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7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99167.5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苏州三创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气吸收型多孔钢渣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自上而下地设置二氧化钛降解剂环氧树脂涂层和二氧化钛降解剂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磨耗层。所述二氧化钛降解剂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磨耗层中所用的含二氧化钛降解剂多孔钢渣包括以下质量组分:钢渣原料50%,粉煤灰填充料30%,激发剂10%(5%碱渣、3%磷石膏和2%水泥),尾气降解剂10%(光催化剂TiO2为5%,稀释剂3%和硅烷偶联剂(DL602)2%)。本发明在兼顾路面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同时,采用掺拌式和涂覆式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光催化剂TiO2的使用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12318.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排水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如下:对橡胶粉进行表面造孔得到多孔胶粉;将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阻光剂填入多孔胶粉的孔洞中;将所得的复合物与SBS通过剪切工艺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即得。将适当含量的多孔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配合以间断级配的集料混合物即制成排水沥青混合料。本发明以多孔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作为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较高的粘度、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制得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可以使排水沥青路面获得较好的长期路用性能,减少松散病害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78804.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苏州市相城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IPC: G01N23/2202 , G01N23/2251 , G01N23/227 ,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新沥青的新沥青存放管、多层分隔筒和用于放置旧沥青的旧沥青存放池;还包括设置在旧沥青存放池下方的第一加热装置和设置在新沥青存放管上方的第二加热装置和旋转搅拌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包括:从实地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中抽取得到旧沥青;利用纳米TiO2制备示踪沥青;将旧沥青和示踪沥青添加至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进行渗透模拟试验,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待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的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冷却固化后,将其从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取出,得到环形试件;使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得到不同位置的元素分布状态,分析新沥青渗透范围,评估新旧沥青的融合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3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37533.4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有道面改造的智轨道面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公路路面领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原有道面,还包括环氧沥青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支承带,其设于原有道面之中。所述环氧沥青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支承带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0‑20mm粗骨料10~14份;5‑15mm粗骨料12~50份;3‑5mm粗骨料0~18份;0‑3mm细骨料5~36份;填料3~8份;沥青2.4~2.9份;环氧树脂添加剂2.4~2.9份。本发明针对智轨电车行驶轨迹相对固定的特点,在原有道面中加铺局部支承结构,具备更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改善原有道面受力行为,有效缓解智轨道路路面的车辙病害,具有抗车辙的特性。同时,对比全面重铺的建设方式,本发明所述结构和施工方式具备更好的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6349.8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预测及设计优化方法,包括整理并预处理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基于灰度分析结果对数据集进行筛选,确定高温性能预测模型的输入和输出;搭建ANN、SVM、GPR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预测,并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基于高温性能优选预测模型,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针对性设计优化,并通过限定配合比中的部分参数模拟不同实际工况下的应用需求。本发明提供了可靠的预测信息,降低了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性能测试与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成本,缩短了材料设计与研发周期,推进了沥青混合料性能预测与优化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