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46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86112.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子与喷油组件集成的油冷电机,定子组件固定在机壳内,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机壳形成冷却腔体,转子组件穿过定子组件内侧,并与机壳转动连接,转子组件内设有与冷却腔体连通的转轴油道;定子组件端部内侧设有带倾斜导流孔的喷油组件,定子组件端部设有相应的通孔,实现定子铁芯外圆的内部油道、喷油组件和冷却腔体联通;机壳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输入的冷却油,先流经内部油道对定子铁芯冷却,后经集成安装在定子组件上的喷油组件的倾斜导流孔和定子组件端部的通孔导向喷洒至端部绕组,转子组件内输入的冷却油,先对转子组件内部冷却,后喷洒至绕组内环面,冷却油经出油口排出。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冷却效果显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80439.8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槽异相扁线绕组定子及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包括三相相绕组,每组绕组支路包括两个并联的支路,支路包括多个在铁芯槽上依次布置且相互串联的线圈;两个支路进行同向绕制,两个支路均包括跨距为y、y+1的线圈和单根线圈,其中一个支路还包括跨距为y‑1的线圈,两个支路均以单根线圈作为绕制起始线和中性点引出线,在绕制时,跨距为y和为y+1的线圈的上层边与下层边分别位于相邻层的铁芯槽内,当两个支路绕制到槽口最外层或是槽底最内层时,以一个跨距为y‑1的线圈和一个跨距为y+1的线圈的组成同心线圈以进行同层换向。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各支路电势平衡、无环流等优点,消除了因各支路不对称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27287.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0 , G06F17/1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SO‑MCMC法的车辆行驶时间序列模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获取车辆行驶小样本数据,得到原始车辆速度‑坡度时间序列信息;S2、对时间序列信息进行预处理、特征参数提取及收敛性检验;S3、根据样本数据构造目标函数,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得到速度、坡度的最优划分状态数;S4、根据速度、坡度的最优划分状态数,建立速度和坡度对应的状态转移模型,得到状态转移矩阵及累积状态转移矩阵;S5、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进行用户虚拟样本量扩展预测,直至输出满足序列长度的速度‑坡度行驶时间序列。本发明能够降低企业对车辆运行工况数据的测试成本、节约测试资源和缩短测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33423.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定子绕组包括三相相绕组,各相绕组包括多组并联的绕组支路,每组绕组支路包括三个并联的支路,三个支路采用平行并绕走线,以跨邻层绕线为主,绕线走完一半后接同层跨线再回绕走完剩下的一半;支路全段分为三份,槽口最外层与次外层之间、中间层、槽底最内层与次内层之间均采用跨距为y的邻层线圈,出线位置包括槽底最内层的跨距为y的同层线圈、中间层与次内层之间的跨距为y+2和y‑1的线圈、跨距为y‑2和y+1的线圈、以及中间层与次内层之间的跨距为y的邻层线圈。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各支路电势平衡、消除不同支路间的相位差等优点,消除了因各支路不对称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78891.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及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包括三相相绕组,各相绕组包括多组并联的绕组支路,每组绕组支路至少包括两个并联的支路,支路包括多个在定子铁芯的周向铁芯槽上依次布置且相互串联的线圈;每组绕组支路中的其中一个支路由铁芯槽的槽口最内层向槽底最外层进行绕制,每组绕组支路中的另一个支路由铁芯槽的槽底最外层向槽口最内层进行绕制,以实现支路对称;各支路中均包括跨距为y的线圈和单根线圈,且跨距为y的线圈的上层边与下层边分别位于相邻层的铁芯槽内,各支路均以单根线圈作为绕制起始线和中性点引出线。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各支路电势平衡、无环流等优点,消除了因各支路不对称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479039.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H02K15/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盈接触结构、电机定子的有限元建模校准方法和系统,过盈接触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校准方法应用于过盈接触结构,过盈接触结构包括过盈配合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方法包括:将第一部件划分为等效接触部和与等效接触部连接的剩余部,等效接触部为接触第二部件的部分;获取划分后过盈接触结构的模态计算结果;获取过盈接触结构的样件的模态测试结果,以模态计算结果和模态测试结果,校准等效接触部的参数,并获得校准参数后的建模模型。本发明针对过盈接触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等效处理的方法,优化处理等效结构的参数,相比于直接对整体模型进行建模、校准的方法而言,本申请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模型结构,且方法简便、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1007.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48槽8极扁线绕组定子及扁线电机,绕组定子包括三相相绕组,各相绕组包括多组并联的绕组支路,每组绕组支路至少包括两个支路,支路中包括单根线圈和跨距为y的线圈,支路在槽口最内层设置单根线圈作为绕制起始和中性点引出线,以跨距为y的叠绕线圈由槽口向槽底进行绕制,并以跨距为y的叠绕线圈在槽底最外层进行同层换向,再以跨距为y的叠绕线圈由槽底向槽口进行绕制,并以跨距为y‑1的叠绕线圈在槽口最内层进行同层换向,或者,以跨距为y的同心线圈在槽底最外层进行同层换向,再以跨距为y的叠绕线圈由槽底向槽口进行绕制。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各支路电势平衡、无环流等优点,消除了因各支路不对称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44210.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子短距绕组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和车辆,绕组结构包括三相绕组,各相绕组包括多组并联的绕组支路,每组绕组支路包括四个支路,其中两个支路均以槽底最外层的单根线圈为绕制起始,以跨距为y的线圈由槽底次外层向槽口最内层进行绕制,并以跨距为y‑2或y+1的线圈进行同层换向,再以跨距为y的线圈由槽口次内层向槽底最外层进行绕制,并进行同层换向;另外两个支路均以槽口最内层的单根线圈为绕制起始,以跨距为y的线圈由槽口次内层向槽底最外层进行绕制,并进行同层换向,再以跨距为y的线圈由槽底次外层向槽口最内层进行绕制,以跨距为y‑2或y+1的线圈在槽口最内层进行同层换向;消除了因各支路不对称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7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6538.3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开窗导流向心式油冷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机壳和带开窗导流结构的喷油部件;定子组件包括多段叠压的冲片叠段,冲片外圆侧周向分布油孔,叠段的油孔相互连通;定子组件固定在机壳内,定子组件外周、转子组件外周与机壳之间形成冷却腔体,转子组件穿过定子组件内侧,两端分别与机壳的端盖转动连接,转子组件内侧设有与冷却腔体连通的转轴油道,定子组件端部设置有开窗导流结构的喷油部件,定子铁芯外圆的内部油道将定子铁芯两端的喷油部件与冷却腔体联通起来。油液进入铁心后流向铁心两个端面,通过喷孔喷出并经开窗导流结构的喷油部件将油液引导喷淋到绕组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冷却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33492.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槽异相扁线定子绕组及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包括三相相绕组,各相绕组包括多组并联的绕组支路,每组绕组支路包括三个并联的支路,各支路均包括多个在定子铁芯的周向铁芯槽上依次布置且相互串联的线圈,每组绕组支路中的三个支路之间的线圈布置在相邻铁芯槽内,且各支路中均包括单根线圈、跨距为y‑2、y‑1、y+1和y+2的线圈,各支路的绕制方向相同,且均以单根线圈作为绕制起始,由槽口最外层向槽底最内层进行绕制,再由槽底最内层向槽口最外层绕制,并通过相同跨距的线圈在槽底最内层进行同层换位,如此循环,以实现支路对称。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各支路电势平衡、无环流等优点,消除了因各支路不对称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