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参数调整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92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0728628.3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参数调整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TIAS,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参数调整信息,所述目标参数调整信息包括目标列车标识、目标参数标识和目标参数数值;基于所述目标参数调整信息,生成参数调整帧;向各列车的车载控制系统VOBC广播所述参数调整帧,以使得目标VOBC基于所述参数调整帧进行参数调整,所述目标VOBC为所述目标列车标识对应列车的VOBC。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装置,实现远程修改列车上VOBC车载设备的参数,进而大大提高了修改列车参数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实现批量调整多辆列车的车载设备参数,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人次仅能修改单列车车载设备参数的问题。

    轨道列车测速测距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2753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674697.5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列车测速测距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时间周期内多个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目标列车的第一原始数据和多个加速度计采集的目标列车的第二原始数据;基于第一原始数据,获取目标列车的第一测速测距数据,并基于第二原始数据,获取目标列车的第二测速测距数据;对第二测速测距数据中的速度进行校正;对第一测速测距数据和进行速度校正后的第二测速测距数据进行融合,获取目标列车的测速测距结果;其中,第一测速测距数据包括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第二测速测距数据包括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列车测速测距方法及装置,能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度,能提高测速测距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列车快速定位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669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058927.1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快速定位方法和装置,所述列车快速定位方法包括:获取设置于列车的至少两个磁场传感器采集的初始磁场信息;基于与列车当前通信连接的应答器的位置所对应的目标轨道方向与初始磁场信息,确定列车的当前运行方向;基于与列车通信连接的应答器的位置与当前运行方向,确定列车的当前位置信息。本申请的列车快速定位方法,通过设置磁场传感器以采集列车所在位置处的磁场方向,并将采集的磁场方向与该位置处应答器对应的目标轨道方向进行比较,以确定列车的当前运行方向,并基于应答器的位置确定列车的当前位置,从而确定列车的当前位置信息,定位速度快,定位准确性高,且无需额外设置应答器,易于实现且定位成本较低。

    车载ATP双系切换方法和车载ATP的逻辑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3830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0981160.9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ATP双系切换方法和车载ATP的逻辑单元,其中方法应用于车载ATP的逻辑单元,方法包括:建立主备系同步关键数据,使车载ATP主机主系和备系的逻辑单元的数据保持同步,若上一设备状态为主系,当前设备状态为备系,若同步列车位置信息中的相关状态信息CRC值与本端列车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相关状态量CRC值不一致,则基于本端列车位置信息和同步列车位置信息,确定主备位置偏差;本端列车位置信息是基于本端逻辑单元接收的外部数据确定的,同步列车位置信息是基于本端逻辑单元接收的同步数据确定的,同步数据由主系逻辑单元周期性发送至备系逻辑单元;基于主备位置偏差,确定主备切换结果,实现车载ATP双系的切换。

    一种车载虚拟化平台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746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13630.0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虚拟化平台,包括:N个分区模块,总线应用框架模块,硬件平台模块;其中,所述总线应用框架模块分别与各个所述分区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硬件平台模块与所述总线应用框架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分区模块中均存储有一个业务功能应用程序;其中,所述总线应用框架模块用于将所述分区模块的应用数据传输到硬件平台模块,以供所述硬件平台模块运行,N为正整数。通过分区机制可以实现将运行于不同硬件上的应用运行于同一硬件平台,并且相互之间互不影响。此处可实现不同的SIL等级业务功能软件运行于同一硬件中且不降低较高SIL等级的应用软件的安全等级。

    列车进路办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716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94862.9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进路办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确定目标列车进入冲突进路判定区域的情况下,接收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发送的列车运行计划、所述目标列车的当前进路的冲突检测结果和所述当前进路对应的优先级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列车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对应的进路触发区域;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进入所述进路触发区域的情况下,基于列车运行计划、所述冲突检测结果和所述优先级信息,确定是否办理进路。本发明提供的列车进路办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实时计算进路触发区域,提高进路触发时机的准确性,缩短列车运行间隔,提高列车线路运营效率。

    车载ATP双系切换方法和车载ATP的逻辑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38301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81160.9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ATP双系切换方法和车载ATP的逻辑单元,其中方法应用于车载ATP的逻辑单元,方法包括:建立主备系同步关键数据,使车载ATP主机主系和备系的逻辑单元的数据保持同步,若上一设备状态为主系,当前设备状态为备系,若同步列车位置信息中的相关状态信息CRC值与本端列车位置信息中的位置相关状态量CRC值不一致,则基于本端列车位置信息和同步列车位置信息,确定主备位置偏差;本端列车位置信息是基于本端逻辑单元接收的外部数据确定的,同步列车位置信息是基于本端逻辑单元接收的同步数据确定的,同步数据由主系逻辑单元周期性发送至备系逻辑单元;基于主备位置偏差,确定主备切换结果,实现车载ATP双系的切换。

    ATO控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2085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27510.X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ATO控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列车的当前速度、当前位置、当前载荷和当前命令速度;根据目标列车的当前速度、当前位置、当前载荷、当前命令速度和线路的坡度信息,获取速度与载荷控制量、坡度等效控制量和动力学阻力控制量;根据速度与载荷控制量、坡度等效控制量和动力学阻力控制量,获取总控制量,输出总控制量对应的级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TO控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融合速度与载荷控制量、坡度等效控制量和动力学阻力控制量输出级位,使列车运行过程中与命令速度贴合度更好,能减小控制偏差、进行更准确的行车控制,能提升平均旅行速度。

    轨道交通中地面应答器位置校核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89923.2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中地面应答器位置校核方法及装置,根据列车上的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列车在线路中经过的任意相邻两个应答器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所述相邻两个应答器的预设安装位置,获取所述相邻两个应答器之间的理论距离;计算所述相邻两个应答器之间的实际距离与理论距离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相邻两个应答器的安装误差。本发明实施例实现自动对应答器的位置进行校核,提高了应答器位置的校核效率,而且不受人工因素的干扰,校核结果更加准确。

    轨道列车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轨道列车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547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77775.6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列车的停车控制方法、装置、轨道列车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进站中轨道列车的减速状态与停车状态分界处的目标点;若轨道列车进入减速状态,则根据目标点确定轨道列车的第一命令级位,控制轨道列车减速;若轨道列车进入停车状态,目标点即为停车点,则根据停车点的位置和速度、以及轨道湿滑度确定轨道列车的第二命令级位。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通常采用浮动进入电空转换的方式来控车,容易使得控车的效果不理想而导致过欠标,且无法根据轨道湿滑情况来控车,容易发生轨道列车因无法及时调整控车参数,而导致无法精准停车的情况,从而降低轨道列车行驶安全、降低用户使用体验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