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00027.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11 , G06F18/23213 , G06N20/10 , G06N3/006 , G06F18/1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核学习的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提取风电机组在正常及故障状态下的时域特征参数,引入多核学习算法来提升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并结合智能寻优算法,自动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参数,从而显著提升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步骤2、特征提取与归一化处理;步骤3、多核学习算法设计与优化;步骤4、智能寻优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步骤5、风轮不平衡故障诊断,实现风轮不平衡故障的精确识别与分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无传感技术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7015.0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温度传感器的风机齿轮箱轴承温度在线估计方法,包括风机齿轮箱轴承的温度建模、高维映射处理、数值分析计算和风机齿轮箱轴承的温度在线计算。本发明针对风机齿轮箱轴承产热和散热过程,建立了温度模型。针对其模型的数学特性,将模型所含信号的历史数据高维映射为数值分析所需的有效数据,利用有效数据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出模型中的最优参数,从而求解出模型的最优数学表达式,更进一步利用模型的最优数学表达式根据实时数据在线计算风机齿轮箱轴承温度,实现风机齿轮箱轴承温度的在线估计。本发明能够不依赖温度传感器对风机齿轮箱轴承温度实现在线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434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5540.5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17/00 , G06F30/27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发电机组温度集群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内机组历史舱外温度数据;根据历史舱外温度数据的相关性初步刷选每台风机关联机群;对每台机组和每台机组的初步关联机群的历史舱外温度数据进行温度集群推算模型训练,获得对应温度集群推算模型;调取实测舱外温度数据推算每台机组舱外温度;剔除差异超过预设阈值的风机,并寻找相关性最高的风机进行替代;重复执行温度集群推算模型构建以及误差风机剔除直至所有风机的拟合温度和风机的当前温度数据差值不超过阈值,根据最终得到的参考风机组进行对应风机温度的拟合,若拟合结果与实测温度差距较大,则预警并启用推算温度进行机组容差运行和保护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21265.5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转速共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风力发电机组在目标时段的传动轴转速时间序列,并对所述传动轴转速时间序列执行差分运算,获得差分序列;构建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并根据所述差分序列和随机白噪声序列,确定所述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系数;获取所述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特征方程,确定所述特征方程的根;根据每个根的阻尼系数,判断是否存在小于预设值的阻尼系数,若是,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停机。本发明通过利用共振机理,动态识别不同模态的阻尼系数,进而实时检测传动轴是否发生共振,保护机组运行安全,进而降低设计成本,避免反复调试测试,适用于不同机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37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42662.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宁琨 , 曾一鸣 , 李玉霞 , 贾君实 , 余业祥 , 杨鹤立 , 彭小迪 , 张耀辉 , 廖茹霞 , 郭自强 , 王秉旭 , 张坤 , 沈菲 , 张权耀 , 苏坤林 , 付斌 , 马记龙 , 李博 , 杨斌 , 许福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计算风力发电机组最优最小桨角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机组处于最佳叶尖速比控制阶段时,多次调整最小桨角值,并同步采集调整后风机的相关参数;步骤2:通过Bladed仿真模型及网格搜索法,确定最小桨角的寻优范围;步骤3:在寻优范围内依次改变最小桨角,计算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能利用效率;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得到的多个风能利用效率,通过退火算法搜索并通过趋势面光滑插值寻峰,获得风力发电机组的最优最小桨角。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动态计算风力发电机组最优最小桨角的方法,可寻找到最佳的最优最小桨角,最大捕获风能,赢得更多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643758.1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S监测风机叶片状态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叶片轨迹监测及控制、叶片净空距离监测及控制、叶片扭转形变监测及控制以及叶片颤振监测及控制,其中叶片轨迹监测及控制是利用风电机组叶片轨迹监测系统的实时轨迹数据,判断当前机组叶片运行轨迹是否正常,若运行轨迹偏离初始轨迹且超过阈值,则执行叶片轨迹调整策略使叶片轨迹恢复正常并保持。本发明利用已有的有关GPS对叶片多种状态监测结果数据,获取叶片对应状态。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结合实时同步对标风电机组状态,通过控制闭环,触发相关控制指令,通过变桨、降低叶片运行载荷,保证机组叶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4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88911.8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转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转速监测及保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机组并网前的最大容许转速ωmax,保护动作转速ωpro,保护动作延时tpro;根据机组的参数,得到关系式θ=g(v),得到保护动作最小风速vmin;采集风速vact,将其折算到标准空气密度下的风速vsta;求得在风速vact下对应的最小桨角θmin;设定启机时,限制变桨角度不小于最小桨角θmin;监测对比:将vsta与保护动作最小风速vmin进行比对;根据风速对比情况,将实际测量的转速ωrot与保护动作转速ωpro进行对比;根据转速对比情况,判断实际测量的转速ωrot是否存在异常,若有则触发保护停机。本发明能够保证机组在并网前无超速风险,并可及时发现转速采集系统存在的异常,确保机组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472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11186.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控系统软件硬件的校验方法,属于风电机组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主控系统的软件读取硬件的识别码;将获取到的识别码转换为整套硬件系统的统一识别码,并由服务器数据库信息获取生成用于软件验证的识别文件,通过主控系统获取并结合统一识别码进行校验,通过校验来验证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匹配有效性;本发明的一种主控系统软件硬件的校验方法,在具体的原理设计上,采用主控系统生成服务器可识别的识别码,并通过服务器对识别码的处理,生成识别文件,在主控系统内部中通过对识别文件的进一步处理并与原始的识别码进行校验,实现加密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246523.5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风电场变桨轴承平均寿命的集群控制方法,实时读取风电场调度指令,判断是否限电;针对不同情况,自动启动相应的变桨轴承延寿控制策略。该方法始终遵循满足风场调度指令、不损失全场发电量的原则,实时调用定桨角控制算法,改变风电机组的最小桨角,从而限制风电机组的最大开桨角度,避免风速变化引起频繁变桨。通过降低风电机组的变桨行程,从而减少变桨轴承的磨损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628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62846.3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加热防除冰系统绝缘失效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属于风电叶片加热防/除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风电机组上的叶片,在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加热层以及防雷层,在所述加热层以及防雷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防雷层连接有用于接地的接地线缆,所述加热层连接有用于供电的供电线缆,并通过供电线缆连接至叶片加热防除冰控制系统;在所述接地线缆或/和供电线缆还设置有信号采集机构;本发明结合信号采集机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采集防雷层和加热层在绝缘层损坏后短接后的电信号,通过电信号的变化能够有效的才有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持续加热导致叶片被灼烧损伤,进而导致加热防除冰系统失效,甚至叶片及机组发生严重烧损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