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单元、光学装置和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02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80093051.7

    申请日:202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单元,其包括:基体,其由金属构成,具有主面和所述主面的相反侧的背面;光学面,其设置于所述主面;和振动元件,其设置于所述主面或所述背面,所述基体包括:支承部;从所述支承部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可动部;和将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可动部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以及将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可动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所述振动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承部,通过使所述支承部振动而在所述第一连结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引发扭转振动来使所述可动部摆动,所述光学面在所述可动部中设置于所述主面。

    镶嵌配线构造、致动装置、和镶嵌配线构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8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80071401.7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镶嵌配线构造,其具备:基底,其具有设置有槽部的主面;绝缘层,其具有:设置于槽部的内表面上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且设置于主面上的第二部分;金属层,其设置于绝缘层的第一部分上;配线部,其埋入于槽部内,并且与金属层接合;以及覆盖层,其以覆盖绝缘层的第二部分、金属层的端部、和配线部的方式设置。绝缘层中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边界部分的与基底为相反侧的表面,包含在从配线部的延伸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相对于与主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金属层的端部进入到覆盖层与倾斜面之间,在端部,沿着覆盖层的第一表面与沿着倾斜面的第二表面成锐角。

    致动器装置和致动器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47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508754.2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致动器装置包括配线基板、金属基板、设置于金属基板的第1电极部、配置于第1电极部上的驱动用压电体、配置于驱动用压电体的第1主面的第2电极部、配置于第2电极部上的检测用压电体、配置于检测用压电体的第3主面的第3电极部、连接部、输入部和输出部。连接部构成为与外部的基准电位电连接,第2电极部的电位成为基准电位。输入部构成为从外部向第1电极部输入驱动信号。输出部构成为将在检测用压电体中产生的输出信号从第3电极部向外部输出。

    致动器装置
    4.
    发明公开
    致动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0515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09086.7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致动器装置包括:支承部;第1可动部;第2可动部;将第1可动部与第2可动部相互连结的第1连结部;将第2可动部与支承部相互连结的第2连结部;设置于第2可动部的螺旋状的线圈;产生作用于线圈的磁场的磁场产生部;设置于支承部的第1外部端子;和与线圈的内侧端部和上述第1外部端子连接的第1配线。第1配线具有:与第1外部端子连接的引出配线;和以跨越线圈的方式设置于第2可动部且与线圈的内侧端部和引出配线连接的跨接配线。跨接配线的宽度比线圈的宽度宽,跨接配线的厚度比线圈的厚度薄。

    反射镜组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30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80248.7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反射镜组件包括光扫描器件和封装件。封装件具有:主体部,在主体部设置有在规定方向的一侧开口的光入射开口,主体部能够保持光扫描器件;突起,其以沿着光入射开口的边缘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主体部的顶面;和平板状的窗部件,其在突起的内侧配置在顶面上,且覆盖光入射开口。突起的一侧的端面位于比窗部件更靠一侧的位置。突起的厚度小于突起的从顶面起的高度。在从与规定方向垂直的任一方向看时,窗部件中被突起覆盖的部分的长度均大于窗部件中从突起露出的部分的长度。

    反射镜器件的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85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80073186.7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反射镜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反射镜器件具备:包含基底部和支撑在基底部的可动部的结构体、以及设置在可动部的反射镜层,本发明的反射镜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具有支撑层、器件层和配置在支撑层与器件层之间的中间层的晶圆的第一工序;在第一工序之后,通过将支撑层、器件层和中间层中的各个的一部分从晶圆去除,以可动部相对于基底部可动的方式在晶圆形成狭缝,并且将分别与结构体对应的多个部分形成在晶圆的第二工序;在第二工序之后,实施通过清洗液清洗晶圆的湿法清洗的第三工序;以及在第三工序之后,将多个部分中的各个从晶圆切出的第四工序,在第二工序中,将中间层的一部分通过各向异性蚀刻从晶圆去除。

    镜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984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51445.9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本发明的镜装置具备支承部、可动部(4)、以及配置于第一轴线(X)上的可动部(4)的两侧的一对扭力杆(7、8)。可动部(4)具有连接有一对扭力杆(7、8)的框状的框架(42)和配置于框架(42)的内侧的镜部(41)。镜部(41)在位于与第二轴线(Y)平行的方向上的镜部(41)的两侧的一对连接区域(40a、40b)的各个与框架(42)连接。镜部(41)和框架(42)之间的区域中一对连接区域(40a、40b)以外的区域为空间。在从垂直于第一轴线(X)及第二轴线(Y)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镜部(41)的外缘和框架(42)的内缘在一对连接区域(40a、40b)的各个以曲率连续的方式连接。

    光扫描系统的制造方法、光扫描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数据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17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80061969.3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扫描系统的制造方法具备:组装各自具备反射镜器件和磁铁的多个装置结构的工序;针对多个装置结构中的各个,获取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的工序,其中,第一数据用于修正相对于电流信号的频率的变化的反射镜的摆动角的变化,第二数据用于修正以第一轴为中心轴进行摆动的反射镜从Y轴的偏离及以第二轴为中心轴进行摆动的反射镜从X轴的偏离的至少一方;针对多个装置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装置结构,获取用于修正相对于使用温度的变化的反射镜的摆动角的变化的第三数据的工序;以及将第一数据及第二数据在保持多个装置结构中的各个和第一数据及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状态下保存于存储部,并且将第三数据保存于存储部的工序。

    光学装置
    9.
    发明公开
    光学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03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35987.1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光学装置具备:支撑部;具有光学面的第一可动部;包围第一可动部的框状的第二可动部;互相连结第一可动部与第二可动部的第一连结部;互相连结第二可动部与支撑部的第二连结部;以及具有软化特性,当第一可动部在第一轴线周围摇动时应力进行作用的软化构件。软化构件在从垂直于光学面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配置于第二可动部中在驱动元件与第一连结部之间延伸的部分,且未与外部电连接。

    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57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0344.X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形成梁部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步骤,准备具有与基底、可动部和弹性支承部对应的部分的半导体基板(100);第2步骤,在第1半导体层(101)的与绝缘层(103)相反侧的表面中与基底对应的区域形成第1抗蚀层(104);第3步骤,通过将第1抗蚀层(104)用作掩模对第1半导体层进行蚀刻直至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而在第1半导体层形成凹部(105);第4步骤,在凹部(105)的底面(105a)中与梁部对应的区域、凹部的侧面(105b)和第1半导体层的与绝缘层(103)相反侧的表面(101a)形成第2抗蚀层(106);第5步骤,通过将第2抗蚀层(106)用作掩模对第1半导体层(101)进行蚀刻直至绝缘层(103),而形成梁部(22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