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7436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10137185.0

    申请日:2007-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13 H01L27/3211 H01L51/56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把具备不同材料特性的多个发光元件配列在基板上的显示装置中,能把这些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半衰寿命维持高。把成为阳极的下部电极(3)形成在基板(1)上的各像素上。然后在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的下部电极(3)的上方通过转递法把空穴输送性的红色发光层(11r)图形形成。之后把基板1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在各像素中其他像素的下部电极(3)的上方被加热处理过的面上把电子输送性的绿色发光层和兰色发光层通过转递法顺次图形形成。在与下部电极(3)之间,在把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兰色发光层夹持的状态下,形成成为阴极的上部电极。

    转移方法和转移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7215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77126.4

    申请日:2006-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移方法,其包括步骤:将包括支撑基体和提供在支撑基体上的转移层的供体基板放置在受体基板上,使转移层面对受体基板;将叠置的受体基板与供体基板之间的空间抽成真空;以及通过施加辐射线到处于抽成真空的气氛中的供体基板上,将转移层转移到受体基板上。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8447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74347.6

    申请日:2006-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具有下电极、上电极、功能层和腔体部分,在所述功能层中产生的光在所述腔体部分中谐振,其中,在第一发光元件中的腔体部分的光程形成得等于在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腔体部分的光程,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腔体部分的光程形成得不同于第三发光元件中的腔体部分的光程。

    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2799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610137518.5

    申请日:2006-09-12

    Inventor: 松田英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13 H01L27/3211 H01L51/5016 H01L51/5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单元,其包括多个有机场致发光器件,每个器件包括有机层部分,有机层部分至少包括相互叠加的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该空穴传输层包含空穴传输材料,该发光层包含有机材料,以及夹置有机层部分的两个电极。各个有机场致发光层的发光层具有不同的厚度。所述空穴传输材料和所述有机材料之间的最高被占用分子轨道(HOMO)能级的差值为0.3eV或更小。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18874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37185.0

    申请日:2007-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13 H01L27/3211 H01L51/56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把具备不同材料特性的多个发光元件配列在基板上的显示装置中,能把这些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半衰寿命维持高。把成为阳极的下部电极(3)形成在基板(1)上的各像素上。然后在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的下部电极(3)的上方通过转递法把空穴输送性的红色发光层(11r)图形形成。之后把基板1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在各像素中其他像素的下部电极(3)的上方被加热处理过的面上把电子输送性的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通过转递法顺次图形形成。在与下部电极(3)之间,在把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夹持的状态下,形成成为阴极的上部电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