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880687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35367.0
申请日:2015-08-2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河南力威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全湿背中心回燃锅炉,主要部件有燃烧器、壳体、炉胆、转烟室、箱式换热器、节能器和均流板,其特征在于:锅炉壳体为长方体,炉胆和箱式换热器分别位于壳体上部和下部;节能器应用螺旋翅片管,采用一体化设计焊接于壳体尾部;炉胆、转烟室和箱式换热器均浸没于炉水中,形成全湿背结构;燃烧方式为中心回燃式。燃油或燃气在炉胆内中心回燃并进行辐射换热,从炉胆排出的高温烟气依次经转烟室、箱式换热器和节能器充分换热后从排烟管排出;锅炉回水通过均流板进入节能器管内,再经过箱式换热器和炉胆加热,最后从锅炉上部出水管排出。该锅炉结构简单紧凑,换热面布置合理,热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79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561038.6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河南力威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P80/152
Abstract: 一种烟气余热全回收热泵系统及制取高温热水的方法,热泵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水源热泵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式余热回收器、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管道,所述水源热泵装置采用满液式蒸发器和花瓣孔板式冷凝器,余热回收装置的循环水管道连接水源热泵装置的满液式蒸发器,使两个装置组成一个热泵系统,热泵系统运行采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制取高温热水的方法是:先通过喷淋式余热回收器对烟气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全回收,再通过循环水管道把回收热量传递给满液式蒸发器,然后通过水源热泵装置提高回收热量的品位,再通过花瓣孔板式冷凝器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自来水,制取高温热水。该热泵系统能全部回收烟气余热,还有净化烟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794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61038.6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河南力威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P80/152 , F25B30/06 , F24H4/02
Abstract: 一种烟气余热全回收热泵系统及制取高温热水的方法,热泵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水源热泵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式余热回收器、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管道,所述水源热泵装置采用满液式蒸发器和花瓣孔板式冷凝器,余热回收装置的循环水管道连接水源热泵装置的满液式蒸发器,使两个装置组成一个热泵系统,热泵系统运行采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制取高温热水的方法是:先通过喷淋式余热回收器对烟气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全回收,再通过循环水管道把回收热量传递给满液式蒸发器,然后通过水源热泵装置提高回收热量的品位,再通过花瓣孔板式冷凝器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自来水,制取高温热水。该热泵系统能全部回收烟气余热,还有净化烟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949149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385112.9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河南力威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装导汽板的燃气真空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换热器壳体、导汽板和换热器管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位于锅炉本体上面,二者的壳体都留有缺口并对接在一起,形成相通的内部空间,导汽板为孔板并卷制成半圆筒形,加装在换热管束下面,至少要包围半个换热管束,锅炉产生的大部分蒸汽沿导汽板上升从上部进入换热管束,少部分蒸汽通过导汽板侧面的小孔进入换热管束,蒸汽在换热管外冷凝,冷凝水向下滴落并从导汽板底部小孔流回锅炉。导汽板改变了蒸汽的流动方向,使蒸汽与冷凝水同向流动,并冲刷管外冷凝水膜,能有效提高管外蒸汽的冷凝传热效率,解决现有燃气真空锅炉中换热管外蒸汽与冷凝水逆向流动、冷凝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928795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84914.8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河南力威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淋式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器,包括圆筒体、除雾器、喷淋器、雾化段、填料段、烟气分布器、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水管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烟气分布器、填料段、喷淋器、除雾器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圆筒体内,其中喷淋器采用进水主管上焊接同心盘管,盘管底部安装雾化喷嘴;雾化段和填料段是烟气与冷却水的传热传质空间,雾化段为空腔,填料段用多孔板支撑散装填料;烟气分布器采用进气主管上焊接同心盘管,盘管底部钻出排烟孔。本实用新型采用烟气和冷却水两段式直接接触传热传质,结构紧凑,冷却水高效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及杂质,使烟气得到充分冷却和完全净化,适用于所有燃气热工设备的烟气净化和余热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204202245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608528.2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河南力威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P80/152
