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80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0528429.3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围填海影响下近岸海域可运动水体边界线辨识和划分方法,包括:选取目标近岸海域,建立目标近岸海域的遥感影像库;提取目标近岸海域的遥感信息,得到不同类型的目标近岸海域可运动水体边界线,确定其空间位置;根据不同时期的目标近岸海域的遥感信息,解译不同时期的目标近岸海域可运动水体边界线;根据目标近岸海域可运动水体边界线,计算目标近岸海域的年均围填海推进速率,分析围填海影响下目标近岸海域可运动水体边界线的时空演变特征。该方法实现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围填海影响下近岸海域可运动水体边界线的辨识和划分的矢量化分析,将为深入揭示围填海的生态效应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822907.0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岸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和装置,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海岛资源环境生态指标数据;对所述海岛资源环境生态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海岛资源环境生态指标数据,得到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三级生态指标的指标分值;根据所述三级生态指标的指标分值,得到二级生态指标的评分值;根据所述二级生态指标的评分值,得到目标区域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分值。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掌握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支持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调节能力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191862.0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波致液化灾害引发生态效应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海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预测方法包括:根据海洋模拟输入数据以及三维区域海洋数值模拟模型,构建海洋波浪场模型和海洋潮流场模型,并通过海洋波浪场模型和海洋潮流场模型确定波致液化引起的第一泥沙再悬浮通量以及海床沉积物在剪切作用下引发的第二泥沙再悬浮通量,进而计算得到目标海洋区域在目标时间段的海洋光强度,最后可以基于海洋光强度的浮游植物浓度和海洋生态学作用模型确定海洋生态效应预测结果。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结合模拟的波致粉土海床液化造成的大量泥沙再悬浮,实现对海洋中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及后续生态效应的定量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12580.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数据获取技术领域,公开了准同步大规模多站位近岸海流连续观测方法、系统及应用。观测方法为对多站位同步海流连续观测的观测站位、调查船、调查顺序进行空间和时间方面的优化;每个调查船需在潮期内先后完成1‑2个站位的调查任务;提高了多船同步海流观测的观测效率,提高了调查船的利用率,在1个典型潮期内高效完成2个批次海流观测;本发明在工作量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增加了调查单位一倍的调查能力,解决了受限于调查人员、调查船和观测设备数量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准同步多站位海流连续观测数据经实际检验,与常规方法获取的海流数据质量基本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136916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191862.2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F17/18 , G06F18/2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海岸线开发对海岛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化评估方法,包括:S1:根据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分类得到不同的海岸线开发类型;S2:设定不同海岸线开发类型对海岛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参考值;S3:选择目标海岛陆地,确定海岸线;S4:计算目标海岛陆地中任一点到目标海岛海岸线的衰减距离;S5:根据不同的海岸线开发类型对海岛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参考值以及目标海岛陆地中任一点到目标海岛海岸线的衰减距离,评估海岸线开发对海岛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该方法可定量评估海岸线开发对海岛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为海岛陆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也有利于为海岛陆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99938.4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柱状样沉积速率与误差的优化计算方法,属于海洋生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沉积物柱状样本,通过210Pb放射性测试获得不同深度沉积物的散点值;S2.利用孤立森林法对所述散点值进行异常值剔除,得到散点样本子集;S3.对所述散点样本子集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斜率样本,并对所述斜率样本进行异常值剔除,得到斜率范围;S4.基于所述斜率范围,计算平均沉积速率和平均沉积速率误差。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平均沉积速率与沉积速率范围,有利于给出沉积物样品的年代范围与误差,从而能够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与应用提供有效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912580.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数据获取技术领域,公开了准同步大规模多站位近岸海流连续观测方法、系统及应用。观测方法为对多站位同步海流连续观测的观测站位、调查船、调查顺序进行空间和时间方面的优化;每个调查船需在潮期内先后完成1‑2个站位的调查任务;提高了多船同步海流观测的观测效率,提高了调查船的利用率,在1个典型潮期内高效完成2个批次海流观测;本发明在工作量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增加了调查单位一倍的调查能力,解决了受限于调查人员、调查船和观测设备数量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准同步多站位海流连续观测数据经实际检验,与常规方法获取的海流数据质量基本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141508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191838.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F18/2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海岸线开发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化评估方法,包括:根据海岸线的开发利用状况,对海岸线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海岸线开发类型;设定不同的海岸线开发类型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参考值;选择目标海岸线,确定目标近岸海域的评估范围;计算评估范围中任一点到目标海岸线的衰减距离;根据不同的海岸线开发类型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参考值以及评估范围中任一点到目标海岸线的衰减距离,评估目标海岸线开发对目标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该方法一定程度上反应海岸带地区人类活动对近岸海域的相对生态影响,有利于为基于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从而也有利于为海岸带开发和修复提供有益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1015467.4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非线性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状态变量集合与待优化参数集;构建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获取代价函数方程组;对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各状态变量的数值解;获取有约束情况下的代价函数方程组的哈密顿函数,基于哈密顿函数获取伴随方程;基于伴随方程对待优化参数集进行调整,获得最优参数集。本发明属于海洋数值模型优化领域,以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精度提高为目的,通过确定优化目标,选择优化方法,最后给出优化的参数集,使得各状态变量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更小,在已测不同状态变量数据量级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可筛选各模型参数,降低模型误差,提升了模拟精度和模型应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17013.X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V20/13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和环境科学交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生态环境预测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环境影响模拟模块、生态健康评估模块、预测评估模块以及用户反馈调整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海洋环境的多维度信息;数据预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处理;环境影响模拟模块:输出环境变化模拟结果和环境变化趋势。本发明,通过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对海洋生态环境数据的全面采集、精准处理与模拟,以及基于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时预测和评估,最终通过用户反馈的持续学习和适应,显著提升了海洋生态环境预测的准确性、效率和用户参与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