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硐室井下压风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3781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4436.0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难硐室井下压风供气系统,属于避难硐室供气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有效滤除压风中的油污,空气洁净度高的避难硐室井下压风供气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贯穿避难硐室过渡室的输气管,输气管的进气口设置在避难硐室的外部,出气口设置在避难硐室的生存室,进气口设置有控制球阀,输气管上还设置有分支供气管,输气管上设置有三级空气过滤器,三级空气过滤器中前两级空气过滤器的底部均与排污管相连通,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球阀,避难硐室过渡室底部设置有排水沟,排污管的出污口与排水沟相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滤除压风中的油污,空气洁净度高,广泛用于避难硐室的供气。

    起重机吊臂三级同步伸缩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17198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9922.8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吊臂三级同步伸缩机构,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单根油缸实现三级伸缩臂同步伸缩,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起重机吊臂三级同步伸缩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基本臂以及依次套装于所述基本臂内的一级伸缩臂、二级伸缩臂和三级伸缩臂,所述基本臂上设置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缸杆铰接在基本臂的尾端,缸筒铰接在一级伸缩臂的尾端;二级伸缩臂的尾端设置有第一伸臂轮,伸缩油缸缸筒前端的滚轮架上设置有第二伸臂轮和第三伸臂轮,所述二级伸臂拉索依次绕过第二伸臂轮、第一伸臂轮和第三伸臂轮,且其两端固定在基本臂的尾端;本发明主要用臂架式起重机的吊臂。

    一种液压硬管总成自动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26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151436.0

    申请日:201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液压硬管的焊接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液压硬管总成焊接过程中自动焊接施焊比率高,焊接质量稳定的焊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硬管总成自动焊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将液压硬管总成中导管的焊接坡口、球形接头的焊接坡口均加工为平口;第二步,对完成第一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与球形接头组对,并且将球形接头的组对处加工为与导管等内径、等外径,第三步,对完成第二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及球形接头对接定位;第四步,对完成第三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及球形接头进行点焊焊接,第五步,对完成第四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及球形接头进行自动焊接。

    一种频谱谐波时效技术激振力的选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135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37962.1

    申请日:2014-04-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频谱谐波时效技术激振力的选配方法,属于机械制造时效处理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频谱谐波时效技术激振力的选配方法,以便能够高合格率地选配出激振力、激振频率均合格的时效激振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从频谱谐波时效技术原理及实际检测入手,分析了影响激振力选配的工艺因素,通过确定合理的激振力范围、确认工件结构与激振力的关系、明确选配测量方法等措施,摸索出了最佳选配激振力的方法,为激振力的选配提供了指导方法;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利用频谱谐波时效技术加入焊接工艺中的激振力选配上。

    随车起重机底座内部管路布置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0319315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6781.2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用底座,特别是公开了一种随车起重机底座内部管路布置方式,包括横梁、伸缩梁、水平油缸和支腿油缸,支腿油缸的输油管路包括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软管,软管设置在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之间,第一硬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油缸法兰盘上,第一硬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焊接体固定在水平油缸上,第二硬管固定在伸缩梁底部内壁上,水平油缸法兰盘上设有与第一硬管连通的油口;这样可以将支腿油缸的输油管路全部置于在伸缩梁内部,有效降低了底座高度和重量,为吊臂总成和整机总体设计预留了足够空间,同时支腿油缸输油管路采用软硬管相结合的方式,以部分硬管代替软管,减短了支腿油缸软管长度,防止了软管内部堆积和磨损问题的发生。

    熔化极自动焊焊矩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0751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080060.3

    申请日:2008-12-06

    Abstract: 熔化极自动焊焊矩,属于惰性气体或混合气体保护的熔化极自动焊接设备中的焊矩,主要技术特征是:外套螺母套装在保护套上,外套螺母的后部顶住保护套的凸台;外套螺母的内螺纹与喷嘴的外螺纹连接固定;喷嘴的内套筒和外套筒组成的环形套管内固定有隔板;整流筛的结构:分流器的端部最里层铜丝网顶住分流器内孔的凸台,铜丝网与压环间隔安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套螺母与喷嘴结合面贴合良好,方便了快速的拆装需要,由于循环冷却水快速高效的降温作用,喷嘴始终处于低温状态,整流筛通过三层筛网,将处于紊流状态的保护气体梳理为层流状态的保护气体。

    一种频谱谐波时效技术激振力的选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135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37962.1

    申请日:2014-04-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频谱谐波时效技术激振力的选配方法,属于机械制造时效处理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频谱谐波时效技术激振力的选配方法,以便能够高合格率地选配出激振力、激振频率均合格的时效激振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从频谱谐波时效技术原理及实际检测入手,分析了影响激振力选配的工艺因素,通过确定合理的激振力范围、确认工件结构与激振力的关系、明确选配测量方法等措施,摸索出了最佳选配激振力的方法,为激振力的选配提供了指导方法;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利用频谱谐波时效技术加入焊接工艺中的激振力选配上。

    一种机械外挤压锁紧套选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839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143816.5

    申请日:2013-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缸的机械式外挤压锁紧套与活塞杆间过盈量的选配方法,属于机械、动力与电气工程的机械锁紧领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械外挤压锁紧套选配方法,以便能够高合格率地选配出装配压力、锁紧力均合格的锁紧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从机械式外挤压锁紧型锁紧套的锁紧原理及实际加工入手,分析了影响锁紧套选配的工艺因素,通过确定合理的锁紧套与活塞杆间过盈量、确认锁紧套过盈量与其硬度间的关系、明确选配测量方法等措施,摸索出了最佳选配过盈量方法,本发明提高了锁紧套的选配成功率。

    一种液压硬管总成自动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26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51436.0

    申请日:2014-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167 B23K9/235 B23K37/0533 B23K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液压硬管的焊接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液压硬管总成焊接过程中自动焊接施焊比率高,焊接质量稳定的焊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硬管总成自动焊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将液压硬管总成中导管的焊接坡口、球形接头的焊接坡口均加工为平口;第二步,对完成第一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与球形接头组对,并且将球形接头的组对处加工为与导管等内径、等外径,第三步,对完成第二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及球形接头对接定位;第四步,对完成第三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及球形接头进行点焊焊接,第五步,对完成第四步后的液压硬管总成的导管及球形接头进行自动焊接。

    一种机械外挤压锁紧套选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8394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43816.5

    申请日:2013-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缸的机械式外挤压锁紧套与活塞杆间过盈量的选配方法,属于机械、动力与电气工程的机械锁紧领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械外挤压锁紧套选配方法,以便能够高合格率地选配出开锁力、锁紧力均合格的锁紧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从机械式外挤压锁紧型锁紧套的锁紧原理及实际加工入手,分析了影响锁紧套选配的工艺因素,通过确定合理的锁紧套与活塞杆间过盈量、确认锁紧套过盈量与其硬度间的关系、明确选配测量方法等措施,摸索出了最佳选配过盈量方法,本发明提高了锁紧套的选配成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