种来源的蜂蜜;(2)提取蜂蜜样品的基因组DNA;(3)采用通用引物扩增蜜蜂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部分片段,目的片段长度为470‑479bp;(4)采用单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seI对上述PCR产物进行快速酶切;(5)将酶切产物在4%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于荧光成像系统中进行图谱分析。本发明采用PCR‑RFLP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同时鉴定六种蜜蜂(意蜂、中蜂、黑大蜜蜂、大蜜蜂、小蜜蜂和黑小蜜蜂)生产的蜂蜜,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种检测山杨型蜂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5829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36437.9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山杨型蜂胶的方法,将待测蜂胶样品毛胶与乙醇混合,得到乙醇浸膏,并用无水乙醇重新复溶并稀释到合适的上样浓度,采用HPLC-UV检测样品中的p-香豆酸和p-香豆酸苄酯的含量,通过对蜂胶中的p-香豆酸和p-香豆酸苄酯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出山杨型蜂胶。本发明提取蜂胶的试剂便宜易得,对人体毒性小,适用于蜂胶制品的检测;不需要单独提取或者富集p-香豆酸和p-香豆酸苄酯,能够准确的区分出山杨型蜂胶。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快捷、稳定的区分出山杨型蜂胶,对于了解杨树型蜂胶,加强蜂胶的质量控制以及开发与利用山杨型蜂胶都有重要意义。

    一种阿魏酸苄酯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3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16844.1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阿魏酸苄酯的合成方法,以阿魏酸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制备得到阿魏酸苄酯化合物。本发明合成反应所用原料易于得到,价格便宜,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收率高,对环境污染小,有益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本发明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业化合成选择方式,同时由于反应的原料阿魏酸易于得到,工艺简单,适于推广应用。

    一种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94030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0302650.6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由虎杖和川楝子的水提物等体积组成。将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0‑70%的蔗糖糖浆按体积比配制成浓度为4%‑13%的含药糖浆,让感染微孢子虫的蜜蜂自由取食,作用于蜜蜂和微孢子虫,从而达到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效果。本发明可降低单剂中药川楝子的毒性,充分发挥了川楝子驱虫效果以及虎杖抗炎消肿的功效,毒性基本为零。药物原材料来源广泛、易得、制取简单,成本低。不存在对蜂产品以及环境的药物残留问题,对人畜以及环境“零污染”。可在制备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