Abstract: 一种烟气余热全回收热泵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和水源热泵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喷淋式余热回收器、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管道,所述水源热泵装置采用满液式蒸发器和花瓣孔板式冷凝器,余热回收装置的循环水管道连接水源热泵装置的满液式蒸发器,使两个装置组成一个热泵系统,热泵系统运行采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热泵系统运行时,先通过喷淋式余热回收器对烟气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全回收,再通过循环水管道把回收热量传递给满液式蒸发器,然后通过水源热泵装置提高回收热量的品位,再通过花瓣孔板式冷凝器将高品位的热量传递给自来水,制取高温热水。该热泵系统能全部回收烟气余热,还有净化烟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10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119794.X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多目标行为识别方法,包括:采集单发射器‑单接收器的Wi‑Fi监测环境下的原始信道状态信息数据H(f,t);使用子成分重构算法CCR‑ICA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盲源分离;采用子载波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将盲源分离后的数据进行排序处理,得到一维时序信号;使用滑动窗口将一维时序信号进行分割,再生成频率能量图,作为识别算法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时,使用ABiGRU分支网络和TCN分支网络进行特征信息提取,再进行特征融合,随后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行为分类,最终实现多目标行为识别功能。本发明解决了多目标行为混合信息分离顺序错乱问题,能显著提升Wi‑Fi场景下的多目标行为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63869.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1S13/88 , G01S13/931 ,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稀疏阵列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识别系统和方法,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点云数据处理模块和目标识别网络;毫米波雷达模块用于发射和接收毫米波信号;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毫米波信号转换为3D毫米波雷达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处理模块依次通过点云数据预处理单元、多帧融合单元、点云聚类单元处理,确定目标点的簇和噪声点;目标识别网络采用PointNet++网络,输入的数据为每个融合数据帧聚类后同一簇的点云数据,输出为一个N*1的向量,输出的向量转换为概率值,根据所得的概率值选择最高的类别作为该簇所预测的结果。该系统和方法克服了稀疏阵列毫米波雷达下目标识别能力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42518.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95 , G06V20/70 , G06V10/764 , G06V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弱监督语义分割网络和混合标签策略的裂缝检测方法,包括:利用人工标注的图像块,训练预先配置的公路裂缝图像分类模型;将原始公路裂缝图像,输入训练后的公路裂缝图像分类模型,得到分类激活响应特征图FC;对所述原始公路裂缝图像进行裁剪,获得预设大小的图像块,并将裁剪后得到的图像块输入训练后的公路裂缝图像分类模型,得到图像块分类概率图Fp;对分类激活响应特征图FC和图像块分类概率图Fp进行融合,得到裂缝图像分割结果SC;对裂缝图像分割结果SC和自适应裂缝分割结果SA进行融合,得到原始公路裂缝图像的伪标签SP。本发明不仅极大减少了手工标注所花费的时间,也提高了弱监督方法的分割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4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3337.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nventor: 李胜利 , 王超 , 冯杰 , 亢壮壮 , 毋光明 , 姜楠 , 孙猛 , 张小利 , 代旷宇 , 郭攀 , 王希东 , 徐斌 , 李金珂 , 李攀杰 , 崔灿 , 郑鹏飞 , 郑旭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孔道内钢束损伤双声发射传感器空间定位方法,本方案将预应力孔道内钢束损伤断丝位置这个三维空间定位问题转化成一个二维平面定位和一个一维线性定位的综合问题,其中二维平面定位部分实现损伤所在钢绞线的定位,一维线性定位实现损伤位置的纵向定位,最终实现三维空间定位效果,本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直接对桥梁内部预应力孔道中的钢束损伤状况进行监测,可以较为简便、精确地确定实梁预应力孔道内发生损伤的预应力钢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