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2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472971.1
申请日:2023-11-07
IPC: G16C20/70 , G16C20/30 , G16C20/20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UHPC多尺度性能数据库;S2、建立UHPC配合比预测模型;S3、建立UHPC多尺度性能预测模型;S4、UHPC配合比预测模型和多尺度性能预测模型的评估与优化;S5、完成UHPC的配合比设计及多尺度性能预测。本发明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以实际工程对UHPC的性能需求为导向,快速筛选出满足性能要求的UHPC的配合比设计,减少了盲目试错导致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研发效率更高、综合成本更低;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预测,提升了对实际工程中UHPC的性能评估效率,对其适用性做出快速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70664.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埋件、自平衡修正系统、续浇混凝土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以解决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的裂缝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该预埋件包括多个约束件,约束件包括框架结构和多个第一杆;框架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杆,多个第二杆的中间部位相交于框架结构的中心点;每个第一杆垂直于框架结构,且连接于相应第二杆的自由端;相邻两个约束件中,一个约束件的第一杆的端部与另一个约束件的相应第一杆的端部相连,第二杆的自由端相交于第一杆的中心,多个第二杆沿着框架结构的周向均匀排布。该预埋件用于混凝土浇筑件与旧混凝土构件的界面裂缝控制,控制高效且低耗,施工流程简单,可操作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10315.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刘兆祥 , 王刚 , 李斌 , 张福成 , 许亚优 , 鲍利民 , 李金刚 , 王宝富 , 郭志有 , 刘欣文 , 王光雄 , 张运增 , 贺兵兵 , 王江龙 , 李龙 , 白富强 , 郭雅豪 , 宋小林 , 王青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防低氧窒息及有害气体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密闭启封预防低氧窒息及有害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人机搭载多种传感器,用以全面收集井下环境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制定氧气输送计划;布设氧气管路系统;开始输送氧气,逐步改善密闭空间环境;无人机持续巡检,监测环境变化;达到安全标准后,人员进入进行启封操作。本申请结合了无人机技术和氧气输送技术的优势,以便实现了安全、高效的超前环境改善;能通过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了精准、动态的氧气输送控制,并且控制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并且能实现持续性巡查和保证安全的进行启封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48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1001164.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然气产层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应用于燃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在确定待评价产层组所属的产层组类型之后,基于产层组类型表征的待评价产层组的储层构成,分别计算待评价产层组的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以及各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权重系数;针对每一个非均质性影响参数,根据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计算用于表征非均质性影响参数与非均质评价结果的关联程度的隶属度,最终根据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系数,确定待评价产层组的非均质性评价结果,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对包含两种及以上储层的天然气产层组进行非均质性评价,进而为煤系“三气”的整体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20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05967.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D5/04 , E21D1/1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非对称应力条件下竖井注浆帷幕设计和注浆工艺,采用现场地应力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反演得到深部非对称应力分布情况,建立深部非对称应力条件下竖井注浆帷幕力学模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分析钻爆法凿井过程中围岩爆破致裂区和卸荷劣化区范围,确定非对称应力条件下竖井围岩开挖破坏范围的几何参数;对非对称应力条件下深竖井注浆堵水帷幕布设进行设计,确定有效注浆帷幕厚度,明确地面预注浆钻孔布孔形式和注浆工艺参数。所提供的深部非对称应力场条件下注浆帷幕设计方法适用于我国西部深井采矿领域井筒建设中基岩水害防治,可保证深部非对称应力场条件下,钻爆法施工的大断面竖井井筒安全穿越基岩含水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79496.X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7/002 , E21B47/01
Abstract: 一种快速拆装与实时固定的钻孔窥视装置,连接端头固接在单杆体的左端,单杆体内部设有大圆柱形空腔,连接端头中设有带导向环的小圆柱形空腔,且大、小圆柱形空腔中通过圆柱形连通通道连通;单杆体上开设有锁杆通道,单杆体的右端开设有带有两个定位缺口的连接凹槽;连接端头于外表面开设有与小圆柱形空腔连通的两个容纳凹槽;两个定位块的水平段分别设在两个容纳凹槽中,其竖直段于小圆柱形空腔中通过复位拉簧连接;小滑杆设置在圆柱形连通通道中;两个连动杆可转动的连接在小圆柱形空腔中,且右端分别与小滑杆左端的上下部铰接;大滑杆设置在导向环的内部,并与小滑杆固接;锁杆穿设于锁杆通道中,并与大滑杆固接。该装置连接与拆卸过程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01164.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然气产层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应用于燃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在确定待评价产层组所属的产层组类型之后,基于产层组类型表征的待评价产层组的储层构成,分别计算待评价产层组的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以及各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权重系数;针对每一个非均质性影响参数,根据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参数值,计算用于表征非均质性影响参数与非均质评价结果的关联程度的隶属度,最终根据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系数,确定待评价产层组的非均质性评价结果,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对包含两种及以上储层的天然气产层组进行非均质性评价,进而为煤系“三气”的整体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5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14248.X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排放核算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第i矿区实际煤炭产量Mi、煤炭开采环节碳排放系数δi;根据计算煤炭开采环节的碳排放量CE1;获取煤炭洗选环节的电消耗碳排放量Ee,水消耗碳排放量Ew,煤消耗碳排放量Ec,汽油消耗碳排放量Eg,柴油消耗碳排放量Ed;根据CE2=Ee+Ew+Ec+Eg+Ed计算碳排放量CE2;获取所有矿区煤炭转化利用环节中火力发电碳排放量CE3、煤化工碳排放量CE4;根据CE=CE1+CE2+CE3+CE4计算碳排放量CE。利用本申请最大限度地实现煤矿全产业链的碳排放量的核算,可提高碳排放量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78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23238.7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7/00
Abstract: 一种煤层瓦斯巷道治理方法,通过合理布置顶板岩巷的位置使其在煤层瓦斯治理过程中随时空演变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述顶板岩巷内错区段回风巷平距L1为15~30m,距离煤层顶板H为6~8倍采高,并通过联络巷将所述顶板岩巷连通,在顶板岩巷及联络巷中每隔20m布置一个钻场,通过在钻场中打下行钻孔进行突出煤层条带消突;在回采过程中随着时空的演变所述顶板岩巷的功能也随之变化,并通过安装在所述顶板岩巷中的大流量瓦斯抽采泵将采空区瓦斯及被保护煤层卸压瓦斯抽出并排入采区回风巷道,从而控制采空区瓦斯使其不会涌入工作面,提高了整个回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巷道利用率高,节能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0642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290509.4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气候要素同步采集装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小气候要素同步采集装置,包括:无人机承载模块、监测网框架、以及监测模块,监测网框架顶部与无人机承载模块连接,监测网框架沿顶部至底部方向设置有多个监测模块层,每个监测模块层包括多个固定在监测网框架上的监测模块。本发明通过监测网框架固定多个监测模块层,每个监测模块层设置多个监测模块,从而实现同时监测垂直多层、多点的小气象要素,可有效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且保障数据间的可比性。本发明通过对小气候要素的同步网状扫描式监测实现小气候要素的自动采集与存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