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41500.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42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端口柔性互联的资源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第一对象的第一配电数据;对第一配电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第一对象编码;根据第一对象编码得到第二结构数据,并构建第二对象;将第一配电数据输入第二对象得到预测结果并进行调度.本发明所述方法用于在对配电网进行柔性扩容时,预测配电网中产生的谐波,并根据预测到的谐波以及配电网的架构调整配电网的电力资源调度方案。如此能够确保配电网既能适应多种新能源接入,又能实现高效、灵活的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2418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2 , G06N3/126 , G06Q50/06 , G05B13/04 , H02J3/38 , H02J3/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的聚合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能源聚合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第一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数据,建立分布式能源的数学模型;利用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对负荷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出力进行短期预测;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多目标优化结果;从多目标优化结果中选择最优控制决策,并生成具体的控制策略;引入分层控制机制、自适应控制机制,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检测并处理故障;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类型分布式能源的灵活高效聚合控制;可以有效平衡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等多维度指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为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化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1487.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F18/23 , H02J3/14 , H02J3/2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储充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光储充系统的三类关键数据;基于三类关键数据,建立发电预测模型、构建储能调度策略、生成负荷特性曲线;计算配电网节点电压偏差值和支路功率损耗值,形成网络状态评估指标;将网络状态评估指标与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分析,当节点电压偏差值或支路功率损耗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时,标记异常节点位置;针对异常节点,调整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和充电设施运行方式,输出光储充系统优化运行参数。本发明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的协同运行,实现配电网节点电压和线路功率损耗的精准评估和动态调控,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能源互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2840.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元峰 , 王林波 , 曾惜 , 何镔郎 , 范旭阳 , 钟文强 , 李庆生 , 兰雯婷 , 王恩伟 , 王冕 , 龙思璇 , 张爱梅 , 姚健飞 , 王雪阳 , 袁健 , 刘雨 , 文迪 , 杜雪 , 严雯 , 戴雯菊 , 潘警涛 , 王凯 , 张裕 , 杨金铎 , 刘俊橙 , 刘冬梅 , 赖劲舟 , 熊光明 , 顾行健 , 蒋天柱 , 张轶灵 , 何达海 , 黎聪曾子 , 赵腾 , 罗印 , 潘俊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检测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对干扰进行第一判断,对所述干扰进行第一迭代;对信号进行分离,判断分离信号;校正局放信号,并进行输出。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窄带干扰个数,避免因阈值选择不当导致的信号失真或漏检问题,适应性强;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对窄带干扰频率进行估计,能够实现精确估计,提高分离效果;通过简化Simpson‑Newton迭代公式,降低算法运行时间,提高实时性;通过改进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减少迭代次数,降低计算量,提高算法效率;通过利用校准信号修正分离信号的幅值和相位,有效避免信号失真,保留信号原始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7641.5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面向配电网的受迫振荡检测与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谱图理论,对电网进行割集划分,基于子网能量传递值重复进行割集分割;基于割集的介数中心性、功率波动值与频率和相角数据分析割集线路的关键线路。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Fiedler向量进行二分割,可以有效识别电网中自然的割集结构,将电网划分为两个子网,且每个子网内的节点之间具有更强的连接性,通过介数中心性、功率波动、频率偏差和相角偏差三个维度分别确定关键线路候选,能够显著提高识别的准确性,通过EMD分解出的IMF和希尔伯特变换结合,能够提取瞬时频率和振幅,可以实时监测每条关键线路上振荡的强度和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9133.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无功微分博弈分配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配电网微分博弈电压偏差优化模型,并计算获取灵敏度矩阵;基于无功分配机制模块,实现优先级与就近调节;构建全周期多目标模型,并进行求解,获得全周期内的设备出力以及电压变化信息;反馈至小时级电压偏差优化模型,获取最优无功功率分配方案及控制策略。本发明考虑混沌映射增加种群的泛化能力,自适应权重因子增强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利用反向学习与柯西变异提升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使得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利用非支配排序筛选更新寻优结果,以获取Pareto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4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50988.X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LSTM模型串联的风速预测方法,包括:将格点历史气象数据通过奇异谱分析加入自适应噪声后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并对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和残差进行处理;对地形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不同的空间特征提取方案提取地形空间特征;将融合后的特征构造成时序格式数据输入至LSTM模型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和残差后相加生成短时风速预测结果,并将短时风速预测结果与风速实况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模型损失函数,采用反向传播迭代训练LSTM模型,滚动预测得到未来风速预测结果。本发明的预测结果不仅在数值上与观测值高度一致,而且在趋势预测方面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1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1491.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6/21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间熵的电网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分析与评估的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网数据,对电网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评估模型,利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评估模型的优化求解;根据评估模型计算评估指标的区间熵;根据优化结果以及区间熵得出评估结果以及相应措施。本发明通过结合区间熵和加速遗传算法,实现了对电网的精准、高效评估。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还优化了处理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效率,为电网的持续优化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2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01884.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力保供能力的分布式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储能优化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分布式储能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并计算降低电量;根据评估结果对设备参数提取残值系数;根据保供电经济模型建立提高保供电能力的分布式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本发明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保供能力和稳定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面临的负荷供应不足和波动补偿不足等问题,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采用经济模型和评估指标,实现对储能设备的精准配置和优化运行,降低了储能设备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93724.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俊秋 , 林艳青 , 周忠强 , 唐学用 , 万会江 , 宋永超 , 袁龙 , 范斌 , 姜世骁 , 杜刃刃 , 代江 , 谢才科 , 叶承晋 , 何思杨 , 黄晓旭 , 李庆生 , 宁楠 , 杨政校 , 罗希 , 谢威 , 王嘉昊 , 周海 , 严儒井 , 赵庆明 , 赵维兴 , 张靖 , 唐文勇 , 黄元行 , 陈克洋 , 陈晓
IPC: F03D80/00 , F25B30/06 , F16N39/04 , F15B21/042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中心的风力发电站低等级热能的回收方法及系统,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中心根据预测的风力数据计算出预计可回收热能;将预计可回收热能与热能阈值进行对比,若小于等于阈值,则只执行一类功能的供能,若大于阈值,则进行一类功能与二类功能的集体供能;所述一类功能包括润滑油和液压油加热与电池存储系统的温控;所述二类功能包括热水供应与维护和操作中心的供暖和制冷。本发明通过有效回收风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显著提升整个能源转换链的效率。余热的利用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尤其是在供暖、热水供应等方面,这些通常需要额外能源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