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核电站堆腔注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991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1621617.X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堆腔注入系统,它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地面水池(1)、位于地下岩层内的安全壳(2)和核废物厂房洞室(19);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注入管线(6)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上部连接,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输水管线(5)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底部相连,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堆芯熔融物进一步熔穿压力容器,进而将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至安全壳内的缺点,具有过滤器可灵活布置,根据事故进展及注入量大小,可灵活配置接入过滤器,降低系统放射性水平的优点。

    环境友好型一体多用泡沫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63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1089563.7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一体多用泡沫水面光伏发电系统,采用独立支架浮体,既满足光伏组件最佳倾角要求,又避免了浮体薄厚不均造成浮体壁厚不均的质量问题;利用组件安装孔固定支撑光伏组件,连接简单可靠、安装便捷;通过内部非连续的浮体通道间的前后两个连接浮体之间可安装踏板,为离散型通道提供通行能力,在满足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和发电要求的前提下,增大了水面接触空气和阳光的面积,提高了浮体的透光性和亲水性;本发明所用浮体采用泡沫填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有效提高浮体寿命、提高浮体强度,为满足水面光伏电站25年寿命要求提供有力保障。

    一种柔性支架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4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77625.9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支架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地锚固定立柱,防止立柱承受过大的弯矩而损坏;在柔性的主承力索的上方垂直铺设若干组刚性的主承力索横梁,以减小主承力索的震动幅度;在主承力索横梁上设置V型支撑件,进而在V型支撑件上布置光伏组件;同时主承力索的下方还设置了副承力索;刚性横梁与柔性索纵横交错形成了稳定的整体结构,光伏组件荷载方向与主承力索平行,而非垂直,从而减小了主承力索的左右振荡,通过上述设置有效地保护了光伏组件,减小了光伏组件隐裂的概率,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系统的长期发电效率。

    水面光伏锚绳浮体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97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0919690.4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光伏锚绳浮体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光伏阵列中南侧和北侧外围的浮体的耳板上的南北支架,南北支架包括横梁、垂直设置于横梁两端的连接角钢和斜向加强筋,斜向加强筋的一端固定于横梁,另一端固定于连接角钢上,横梁外侧中部设置有与锚绳连接的南北拉环,耳板与南北支架的连接角钢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南北支架、支撑件和耳板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制造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普适性好,支撑件采用钢板与钢管焊接的优化设计形式,形式简单、稳定;支架底部与浮体上表面留有2~3mm的距离,可有效的保护浮体不受损坏。

    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1138119.5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防扩散通风系统和固体污染物清理打包装置,防扩散通风系统包括一号通风竖井和二号通风竖井、排烟通道、通风通道和机械通风设备,排烟通道为隧道顶板与隧道顶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中部垂直设置于隔离板,隔离板将密闭空间分隔为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分别与一号通风竖井连通,通风通道包括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分别与二号通风竖井连通,事故排烟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内设置有放射性过滤装置。本发明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处置库的通风排烟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应急状态下放射性废物的扩散。

    一种三角全方位斜撑V型海上风电漂浮式支撑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6062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75770.9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三角全方位斜撑V型海上风电漂浮式支撑基础,所述的浮式支撑基础(2)包括中间竖向浮体(2.1)、右舷端部竖向浮体(2.2)、左舷端部竖向浮体(2.3)、风机底部支撑板(2.4)、右舷连接浮体(2.5)、左舷连接浮体(2.6)、底部斜撑浮体(2.7)、右舷斜撑浮体(2.8)和左舷斜撑浮体(2.9)。所述浮式支撑基础的端部竖向浮体仅与中间竖向浮体连接,形成V型结构,取消了常规甲板和竖向浮体两两连接的设计,节省用钢量且方便建造。在结构最薄弱的位置增加三角斜撑结构,能全面支撑所有可能产生疲劳破坏的薄弱点,显著增强结构安全性和耐久度。

    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5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01571.1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纬度区域、大规格光伏组件的漂浮系统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伏组件底部与两根呈东西向布置的檩条两端固定;将具有倾斜角度的立柱固定在全HDPE式组件浮体上;将已经安装好檩条的光伏组件固定在立柱顶端,形成组件浮体单元;若干组所述组件浮体单元首尾依次相连构成南北向布置的组件浮体列;在相邻所述组件浮体列之间连接若干行呈东西向布置的走道浮体通道;在相邻发电方阵之间通过走道浮体通道连接设备浮体通道,从而形成完整的水面光伏漂浮系统。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格光伏组件对安装固定点间距的安装要求,还能够满足高纬度区域光伏组件对前后排之间阴影间距的安装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