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1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00122.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 重庆大学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适用松软煤层的地面煤层气井高强声电场复合增透方法,通过地面L型水平井的构建,扩大了抽采面积,并通过声电复合增渗技术,有效延伸了煤层增透的范围,从而提高了煤层气的采收率。该发明通过高效排渣与钻进功能的水平井钻井系统,解决了喷孔、塌孔、卡钻和成孔难等问题。此外,本发明还能确保声电复合装置能够顺利输送至水平井的致裂点位,致力于松软煤层的高效开采,特别是在解决L型水平井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设备问题上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本发明属于地面作业,易于操作与控制,在实施增透过程中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139351.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 苏州安胜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A62C3/16 , H01M10/0525 , H01M10/04 , H01M50/202 , H01M50/218 , H01M50/233 , H01M50/244 , B01D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主动式抑爆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抑爆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包裹锂离子电池且与锂离子电池贴合的温控裂解抑爆片;温控裂解抑爆片包括外壳和分别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一储腔、第二储腔,第一储腔通过中间分隔层与第二储腔相隔;第一储腔中设置有抑爆药剂,第二储腔中设置有生物降解药剂;第一储腔和第二储腔沿温控裂解抑爆片的非厚度方向分布;外壳和中间分隔层均采用温控相变材料制成,且外壳与锂离子电池贴合的一侧和中间分隔层均能够在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高于设定值且低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临界值时自动发生裂解。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36273.7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25/16 , E21C25/18 , E21C25/60 , E21C25/68 , E21C35/00 , E21C35/20 , E21D1/00 , E21D7/00 , E21C41/18 , E21F13/04 , E21F13/00 , B02C18/14 , B02C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储层物理流态化采掘一体化设备及使用方法,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采掘机构、水射流机构、传输机构、粉碎机构和移动机构,采掘机构包括刀盘外壳、切割刀盘、刀盘驱动组件和滚刀组,刀盘驱动组件设置于刀盘外壳中,并用于驱动切割刀盘转动,切割刀盘的前端设置有滚刀组,切割刀盘上设置有多个进料孔;水射流机构包括供水组件和多个水射流喷嘴,各安装孔均设置有一个水射流喷嘴;壳体中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传输腔和粉碎腔,传输机构一端安装于刀盘外壳中,另一端安装于传输腔中,粉碎机构设置于粉碎腔中。该设备及使用方法集采掘、传输、破碎、移动及流态化处理于一体,占用空间小,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87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39862.6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强电爆震技术的多通道分段微差破岩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破岩系统包括多个放电电极、多个高压电储能容器、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供电源,多个放电电极间隔的分布在爆震孔中;多个高压电储能容器并联设置、并与供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多个放电电极也并联设置、并分别与多个高压电储能容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发明利用多个高压电储能容器和智能毫秒延时开关的毫秒延时特点,实现爆炸能量可控,保证了能量输出的高准确性,还利用放电电极在爆震孔内分段布置的特点,实现不同能量分段微差致裂强度不同的多层岩体,有利于研究基于高强电爆震技术的冲击波毫秒叠加效应、研究多层岩体与爆炸能量控制和分段微差作用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71221.4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G01R31/382 , H01M10/42 , H01M10/48 , G01R19/00 ,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罗氏线圈磁感应装置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一一对应,罗氏线圈磁感应装置用于采集得到用于表征单体电池的工作电流的变化的感应电动势,处理器与罗氏线圈磁感应装置通信连接,处理器用于基于感应电动势确定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并在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为异常时进行预警,能够在热失控事故发生前进行警示。通过设置罗氏线圈磁感应装置,能够准确采集得到用于表征单体电池的工作电流的变化的感应电动势,后续即可基于感应电动势准确判断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并在工作状态为异常时进行预警,最大程度上避免热失控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393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4795.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2C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氢气爆炸破碎矿石设备及破碎方法,所述的设备包括控制系统、用于装载矿石的爆炸管道、与爆炸管道连接的抽真空系统、与爆炸管道连接的向其中提供氢气‑空气的供气系统、设在爆炸管道中的用于检测其内氢气浓度的氢气浓度传感器、与爆炸管道连接的用于点燃其中可燃气体的点火系统、以及使爆炸管道倾斜以排料的倾斜出料装置。本发明借助氢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矿石进行破碎,使破碎系统工艺流程简单化;且可进行多次爆炸破碎,将矿石破碎成更细小的颗粒,提高粉碎效率,降低入磨粒度,易达到矿石产品要求粒度;而且通过倾斜出料装置使得爆炸管道为可自动调整倾斜角度的管道,有助于实现爆炸完成后对矿石粉末的快速倾出与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9873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5716.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66C1/06 , B66C13/06 , B66C13/14 , B66D1/12 , B66D1/24 , F03G3/00 , B65G11/00 , H02J15/00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矿井井筒的重力储能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能量转换单元、立井提升单元和井上重物存储单元;立井提升单元包括钢丝绳、电永磁吊具、天轮、卷筒、变速箱和井筒;井上重物存储单元包括转载装置、弧形滑道、重物限位挡板、引流挡板、多薄状圆柱体重物和支撑柱,在用电低谷期,对系统进行储能,通过电动发电一体机催动钢丝绳下放,利用钢丝绳一端的电永磁吊具吊起井筒内的多个重物,由转载装置传送至多条弧形滑道上进行储能;在用电高峰期,对系统进行释能,通过重力势能做功,带动电动发电一体机发电,再由变电站实现重力势能向电能的转化。本发明实现了废弃矿井井筒的再次利用并解决了多个重物存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0477.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1M50/342 , H01M50/244 , H01M50/251 , H01M50/233 , H01M10/65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隔热舱级储能集装箱,涉及锂电池储能抗爆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电池舱和设备舱,所述电池舱内用于盛放电池,所述电池舱和所述设备舱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舱的舱体和所述设备舱的舱体均采用防爆板结构制成,所述电池舱的舱体上设置有泄爆板。本发明的防爆隔热舱级储能集装箱能够降低电池热失控爆炸的危险性,减少储能电站电池热失控事故中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26884.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施加轴压和围压的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致裂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样品,所述的试验样品设置两个爆震孔,试验样品设置在试验箱体内,试验箱体上端面设有与爆震孔对应的加工孔,加工孔内设置密封外盖,每个爆震孔内设置一个放电电极,每个放电电极和各自的高压电储能容器并联接入供电源,放电电极和高压电储能容器之间设置智能毫秒延时开关,所述的试验箱体和试验样品顶部之间设置轴压施加装置,试验样品的四周到试验箱体四壁之间设置围压施加装置,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操有利于研究基于高强电爆震技术的冲击波毫秒叠加效应、研究深层煤岩体破坏特征与电爆震能量控制和微差作用的关系,揭示原位环境煤岩体高强电爆震致裂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26933.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13 , G01N3/06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箱、围压施加装置、轴压施加装置、原位CT扫描系统、供电源、系统总开关、通电开关、高压电储能容器、智能毫秒延时开关、放电电极,基于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设置试验环境、设置延时时间、设置输出能量、原位CT扫描观测,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确保开展原位可视环境煤岩体电爆震致裂机理研究,研究电爆震冲击波毫秒叠加效应与煤岩体裂隙扩展机理的关系、研究深层煤岩体破坏规律与电爆震能量控制和微差作用的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