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锁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39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10974596.4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能够更加缩短直至解除对门在全闭状态下的保持所需的时间。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具备:活动杆,其与电动马达驱动连结,以在转动规定范围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通过从中立区域朝向转动规定范围的一端侧亦即关闭位置沿一个方向转动,从而将处于半闭状态的门以全闭状态进行保持,通过从中立区域朝向转动规定范围的另一端侧亦即释放位置沿另一个方向转动,从而解除对门在全闭状态下的保持;中立开关,其产生在中立区域内的第一中立位置进行逻辑切换的第一中立检测信号,并且产生在中立区域的关闭位置侧的边界位置亦即第二中立位置进行逻辑切换且在中立区域的释放位置侧的边界位置亦即释放开始位置进行逻辑切换的第二中立检测信号。

    车辆用门锁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3974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0974596.4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能够更加缩短直至解除对门在全闭状态下的保持所需的时间。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具备:活动杆,其与电动马达驱动连结,以在转动规定范围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通过从中立区域朝向转动规定范围的一端侧亦即关闭位置沿一个方向转动,从而将处于半闭状态的门以全闭状态进行保持,通过从中立区域朝向转动规定范围的另一端侧亦即释放位置沿另一个方向转动,从而解除对门在全闭状态下的保持;中立开关,其产生在中立区域内的第一中立位置进行逻辑切换的第一中立检测信号,并且产生在中立区域的关闭位置侧的边界位置亦即第二中立位置进行逻辑切换且在中立区域的释放位置侧的边界位置亦即释放开始位置进行逻辑切换的第二中立检测信号。

    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66914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80005997.3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77/265 E05B79/20 E05B81/14 E05B81/16 E05B83/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便利性高的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本发明的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具备把手联动杆、致动器联动杆、以及闩锁解除输出杆,其中,把手联动杆仅借助来自门把手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致动器联动杆仅借助来自释放致动器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而且,若将中继部件配置于解锁位置,则闩锁解除输出杆借助把手联动杆与致动器联动杆的其中之一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从而向闩锁机构输出门闩解除力。另一方面,若将中继部件配置于锁定位置,则闩锁解除输出杆仅借助来自致动器联动杆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从而向闩锁机构输出门闩解除力。

    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66914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80005997.3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77/265 E05B79/20 E05B81/14 E05B81/16 E05B83/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便利性高的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本发明的门闩解除力传递机构具备把手联动杆、致动器联动杆、以及闩锁解除输出杆,其中,把手联动杆仅借助来自门把手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致动器联动杆仅借助来自释放致动器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而且,若将中继部件配置于解锁位置,则闩锁解除输出杆借助把手联动杆与致动器联动杆的其中之一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从而向闩锁机构输出门闩解除力。另一方面,若将中继部件配置于锁定位置,则闩锁解除输出杆仅借助来自致动器联动杆的门闩解除力而转动从而向闩锁机构输出门闩解除力。

    车辆用门锁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77103U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20948004.2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提供一种作为装置整体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的车辆用门锁装置。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具备:门闩机构(22),其能够对滑门进行保持;活动杆(35),其具有:支承部(36),其绕第一支承轴转动自如;连结部(37),其在以第一支承轴为中心的径向上配置于支承部的外侧、且在外周部与电动马达驱动连结;连接部(38),其以在支承部与连结部之间形成槽部的方式将所述支承部以及连结部彼此连接;以及内齿轮部(37b),其形成于连结部的内周部;以及释放杆,其绕在槽部内配置为与第一支承轴平行的第二支承轴转动自如、且与门闩机构连结卡合,具有能够以与活动杆一体转动的方式在与内齿轮部重叠的板厚的范围内与该内齿轮部卡合的齿轮部。

    配线的保持构造以及双臂曲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747337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060159.8

    申请日:2014-0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线的保持构造以及双臂曲柄装置。能够抑制部件件数以及组装工时数,并能够可靠地保持配置在车门内的配线的连接器。在车门的内板,在绕过收容在该内板与外板之间的窗玻璃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双臂曲柄装置(20),该双臂曲柄装置(20)将与设置于外板的门把手连接的第一传递部件(T1)、和与设置于内板的遥控装置连接的第二传递部件(T2)连结。而且,在该双臂曲柄装置(20)形成有对配置在车门内的配线(42)的连接器(43)进行保持的连接器保持部(5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