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68586.2
申请日:2020-05-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G01B11/16 , G01H9/00 , G01K11/3206 , G01K1/14
Abstract: 一种少模光纤光栅三参量复合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弹簧梁;第二基座正中设置有L‑悬臂梁,L‑悬臂梁、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顶部正中开设有凹槽,光纤粘贴于凹槽正中位置,光纤悬空处分别刻有少模光纤光栅和光纤光栅;少模光纤与单模光纤形成F‑P腔,通过对F‑P腔和少模光纤光栅信号的联合解调,得到温度和应变信号;在测量振动时,L‑悬臂梁产生受迫振动,压缩或拉伸光纤光栅,通过对光纤光栅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即可排除温度信号的干扰,得到振动信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及测量精度高及实用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68586.2
申请日:2020-05-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少模光纤光栅三参量复合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弹簧梁;第二基座正中设置有L-悬臂梁,L-悬臂梁、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顶部正中开设有凹槽,光纤粘贴于凹槽正中位置,光纤悬空处分别刻有少模光纤光栅和光纤光栅;少模光纤与单模光纤形成F-P腔,通过对F-P腔和少模光纤光栅信号的联合解调,得到温度和应变信号;在测量振动时,L-悬臂梁产生受迫振动,压缩或拉伸光纤光栅,通过对光纤光栅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即可排除温度信号的干扰,得到振动信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及测量精度高及实用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68587.7
申请日:2020-05-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光纤光栅温度/振动/应变复合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弹簧梁;第二基座正中设置有L-悬臂梁;光纤粘贴于传感器顶部的凹槽中,光纤悬空处分别刻有第一光纤光栅和第二光纤光栅;测量振动时,L-悬臂梁产生受迫振动,并作用于第二光纤光栅,通过对第二光纤光栅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和温度信号;测量应变时,在应变的作用下第一光纤光栅产生压缩或拉伸,测量第一光纤光栅输出信号得到应变信号,同时由得而光纤光栅测量得到的温度用于对应变信号进行温度补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及测量精度高及实用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2960.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集成气体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所述柔性集成气体传感器包括底层碳基衬底,底层碳基衬底上表面贴设有叉指电极基片,底层碳基衬底上位于叉指电极基片上端阵列有传感器阵列单元结构,传感器阵列单元结构上端设置有顶层碳基/膨体聚四氟乙烯/碳基(C/e‑PTEF/C)复合衬底,本申请分别采用底层碳基衬底和顶层碳基/膨体聚四氟乙烯/碳基(C/e‑PTEF/C)复合衬底作为底层和顶层,形成耐高温封装防护结构,本发明不仅可有效阻挡爆炸、火灾等产生的烟尘对传感器气敏单元的污染,在常温环境下,也可有效隔绝空气中湿气和灰尘等因素对气敏单元的影响,有利于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性能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74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1324213.9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爆炸对人体损伤程度的电子皮肤结构,采用多层堆叠设置的电子皮肤层结构设计,在中间层电子皮肤层上阵列有传感器单元,在最下层层电子皮肤层上阵列有温度传感器和传感器单元,在最上层电子皮肤层上阵列有传感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利用阵列于电子皮肤层上的传感器单元可获取爆炸破片对人体产生的热辐射、破片位置和破坏面积,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能够实现在爆炸环境下对相互耦合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测量,通过对不同层电子皮肤上的热流密度的测量,能够得到不同电子皮肤层的热流密度,判断爆炸环境下热辐射对人体表面的毁伤深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现对爆炸产生损伤统一监测,为在线实时智能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2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75999.8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构件弯曲变形检测传感器及制备方法,采用硅基底作为梁膜结构与待测建筑构件贴合,在硅基底两端面分别设有二氧化硅层,提高硅基底耐用性,在硅基底另一侧形成背部凹槽,用于固定探针光纤,在端部形成锥形结构的光纤,背部凹槽内形成稳定的光反射空间,利用硅基底与待测建筑构件贴合表面的变形,形成不同的波形的变化,即可快速监测到待测建筑构件的弯曲变形值,采用光纤传感器,其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体积小、重量轻,光纤因为透明的材料特点,并不会对影响古建筑的外观,采用梁膜结构,体积小、精度高,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将光纤技术和梁膜结构相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对古建筑木结构变形的高精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467807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810121.7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窗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面向全息展示的多通道人机交互工效测评系统及测评方法,包括全息投影系统,多通道交互系统和生理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所述全息投影系统包括投影仪和180度全息柜,所述投影仪设置在180度全息柜正前方,并用于照射180度全息柜;本发明的测试系统拓展性强,可添加其他输入设备,完成全息展示下的各种交互工效的测评,比如可应用到飞机座舱、汽车座舱等环境下的多通多交互工效研究。发明测评方法简单,方便快捷,根据本发明的测评结果可以相应的选择在多通道条件或键鼠交互条件下进行交互,以减少对交互者的认知造成不必要的疲劳,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79906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167843.1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用于纳米表面形貌在线测量的集成系统。该系统由集成光子芯片和测量探头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光子芯片由基于纳米线阵列的可调谐激光器、集成波导型光隔离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光耦合器和光探测器集成产生,而测量探头由准直透镜、光栅、物镜和参考镜组合而成。光子芯片和测量探头通过光纤连接。测量系统将具有尺寸小、结构紧凑、集成度高、整体性和灵活性良好等特点,对于实现纳米表面形貌在线测量具有很大的优势。
-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75754.2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Janus薄膜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插指电极、阻隔层、第一Janus导电层、间隔层和第二Janus导电层,阻隔层、第一Janus导电层、间隔层和第二Janus导电层表面均设置有锥结构,通过设置锥结构可以极大的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双层导电层结构在较小力作用下,下层的第一Janus导电层与插指电极先接触,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下,第一Janus导电层和第二Janus导电层开始接触,第二Janus导电层也开始导通,整个压力敏感层的电阻从单一的导电层与插指电极的接触电阻变为双层导电层之间以及下层导电层与插指电极的并联,从而增加了量程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