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78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0446367.1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方向识别的光纤SPR曲率传感器及使用制作方法,本发明能通过共振波长和共振谷深两个参数,进行曲率测量、弯曲方向判断及进行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多点同时测量;本发明在塑料包层光纤纤芯一侧镀制半圆面SPR传感膜,外部用低折射率涂覆胶将塑料包层和涂覆层重塑复原;本发明提出的光纤SPR曲率传感器,与基于光纤干涉和光栅机理的曲率传感器相比,具有结构新颖稳定,弯曲性能强,仅需使用宽带非相干光源及可见光波段光谱仪即可实现检测等优势;在三峡库区滑坡、库岸等地质环境监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578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10446298.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温度和可方向识别曲率的传感光纤;通过精密侧面研磨光纤预制棒、压力二次涂覆制成具有半圆环石英包层及环形包覆低折射率塑料包层的双包层D形多模光纤,并通过机械剥除涂覆层及塑料包层、镀制SPR传感膜、用低折射率液体或低折射率涂覆胶重塑复原光纤,在其上制成SPR传感模块;本发明结构新颖稳定,弯曲性能强,既能通过共振波长进行液体和固体环境温度测量,也可进行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多点同时测量,还能通过共振波长和共振谷深两个参数进行曲率测量、弯曲方向判断及进行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多点同时测量,在生物医学、电子芯片监测、三峡库区滑坡、库岸等地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308861.8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振角度可调包层型光纤SPR传感器;包括顺次构成光路的超连续谱光源、传感光纤,收光光纤,光谱仪,所述收光光纤的纤芯直径大于传感光纤(2)的纤芯直径,所述传感光纤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纤芯和包层直径均变大的球状膨胀体,所述球状膨胀体表面或球状膨胀体后方表面镀制有金属膜,所述球状膨胀体纤芯中的低阶模式变成高阶模式至包层中,构成包层型光纤SPR传感探针,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共振角度可调包层型光纤SPR传感器,易于加工,便于控制共振角度和倏逝场强度,同时还不降低光纤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468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63892.X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IPC: B24B37/005 , B24B37/11 , B24B37/27 , B24B37/34 , B24B4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研磨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多维光纤研磨系统,包括:电控三维位移台、电控转动机构、光纤夹持装置、冷凝装置、冷凝介质添加器、光纤研磨机、光纤端面监视装置、计算机,通过冷凝装置对光纤夹持装置内部的液体制冷凝固,使得光纤整体被液体密封能够有效的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因为夹持不牢固所导致的光纤断裂或磨损的情况,利用计算机调节电控三维位移台使得光纤能够在光纤研磨盘上实现X、Y、Z方向上的三维平动,通过计算机可调节电控转动机构使光纤端面相对光纤研磨盘面转动,并在研磨过程中通过光纤端面监视装置对研磨过程进行实时的精密监测以制备出多种端面结构的光纤耦合器,进而提高光纤耦合器的效率或用于特种光纤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091412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74656.2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IPC: G01B11/2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光纤包层SPR微弯曲传感器及其标定装置,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纤包层SPR微弯曲传感器降低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创新性的提出并验证了利用SPR效应实现弯曲曲率的测量,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光纤型微弯曲传感器的研究领域。并且本发明在滑坡灾害监测上具有明显优势,将本发明埋入各大滑坡灾害频发点,地表一旦发生微小形变,通过观察光谱仪上SPR共振峰的深度以及位移量,即可推测滑坡强度,达到对滑坡灾害的监测,因此本发明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141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811074656.2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IPC: G01B11/2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光纤包层SPR微弯曲传感器及其标定装置,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纤包层SPR微弯曲传感器降低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创新性的提出并验证了利用SPR效应实现弯曲曲率的测量,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光纤型微弯曲传感器的研究领域。并且本发明在滑坡灾害监测上具有明显优势,将本发明埋入各大滑坡灾害频发点,地表一旦发生微小形变,通过观察光谱仪上SPR共振峰的深度以及位移量,即可推测滑坡强度,达到对滑坡灾害的监测,因此本发明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304034.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温度补偿的大测量范围的SPR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偏三芯光纤、同轴双波导光纤、三通、空芯光纤、石英毛细管、塑料包层多模光纤、宽谱光源、三维位移台、微流注射泵、废液池、光谱仪和电脑,所述偏三芯光纤的一端与同轴双波导光纤的一端正对焊接,所述同轴双波导光纤的另一端与空芯光纤的一端正位焊接,所述空芯光纤的另一端与塑料包层多模光纤正位焊接,所述空心光纤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侧抛开口,所述两端的侧抛开口处均设有三通,所述空心光纤穿过三通。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传统SPR传感器测量范围小,同一时刻测量物质单一,不能对高折射率的溶液进行测量,以及测量结果受到温度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46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10163892.X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IPC: B24B37/005 , B24B37/11 , B24B37/27 , B24B37/34 , B24B4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研磨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多维光纤研磨系统,包括:电控三维位移台、电控转动机构、光纤夹持装置、冷凝装置、冷凝介质添加器、光纤研磨机、光纤端面监视装置、计算机,通过冷凝装置对光纤夹持装置内部的液体制冷凝固,使得光纤整体被液体密封能够有效的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因为夹持不牢固所导致的光纤断裂或磨损的情况,利用计算机调节电控三维位移台使得光纤能够在光纤研磨盘上实现X、Y、Z方向上的三维平动,通过计算机可调节电控转动机构使光纤端面相对光纤研磨盘面转动,并在研磨过程中通过光纤端面监视装置对研磨过程进行实时的精密监测以制备出多种端面结构的光纤耦合器,进而提高光纤耦合器的效率或用于特种光纤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0923896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73821.2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IPC: G01N21/01 , G01N21/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01 , G01N21/5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光纤包层SPR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与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包层SPR传感器,解决传统光纤SPR传感器加工制作困难、倏逝波不易获得、成本高昂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常见的光纤在光纤焊接机上进行偏芯焊接,将纤芯中的光泄露到包层中,光到达包层与空气界面时,倏逝波即可从包层泄露出去,在包层和空气界面镀制纳米级金膜,即可在包层外发生SPR效应,避免了复杂的加工技术;本发明提出的光纤包层SPR传感器与传统光纤SPR传感器相比,具有体积小,结构新颖,制作难度小等优势,在生物制药、食品安全检测及化学检测领域将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304040.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重庆三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检测范围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包括顺次连接的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光纤SPR微流芯片和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其中,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由三芯光纤一端面经过多次放电熔球,再端面研磨制成,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和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分别焊接于光纤SPR微流芯片两侧,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和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经放电加热熔融,再施加推力成球,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可以方便的控制全反射角,以改变SPR共振波长的工作范围,实现大检测范围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