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1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85200.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运行风险的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N个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段内的充电功率数据,N为正整数;基于充电功率数据进行节点潮流计算,并建立N个电动汽车的概率潮流表达式;基于潮流计算结果和概率潮流表达式建立高斯混合分布体,得到高斯混合概率模型;获取N个电动汽车的实时充电功率数据,并基于实时充电功率数据和高斯混合概率模型对目标配电网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得到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时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的计算复杂度高,导致评估效率和准确度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09112.X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惯量需求的虚拟同步机储能配置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率和满足预设最低点条件的频率安全阈值;根据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安全阈值确定目标地区的总惯性时间常数需求;根据目标地区火电机组的实际惯量和新能源发电设施的实际需求确定目标地区的总惯量需求;计算新能源发电设施的虚拟惯量;确定VSG的储能配置需求,并根据储能配置需求生成目标电力系统的储能配置方案。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只阐述了VSG技术对于系统频率稳定的提升作用,而对于该技术下储能配置容量与频率稳定效果,并没有定量的分析,无法确定储能的配置需求,导致该技术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80231.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16C20/1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冶金能质动态平衡调节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基于氢冶金的产能规划构建氢冶金竖炉质量平衡计算模型,基于氢冶金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特性构建氢冶金竖炉热平衡模型;基于氢冶金竖炉质量平衡计算模型、氢冶金竖炉热平衡模型、预先获取的供电装置中风光发电量日前预测剖面数据,构建新能源‑制氢‑储氢‑氢冶金综合调度模型;根据预先获取的氢冶金竖炉实测数据及预先构建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对新能源‑制氢‑储氢‑氢冶金综合调度模型进行参数化调整;基于预设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新能源‑制氢‑储氢‑氢冶金综合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可调节参数的求解结果。本发明可对氢冶金过程进行灵活性调度和协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3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28219.3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微电网,微电网包括广义储能和分布式发电机,包括:预先构建广义储能的广义储能模型并基于广义储能模型建立优化调度模型;获取多个历史运行场景下的历史运行参数,并基于历史运行参数和优化调度模型得到各历史最优调度策略;基于各历史最优调度策略得到各组历史荷电状态序列;基于各组历史荷电状态序列,确定在线调度过程中的参考荷电状态序列,以及基于各历史运行场景下的各历史电价,确定在线调度过程中的参考电价;基于参考荷电状态序列、参考电价以及优化调度模型,得到在线调度过程中微电网的最优调度策略。实现了安全、经济的进行微电网的调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25210.X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宋云亭 , 王亦婷 , 王子琪 , 陈春萌 , 朱劭璇 , 卢国强 , 李立新 , 高宝荣 , 张鑫 , 赵东宁 , 丁亚飞 , 张启雁 , 曹昊 , 李延和 , 李媛媛 , 胡国雄 , 程林 , 王哲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综合短路比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送端换流器吸收的无功;确定交流主网馈入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确定光伏发电交流汇集线路馈入送端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根据送端换流器吸收的无功、交流主网馈入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以及光伏发电交流汇集线路馈入送端换流母线的无功功率,确定送端换流站需投入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并对无功补偿设备容量求导;根据有效短路比对求导公式进行变形,确定改进有效短路比和整流侧电压补偿因子;根据改进有效短路比和整流侧电压补偿因子,确定送端综合短路比。从而,送端综合短路比指标与送端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很好地反映弱交流系统对送端换流站的支撑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277042.4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方保民 , 宋云亭 , 陈春萌 , 王子琪 , 卢国强 , 朱劭璇 , 高宝荣 , 李媛媛 , 梁英 , 李立新 , 赵东宁 , 张鑫 , 李延和 , 丁亚飞 , 张启雁 , 曹昊 , 刘东 , 程林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短路容量约束的集中式光伏接入能力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基于规划方案搭建各光伏电站及并网系统的第一仿真模型;步骤2,基于当前的第一仿真模型确定规划方案下集中并网点的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原始值;步骤3,修改各光伏电站为先串联后并联的接入方式,以确定光伏并网优化方案,并基于所述光伏并网优化方案对当前的第一模型进行更新,以搭建各光伏电站及并网系统的第二仿真模型;步骤4,基于当前的第二仿真模型确定并光伏并网优化方案下集中并网点的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优化值;步骤5,根据所述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原始值和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优化值,确定光伏接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40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88264.5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 北京汇思慧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状态监测系统,包括:人工智能模块、大数据云模块、物联网模块、边缘数据中心模块、终端模块;方法包括:所有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数据通过终端模块分别传递给物联网模块与边缘数据中心模块;边缘数据中心模块将状态监控得到数据传递给物联网模块;物联网模块将所有数据传递给大数据云模块;大数据云模块接收并保存物联网模块传递过来的数据;人工智能模块调用大数据云模块中保存的各种数据与模型,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状态监测,得到新的模型或/和监测结果;大数据云模块接收并保存人工智能模块传递过来新的模型或/和监测结果。本申请还公开了状态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改善了石化企业设备状态难以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7536.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姚一鸣 , 丁然 , 程林 , 徐海翔 , 耿艳 , 张星 , 刘冉杰 , 马迎新 , 邵尹池 , 张浩 , 马原 , 李刚 , 王凯 , 周博 , 舒力 , 逯洋 , 陈曼颖 , 黄贤淼
IPC: G06F18/241 , G06F18/27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协议的多源数据信息融合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多源数据信息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于不同物联协议的多个数据源的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后的多源异构数据;基于语义本体构建多源数据映射模型,将所述预处理后的多源异构数据映射到所述语义本体中的对应节点,生成语义层面的融合数据;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融合模型,将所述语义层面的融合数据输入至所述数据融合模型,通过多层次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生成融合特征;将所述融合特征输入至决策模型,结合物联网应用的需求,输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后的最终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融合处理,提高了物联网应用的性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5922.X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多种应用需求的光储微电网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多种应用需求包括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可靠性指标;所述多种应用需求关注包括光伏发电和净负荷功率在内的不确定性变量的功率输出、功率波动和极端情况;基于所述多种应用需求,通过场景生成和聚类构建包括正常场景、波动场景和极端场景的场景集合;构建多种应用需求的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所述经济指标设为目标,其他应用需求建模为约束,考虑极端场景下的储能性能,目标是最小化系统总规划和运行成本,约束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和应用需求约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储能最优容量以及输出功率的高效决策,有效减少了储能运行周期内的总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87513.9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6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安全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FAHP法的电池储能在线安全评估及风险预警定位策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单体的电压数据、温度数据;对电池单体进行安全评估;对电池模组进行安全评估;采用FAHP计算电池单体温度指标和电压指标的权重、电池模组电压一致性指标和温度一致性指标的权重;根据计算的各权重和电池单体、电池模组的安全评估结果,计算电池单体和电池模组的动态实时安全评估分数;根据电池单体和电池模组的动态实时安全评估分数,进行预警定位。本发明,实现了电池模组和电池单体的安全预警,完成了模组级和单体级的风险预警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