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副产盐酸中的微量杂质脱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29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12743.5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副产盐酸中的微量杂质脱除方法,主要将硫磺法生产氯乙酸的副产盐酸经精密膜过滤装置过滤后除去里面大部分的硫磺颗粒,硫磺颗粒经膜过滤装置下端的排渣口放出,再通入醋酐法生产氯乙酸的副产盐酸储罐中。利用醋酐法副产盐酸中的游离氯氧化硫磺法副产盐酸中的低价含硫杂质,反应得到的二氯化二硫再经过水解得到硫单质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产亚硫酸,利用游离氯与亚硫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拦截氯气。经精密过滤及氧化后,可拦截副产盐酸中的游离氯,改善硫磺法氯乙酸副产盐酸的品质,得到的硫磺颗粒经除水烘干后再循环利用到草甘膦生产中,而副产盐酸回用于草甘膦生产‑既不影响草甘膦的质量和收率,也没有异味产生。

    一种纤维缠绕壳体筒段用分瓣式芯模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9858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93928.4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缠绕壳体筒段用分瓣式芯模工装,涉及复合材料缠绕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主轴、伸缩件和芯模瓣;所述芯模瓣通过设置于芯模瓣内表面的导向槽与伸缩件进行连接;所述导向槽包括连通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的夹角α为90°≤α<180°;所述芯模瓣通过伸缩件与主轴进行连接;所述伸缩件沿主轴的轴向至少设置2个;所述伸缩件与主轴之间通过滑动件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缠绕壳体筒段用分瓣式芯模工装,通过借助导向槽、芯模瓣及伸缩件的配合,能够在纤维缠绕成型结束后,实现快速的脱模,再次使用时将伸缩件进行伸长即形成对应工装,显著提升了纤维缠绕成型的效率,有利于纤维缠绕成型体的生产。

    一种聚合物包容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98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7550.8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包容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离科学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聚合物包容微球包括基础聚合物和萃取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础聚合物、萃取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分散相;将氯化钠与水混合,制得质量百分浓度为20~34%的氯化钠水溶液,作为连续相;将氯化钠与水混合,制得质量百分浓度为5~18%的氯化钠水溶液,作为接收相;将分散相以微液珠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并输送至接收相中,微液珠脱溶剂,制得聚合物包容微球。本申请还提供了聚合物包容微球在分离提取锂资源中的应用。本申请所制得的聚合物包容微球具有高选择性和高萃取容量,能够实现对低浓度锂资源快速高选择性分离和富集。

    一种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3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01944.6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碳纤维包括碳纤维、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的氧化锆层以及包覆于所述氧化锆层表面的聚酰亚胺层。本发明所述复合碳纤维材料中,氧化锆层可提高其耐温抗烧蚀性能,聚酰亚胺层可增强其界面抗剪切性能,二者协同配合,制备得到的复合碳纤维材料,机械性能和耐温抗烧蚀性能优异。本发明制备得到了碳纤维‑氧化锆‑聚酰亚胺从无机到有机的多层界面,构筑了从碳纤维到聚酰亚胺树脂之间的模量与耐温性能梯度,提高了复合碳纤维材料的界面性能。氧化锆会部分进入到聚酰亚胺层之中,提高氧化锆和聚酰亚胺之间的界面融合性,有助于提高复合碳纤维材料的综合性能。

    一种流体驱动展开多稳态维形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6604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58546.5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驱动展开多稳态维形装置及其应用,所述流体驱动展开多稳态维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流体储罐与网络管路结构;所述网络管路结构与柔性锥形喷管紧密连接;在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网络管路结构随锥形柔性喷管弯折,按多稳态需求可向锥形柔性喷管的内侧或外侧弯折;在工作状态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流体储罐内的刚度补偿材料进入网络管路结构,按多稳态需求驱动网络管路结构和锥形柔性喷管同步展开并维形定型。本发明所述的流体驱动展开多稳态维形装置设计科学合理,解决现有驱动机构结构复杂、质量冗余大、展开同步难的问题,适用于火箭发动机随控调节喷管等矢量构件。

    一种从草甘膦废水萃取回收增甘膦和草甘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3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55909.5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甘膦母液中回收增甘膦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采用溶剂萃取法直接从草甘膦母液中提取增甘膦和草甘膦,然后采用盐溶液和负载有机相进行混合反萃增甘膦和草甘膦,负载的有机相进行循环使用。该专利提出了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两性有机物增甘膦和草甘膦,对增甘膦提取率可高达95%,对草甘膦提取率可高达95%,有机相循环使用实现经济环保。本专利立足于解决草甘膦行业难题,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回收制备磷酸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4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42589.7

    申请日:2023-05-15

    Inventor: 王朵 陆亚男 王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回收制备磷酸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沉淀;S2焙烧;S3球磨活化;S4酸浸;S5加碱调节pH;S6补磷陈化;S7硝酸除杂:将获得的二水磷酸铁转移至稀硝酸溶液中进行除杂,除去其中的钙、镁、铝;S8二次焙烧:将S7中溶液过滤,洗涤后的固体物质烘干后在炉内进行再次焙烧,得到磷酸铁。本发明实现了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双重回收,实现了草甘膦生产废水的回收利用,并转化为高纯的电池级磷酸铁,该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成本较低,并适合大批量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