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5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30203.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IPC: H01L31/18 , H01L31/109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S/T iO2纳米棒薄膜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一层TiO2纳米棒薄膜;然后在T iO2纳米棒薄膜上制备一层SnS薄膜;最后,在SnS薄膜上沉积梳状银电极即制成SnS/T iO2纳米棒薄膜异质结光电探测器。本发明设计新颖,利用SnS的P型半导体特性和宽光谱吸收特性,制备了自供电型p‑SnS/n‑T iO2异质结的宽谱光电探测器,该异质结探测器不仅具有自供电特性,而且对375nm~1550nm范围内的光敏感,这些优异特性是在纯TiO2纳米结构的光电探测器中是无法看到的。此外,该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再现性和稳定性也非常出色,本发明为研究自供电、宽光谱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95694.2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深圳福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深入学习消除PCR检测图像的噪声和气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掩模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并输出噪声和气泡识别结果掩膜,然后从原始图像中减去噪声和气泡区域并通过动态选区选择最大有效连续区域进行亮度分析,从而实现在针对每个热循环的图像,都进行噪声、气泡识别及去除,以保证每个循环中选中计算平均亮度值的区间内,没有噪声及气泡的干扰,从而提高了PCR检测的准确性与灵敏性。相对于高度依赖经验和耗时的人工检测具有省时和全自动化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区域算法,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能有效排除气泡和噪声的干扰,显著提高PCR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42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097558.1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Inventor: 克里斯特勒·布戈-罗班 , 温维佳
IPC: G01N21/552 ,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子共振器件、光子共振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光子共振器件包括:衬底;以及衬底上形成的波导层,其特征在于,在波导层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具有相邻共振条件的多个单元,以及当光子共振器件在共振条件下被照射时,入射到所述光子共振器件的光在所述波导层内传播并且与生物分子或本体溶液反应。由于本发明的光子共振器件的每个通道上均设置了具有相邻共振条件的多个单元,因此当采用本发明的光子共振器件进行生物分子检测或者本体溶液折射率检测时,每个通道都将会产生一个分布曲线,而分布曲线本身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61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18202.3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92 , B01L3/502784 , B01L7/52 , B01L2200/143 , B01L2300/0645 , B01L2300/0816 , B01L2400/0427 , B01L2400/0677 , F15C1/003 , F15C1/04 , Y10T137/206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子-液体混合式分压器,其包括一个简单的平面液滴产生结构,一对信号电极(30,31)和一个响应控制阀门,该阀门可编程以对某些特定的信号液滴(50)做出反应,其基本电子原理是:改变阻抗之间的分压。检测到的流体信息反映在电子的和流体的两种形式上面,并且流体的流动路径被限制在简单平面的结构中(但是它的控制阀门在第二层),从而减少流体干扰。各种不同的布局由若干相同的结构组成,可通过重新排列所需的分压来改变它们的整体功能。该混合式分压器可用来组装成包括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简单通道结构的流体通用逻辑门,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分压来实现16种功能的转换。可通过多个级联的相同的混合式分压器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并且仅通过改变不同的分压方案即可实现不同的逻辑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47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80065452.8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IPC: H01L5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C1/003 , B01L3/502738 , B01L3/502784 , B01L2300/0816 , B01L2400/0415 , B01L2400/0677 , F16K99/0042 , F16K99/0055 , F16K2099/0084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ER流体的流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输送具有第一介电常数的载流流体1和该载流流体中具有第二介电常数的液滴2的第一通道10。该装置还包括输送ER流体的第二通道20,和用于将电势从第二通道传送到第一通道的第一导体100。提供了电路61,以便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施加电势差。当第一通道中存在液滴时,ER流体在第二通道中被固化;当没有液滴存在时,ER流体以液态在第二通道中流动。因此,该装置起到“IF”门的作用。