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923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1289985.9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IPC: B01D9/02 , C07D21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所述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所述蒸发容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该方法设置了额外的第一循环回路,而将第一细晶重新导入蒸发容器作为晶核,生长得到更大的第二颗粒及诱导得到更多以及更均匀的第二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91733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291575.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IPC: B01D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蒸发容器。通过设置了额外的第一循环回路,而将部分细晶重新导入结晶容器作为晶核,最终得到颗粒更加均匀且颗粒粒径可控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45353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1503110.4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所述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所述蒸发容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氯蔗糖的结晶方法。该方法设置了额外的第二循环回路,而将部分细晶重新导入蒸发容器作为晶核,诱导得到更多以及更均匀的结晶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9453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03110.4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9/0031 , C07H1/06 , C07H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所述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所述蒸发容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氯蔗糖的结晶方法。该方法设置了额外的第二循环回路,而将部分细晶重新导入蒸发容器作为晶核,诱导得到更多以及更均匀的结晶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92892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89985.9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IPC: B01D9/02 , C07D213/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9/0031 , C07D21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所述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所述蒸发容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该方法设置了额外的第一循环回路,而将第一细晶重新导入蒸发容器作为晶核,生长得到更大的第二颗粒及诱导得到更多以及更均匀的第二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9173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91575.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IPC: B01D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蒸发容器。通过设置了额外的第一循环回路,而将部分细晶重新导入结晶容器作为晶核,最终得到颗粒更加均匀且颗粒粒径可控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209286707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1784240.5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IPC: B01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蒸发容器。通过设置了额外的第一循环回路,而将部分细晶重新导入结晶容器作为晶核,最终得到颗粒更加均匀且颗粒粒径可控的产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042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429149.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755 , C07C29/145 , C07C3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羰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以Ni/Al2O3为基础,通过Co、Cu、Zn等辅助成分的加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碱性金属的加入抑制加氢脱氧,显著提高反应选择性;加入含硅物质如碳化硅等及时移走反应热,避免局部升温过高导致的催化剂失活,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廉价金属作为主要活性组分,和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催化剂成本显著下降。该催化剂可在无溶剂下进行高效反应,避免了反应过程中溶剂的引入,降低了生产及分离成本。采用本发明方法公开的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无溶剂催化4‑异丁基苯乙酮的选择性加氢反应,催化剂表现出高活性、高选择性及长时间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865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54762.X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51/12 , C07C51/42 , C07C51/43 , C07C51/487 , C07C57/30 , C07C29/136 , C07C29/74 , C07C29/76 , C07C29/90 , C07C33/20 , C07C45/78 , C07C45/81 , C07C45/85 , C07C49/78 , C07C407/00 , C07C4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洛芬结晶母液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1)将布洛芬结晶母液进行浓缩处理,所得浓缩液经纳滤处理后得到脱重液;(2)将对异丁基苯乙醇、自由基引发剂、稳定剂与脱重液混合,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循环氧化反应,所得氧化液经水洗、分层、有机相浓缩后得到有机相浓缩液;(3)将有机相浓缩液在还原气氛、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得到还原液,即为处理后的布洛芬结晶母液。本发明公开的布洛芬结晶母液的综合利用方法,实现了母液中EB、IBAP和布洛芬等有效组分的回收,将副产EB转化为有用的IBPE,使得各组分均得到了综合利用,该方法不仅符合绿色化学和高价值化利用的理念,且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689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536872.5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基丙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取代芳基苯进行乙酰化反应,得到芳基苯乙酮;对所述α‑取代芳基乙酮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得到α‑取代芳基乙醇;以及在酸性溶液中,向所述α‑取代芳基乙醇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在主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的共同催化作用下进行羰基化反应,得到芳基丙酸类化合物,其中,所述助催化剂的结构式如下:R1为氢、取代羧酸基中的一种;R2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含C6‑C24芳基或取代芳基的取代羰基、含C3‑C12的杂环基或取代杂环基的取代羰基、苯基、取代苯基、萘基、取代萘基中的一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