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9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58321.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IPC: G06F18/24 , A61B5/318 , A61B5/352 , A61B5/00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95 , G06N3/082
Abstract: 本公开具体涉及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及模型训练方法。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心电数据,对待处理心电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对应的心拍信号;将心拍信号输入已训练的信号分类模型,利用一维卷积层对心拍信号进行卷积处理,获取用于表征局部空间特征的第一特征信息;利用Transformer编码层对第一特征信息进行编码,以获取用于表征全局特征的第二特征信息;利用卷积层对第二特征进行卷积运算,以获取第三特征信息;利用线性层对第三特征信息、心电数据对应的RR间期特征信息进行全连接处理,以获取第四特征数据;利用分类层对第四特征进行分类处理,以获取待处理心电数据对应的心电信号分类结果。本方法能提高心电分类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93955.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IPC: H04L2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中的码本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合界的SCMA码本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码本设计方法不能保证SCMA系统的整体性能,或者耗费时间长、计算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码本设计方法采用由多个BPSK星座复合而成的一维复星座,并且将码本BER性能的联合界作为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计算复杂度低,很好地反映SCMA系统的迭代检测性能,进一步提升码本BER性能。本发明采用有约束的个体向量结构减少优化参数,再在所得码本的基础上利用无约束的个体向量结构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并将Latin矩阵作为优化参数加入优化设计中、产生置换阵对星座标号进行优化,可降低计算复杂度,减少计算量,提升码本BER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672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5030.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基于可扩展视频编码的内容放置和传输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无线缓存网络;在内容放置阶段,宏基站将缓存的文件传输至边缘设备,在内容传输阶段,用户向小区内的边缘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若边缘设备已经缓存了请求内容,则边缘设备将请求内容直接传输至用户,若边缘设备未存储请求内容,则由宏基站直接将请求内容传输至用户;在内容放置阶段,构建并求解最小化用户传输时延的优化问题,得到最优的缓存策略;在内容层传输阶段,建立最大化用户和速率的优化问题并求解,得到最优的传输策略。本公开实施例有效地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降低了传输时延,改善了用户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82252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0614752.5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增量降低的分簇方法,包括:将所有的用户随机分成第一分组及第二分组;分别计算第一分组及第二分组内所有用户之间干扰权值Wab;确定两分组内最大的干扰权值Wab对应的用户m及用户n;计算△Pm、△Nm、△Pn及△Nn,并确定△m及△n;根据△m及△n的大小关系,进一步确定是否将用户m及用户n交换至另一分组,并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分簇计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增量降低的分簇方法,通过将用户随机分成两簇,根据用户的干扰权值进行不断重复交换,至没有可以交换的为止,如此实现用户干扰的降低。该方法计算量更低,降低了簇间干扰,提高了分簇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488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48220.9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IPC: G06F16/9535 , G06N20/00 , H04L12/24 , H04L29/08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容缓存管理方法、一种内容缓存管理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用户对于缓存数据的历史请求数据并构建用户偏好矩阵;根据用户所属网络架构对应的网络拓扑关系矩阵,以及用户偏好矩阵构建内容流行度矩阵;其中,内容流行度矩阵用于描述所述网络架构中各雾节点和基站针对所述缓存数据的内容流行度;基于用户偏好矩阵和所述内容流行度矩阵构建针对所述缓存数据的缓存概率矩阵;结合缓存概率矩阵和基站之间的空间相关度利用强化学习模型获取缓存状态矩阵,以根据所述缓存状态矩阵对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缓存。本方法能够优化内容缓存方式,具有更好的缓存命中率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48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38264.6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22 , Y02D70/20 , Y02D70/39 , H04W28/08 , H04W40/22 , H04W52/244 , H04W52/267 , H04W52/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网络下基于D2D通信机制的负载均衡方法,包括:1)判断处于通信状态的蜂窝链路用户是否需要进行中继接入;2)根据通信用户地理位置选定距离最近的微小区,将通信用户信息发送至该选定微小区,由该选定FBS判断能否提供中继接入,并选定中继用户;3)选定FBS向选定的中继用户发送控制信息,准备建立连接;4)MBS通过信道命令控制通信用户取消原蜂窝链路;5)通信用户与中继用户接收相关信息后建立D2D中继通信,开始数据传输;本方法将满载MBS下的部分蜂窝用户通过D2D通信转移到空闲FBS,满载MBS释放原蜂窝用户的资源并重新分配给小区边缘无法接入FBS的用户,使其接入系统,从而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74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7428.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D2D辅助边缘缓存网络中推荐与缓存的联合设计优化方法,包括:构建无线缓存网络;根据用户间的内容偏好和距离的关系,建立D2D传输链路;在内容推荐阶段,选择向与用户已经建立所述D2D传输链路的另一个用户传输内容;构建并求解最大化缓存效率的优化问题,得到最佳推荐决策和缓存策略。本公开实施例在满足边缘设备推荐数量以及推荐质量要求约束的前提下,能够得到最优的推荐决策;在满足用户储存容量限制的前提下,能够得到最优缓存策略,并有效地提高了文件缓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86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00433.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IPC: A61B5/346 , A61B5/0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公开具体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待处理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各心拍对应的二维图像;将所述二维图像输入基于VGG网络的心电信号分类模型,利用连续的若干个特征提取单元对所述二维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输出特征图;其中,所述特征提取单元包括:基于Ghost Module的卷积层、最大池化层;利用分类单元根据特征图进行分类,获取所述待处理心电信号对应的分类结果。本方案能够实现轻量级的心电信号分类模型结构,能够易于部署在处理能力有限的边缘便携式设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7380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810513019.4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密集组网下的分簇方法,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超密集组网下的分簇方法,包括:对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节点求取两两节点之间的干扰权值Wab;从多个干扰权值Wab中获取最大干扰权值Wab_max;获取构成最大干扰权值Wab_max的两节点的节点编号,并将两节点编号分别赋值给为m和n,并将该节点编号为m的节点作为第一簇的初始节点,将该节点编号为n的节点作为第二簇的初始节点;保证了干扰最大的两个节点不会被分在同一簇中,同时这样的两个簇内的初始值也是差别最大的,并且通过保证簇内节点间干扰最小为准则将其余节点进行分簇,不但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而且降低了用户间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088364.6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西安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双工能量收集中继系统中鲁棒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由构建传输信号模型、确定传输周期的功率分配系数、确定传输周期的时隙分配系数、确定最优全双工中继节点、确定系统的中断概率以及确定分集阶数和系统吞吐量步骤组成。本发明建立了传输信号模型并提出了一个鲁棒的全双工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充分利用系统潜在的分集增益,以较低的复杂度提升了中断概率和吞吐量的性能。本发明与现有的单中继方法相比,在用户数量设置为3时,系统中断概率有了显著的降低,并且当信道估计误差值分别设置为0.05、0.1、0.2时,系统性能受到较大影响。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资源分配合理、系统吞吐量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等优点,可用于携能通信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