还公开了用于其它类型的流体逻辑门的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495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244248.6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低温共烧荧光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荧光陶瓷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荧光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干凝胶;以预设比例将荧光陶瓷复合体具有的荧光相、氧化物散光相、氧化物高热导相、低熔点无机玻璃相等各种氧化物溶解于硝酸中,并用溶胶凝胶方法制成干凝胶;干燥、研磨、过筛干凝胶制备具有荧光发光的陶瓷前驱体粉末;将氧化物高热导相氧化铝引入到荧光玻璃陶瓷中压片成型;采用低温共烧法将荧光相、高热导相封装在陶瓷内部,大大降低荧光陶瓷中的气孔数量,获得高导热性的荧光材料。本发明将A l2O3作为第二相散射中心引入到热猝灭性能优异的LTCC陶瓷基质中,既弥补了LTCC陶瓷本身力学性能、热导率的不足,又可以通过控制A l 2O3的含量实现照明器件光电色性能的有效调控。研制的CaO‑B2O3‑Si O2‑A l 2O3复相荧光陶瓷不仅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和可控的光发射,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导性能,是一种可用于高功率固态照明的荧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30202.3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量子点的超低阈值红光FP激光器。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种方便且高效的红光发光碳量子点合成方法;基于所述红光碳量子点合成方法确定所述FP微腔激光器,实现了室温及高温下的红光随机激光;基于所述FP微腔激光器,实现高温下激光模式转变的现象。本发明首次在高温下实现基于碳量子点的超低阈值红光FP激光器,并且也是最高温度(250℃)下的碳量子点激光器,约10KW/cm2的激光阈值是目前高温条件下碳量子点激光器领域中最低的阈值,本发现可以促进未来碳量子点激光器在极端环境下的现实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67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14834.2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IPC: C10M169/04 , C10M125/18 , C10M177/00 , C10N4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35/10 , C10M125/18 , C10M133/20 , C10M141/08 , C10M171/001 , C10M2201/14 , C10M2203/1006 , C10M2207/289 , C10M2207/401 , C10M2209/104 , C10M2209/109 , C10M2215/04 , C10M2215/042 , C10M2215/102 , C10M2215/223 , C10M2219/042 , C10M2219/044 , C10M2229/025 , C10N2210/02 , C10N2230/02 , C10N2230/04 , C10N2230/60 , C10N2240/04 , C10N2240/08 , C10N22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巨电流变(GER)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GER液包含:由尿素包被的金属盐纳米复合物;极性分子添加剂;和高润湿性绝缘液;其中所述金属盐纳米复合物悬浮于所述高润湿性绝缘液中。通过添加极性分子添加剂,在电场下GER液的屈服应力提高了超过50%,而电流密度降低至小于原始GER的四分之一。可逆响应时间仍然保持相同,而沉降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改进的GER液的零电场粘度与没有所述添加剂的GER液的零电场粘度保持相同。改进的GER特性改善了电学和机械性质,还可以应用于车辆离合器、液压制动器和车辆减震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42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97558.1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Inventor: 克里斯特勒·布戈-罗班 , 温维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子共振器件、光子共振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光子共振器件包括:衬底;以及衬底上形成的波导层,其特征在于,在波导层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具有相邻共振条件的多个单元,以及当光子共振器件在共振条件下被照射时,入射到所述光子共振器件的光在所述波导层内传播并且与生物分子或本体溶液反应。由于本发明的光子共振器件的每个通道上均设置了具有相邻共振条件的多个单元,因此当采用本发明的光子共振器件进行生物分子检测或者本体溶液折射率检测时,每个通道都将会产生一个分布曲线,而分布曲线本身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541667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3448.X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2 , H01B1/24 , Y10T428/24942 , Y10T428/25 , Y10T428/256 , Y10T42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弹性的、生物相容性的功能微结构的合成,其中通过将导电性纳米至微米颗粒和PDMS凝胶混合获得了所设计的电功能。给出了通过软光刻构建平面微结构和三维微结构的方法。验证了下列应用,比如电极、导电条、用于电线连接的二维或三维微结构、微加热器、微加热器阵列、柔性热致变色显示器、和用于微流体器件的应用,所有设备都证实有弹性柔性和防摔性质,同时保持其功能。得到的结果对于将所述复合材料在未来的微制造中使用,尤其是用于生物芯片和微流体器件,是非常有前途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