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覆盖铜接合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9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1880099771.7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钯覆盖铜接合线,其在第一接合时不产生缩孔,接合可靠性高,即使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也能够长时间维持优异的接合可靠性。一种钯覆盖铜接合线,其中,相对于铜与钯与硫族元素的合计,钯的浓度为1.0质量%~4.0质量%,硫族元素浓度合计为50质量ppm以下,硫浓度为5质量ppm~12质量ppm、或硒浓度为5质量ppm~20质量ppm或碲浓度为15质量ppm~50质量ppm,在形成于引线前端的无空气球的距离前端部表面为5.0nm~100.0nm的范围内,具有钯的浓度相对于铜与钯的合计成为平均6.5原子%~30.0原子%的钯富集区域。

    用于球焊的包覆钯的铜丝

    公开(公告)号:CN105914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024309.3

    申请日:2016-01-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量产的焊丝在通过FAB形成熔球方面不稳定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的解卷性良好,并且可以形成稳定熔球的用于球焊的包覆钯的铜丝。一种用于球焊的包覆钯的铜丝,其特征在于,线径为10~25μm,在由铜或铜合金所形成的芯材上形成有钯包覆层,在该钯包覆层中存在有钯单独的纯净层,并且在该钯包覆层上形成有来自该芯材的铜的渗出层,该铜的渗出层的表面被氧化。此外,提供一种用于球焊的包覆钯的铜丝,其特征在于,线径为10~25μm,在由铜或铜合金所形成的芯材上包覆有钯包覆层和金表皮层,在该金表皮层上形成有铜的渗出层,该铜的渗出层的表面被氧化,并且在钯包覆层中存在有钯单独的纯净层。

    钯覆盖铜接合线、引线接合结构、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645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80012102.9

    申请日:2020-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钯覆盖铜接合线、其接合结构、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钯覆盖铜接合线在第一接合时不产生缩孔,接合可靠性高,即使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也能够长时间稳定地维持优异的接合可靠性。一种引线接合结构,其中,接合线是具有铜芯材和Pd层、且含有硫族元素的Pd覆盖铜接合线,相对于铜与Pd与硫族元素的合计,Pd的浓度为1.0质量%~4.0质量%,硫族元素浓度合计为50质量ppm以下,S浓度为5质量ppm~2质量ppm、或Se浓度为5质量ppm~20质量ppm或Te浓度为15质量ppm~50质量ppm以下,在半导体芯片的含有Al的电极与球接合部的接合面附近,具有Pd浓度相对于Al与铜与Pd的合计成为2.0质量%以上的Pd富集接合区域。

    球焊用金分散铜线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8644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550457.9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焊用金(Au)分散铜线,其可形成稳定的熔融焊球,以解决量产接合线的FAB造成熔融焊球的形成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球焊用金(Au)分散铜线,其特征为:其是在铜(Cu)的纯度为99.9质量%以上的铜合金所构成的芯材上形成钯(Pd)被覆层及金(Au)表皮层、线径为10‑25μm的球焊用钯(Pd)被覆铜线,以该金(Au)的化学分析得到的理论膜厚为0.1纳米(nm)以上10纳米(nm)以下,以电子微探仪(EPMA)的表面分析所得到的金(Au)的分布是:该金(Au)微粒子以无数点状分布于该钯(Pd)被覆层上。

    超声波接合用纯铜合金线的剖面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540582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468025.4

    申请日:2014-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接合用纯铜合金线的剖面构造,其中提供一种线材,即使是纯铜合金连接线,在因大气中的氧而使线材表面的铜氧化物层为未饱和铜氧化物时,也可通过形成厚度为不使该氧化物层还原程度的有机碳层,使得超声波接合的制程容许度变得广泛。线材的成分如下,钛、锆、锌及锡中的至少1种贱金属,含量为40质量ppm以上且小于100质量ppm,剩余部分为纯度99.990~99.996质量%的铜;线材表面为通过金刚石拉延模缩径的拉延加工面,其整个面上形成总有机碳量为50~3000μg/m2的有机碳层,线材剖面最外层形成由未饱和铜氧化物构成的厚度为2~20纳米的铜氧化物层,该层内侧存在的贱金属呈未被内部氧化的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