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240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980043286.2
申请日:2019-06-07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F16D3/06 , F16F9/19 , F16F15/023 , F16F15/03 , F16F15/067 , F16H25/20 , F16H25/22
Abstract: 提供一种悬架,该悬架不仅能够在簧上与簧下之间产生衰减力,还能够使车轮转向。悬架(3)具备:轴(5),其与车辆的簧上连结,且形成有螺纹槽(5a)和花键槽(5b);滚珠丝杠螺母(6),其经由滚珠(17)而组装于轴(5);滚珠花键螺母(7),其经由滚珠(10)而组装于轴(5);滚珠丝杠用马达(8),其与滚珠丝杠螺母(6)连接;滚珠花键用马达(9),其与滚珠花键螺母(7)连接;以及壳体(18),其与车辆的簧下连结,且对滚珠丝杠用马达(8)和滚珠花键用马达(9)进行保持。滚珠花键用马达(9)使滚珠花键螺母(7)和轴(5)相对于壳体(18)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700513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580067394.5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IPC: H02K4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41 , H02K1/16 , H02K11/21 , H02K29/03 , H02K41/03 , H02K41/031 ,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推力且也能降低齿槽效应的线性电动机。固定件(1)在冲程方向上具备多个铁心单元(21a、21b、21c)。各铁心单元(21a、21b、21c)具备:具有第磁极(34a)及极性与第磁极(34a)不同的第二磁极(34b)的第铁心(31);卷绕于第铁心(31)的线圈(41a、41b);具有第三磁极(35a)及极性与第三磁极(35a)不同的第四磁极(35b)的第二铁心(32);卷绕于第二铁心(32)的线圈(42a、42b)。第三磁极(35a)与第磁极(34a)对置,第四磁极(35b)与第二磁极(34b)对置。可动件(2)被夹在第磁极(34a)与第三磁极(35a)之间,并且被夹在第二磁极(34b)与第四磁极(35b)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518324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80049259.3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41/007 , F16C29/005 , F16C29/06 , F16C29/0602 , F16C29/065 , F16C29/08 , F16C29/082 , F16C4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不导致磁尺的磨损、变形等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移动构件的刮板或者密封件来刮取附着于磁尺的铁粉的带磁尺的运动引导装置。本发明的带磁尺的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构件(1),其具有滚动体滚行部(1b),并且在上表面开口有供紧固构件插入的通孔(18);移动构件(2),其隔着多个滚动体(3)以能够移动的方式组装于轨道构件(1);槽(1a),其形成于轨道构件(1),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磁尺(7),其收容于槽(1a),且在长度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有N极以及S极;以及覆盖构件(8),其覆盖磁尺(7),并且覆盖轨道构件(1)的通孔(18)。
-
公开(公告)号:CN101278467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80036187.4
申请日:2006-09-05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IPC: H02K4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使三相交流电通过移动元件的线圈时可使各相所产生的推力均匀、尽可能缩小推力变化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由使N极和S极直线地交替排列的固定磁铁(4)、和与该固定磁铁(4)相对并随着三相交流电的通电产生移动磁场而向上述固定磁铁(4)施加推力的移动元件(5)构成,上述移动元件(5)由铁心部件(50)和线圈(51)构成,铁心部件(50)排列有上述交流电的相数的自然倍数的数量的齿(52);线圈(51)卷绕在各齿(52)上并通有上述交流电的任何一相电流,在上述铁心部件(50)具有的多个齿(52)中,与通过卷绕在该铁心部件(50)两端的齿(52)上的线圈(51)的交流电的u相、w相对应的齿(52)的前端比其余的v相的齿(52)的前端更向上述定子磁铁(4)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599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80074787.X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缩短全长的致动器。致动器(2)具备:外壳(7);中空轴(8),其经由轴承(9a、9b)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外壳(7),且具有底部(8b);丝杠轴(14),其与中空轴(8)的底部(8b)连结,且具有与中空轴(8)共同的中心线;螺母(15),其与丝杠轴(14)螺纹卡合。螺母(15)沿着丝杠轴(14)的轴向移动而能够进入中空轴(8)与丝杠轴(1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095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80039146.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送电单元的埋没距离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接受所期望的电力的车辆的车高调整方法及车高调整系统。该车高调整方法是车辆的车高调整方法,且具有:受电单元,其与埋设于道路的送电单元对应;以及车高调整单元,其对距所述道路的车高进行调整,其中,所述车高调整方法包括:对所述送电单元的送电侧逆变器电压进行检知的送电侧逆变器电压检知工序;算出与所述送电侧逆变器电压对应的所述送电单元与所述受电单元的耦合系数的耦合系数算出工序;以及将所述车高调整单元驱动至与所述耦合系数对应的车高的车高调整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9934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56721.2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缩短全长的悬架。致动器(2)具备:外壳(7);中空轴(8),其经由轴承(9a、9b)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外壳(7),且具有底部(8b);丝杠轴(14),其与中空轴(8)的底部(8b)连结,且具有与中空轴(8)共同的中心线;螺母(15),其与丝杠轴(14)螺纹卡合。螺母(15)沿着丝杠轴(14)的轴向移动而能够进入中空轴(8)与丝杠轴(1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223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80033443.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控制装置及悬架控制方法,该悬架控制装置及悬架控制方法能够通过推定车辆前方的路面形状并基于该信息使主动悬架和减震器的驱动变化,来适当地抑制在行驶时传递到车身的路面振动,并且降低电力消耗。一种悬架控制装置,其对安装于移动体的车轮的悬架装置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悬架装置由能够调整车高的主动悬架和能够调整衰减力的减震器构成,所述悬架控制装置具备:路面形状测定单元,其取得路面形状;致动器控制单元,其对所述悬架装置的驱动进行控制;以及致动器驱动选择单元,其基于由所述路面形状测定单元取得的信息,使所述悬架装置的驱动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0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80043286.2
申请日:2019-06-07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F16D3/06 , F16F9/19 , F16F15/023 , F16F15/03 , F16F15/067 , F16H25/20 , F16H25/22
Abstract: 提供一种悬架,该悬架不仅能够在簧上与簧下之间产生衰减力,还能够使车轮转向。悬架(3)具备:轴(5),其与车辆的簧上连结,且形成有螺纹槽(5a)和花键槽(5b);滚珠丝杠螺母(6),其经由滚珠(17)而组装于轴(5);滚珠花键螺母(7),其经由滚珠(10)而组装于轴(5);滚珠丝杠用马达(8),其与滚珠丝杠螺母(6)连接;滚珠花键用马达(9),其与滚珠花键螺母(7)连接;以及壳体(18),其与车辆的簧下连结,且对滚珠丝杠用马达(8)和滚珠花键用马达(9)进行保持。滚珠花键用马达(9)使滚珠花键螺母(7)和轴(5)相对于壳体(18)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161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880106826.9
申请日:2008-09-11
Applicant: THK株式会社
IPC: H02K4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 , H02K29/03 , H02K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降低齿槽效应的线性电动机及降低线性电动机的齿槽效应的方法。线性电动机具有:以N极和S极交替形成的方式排列多个永久磁铁(21)的励磁部(5);与励磁部(5)对置配置且具有多个凸极(14a)、(14b)、(14c)的芯(14);缠绕在芯(14)的多个凸极(14a)、(14b)、(14c)上的三相线圈(16)。在由三相线圈(16)和芯(14)构成的电枢(10)的移动方向的两侧,以夹住电枢(10)的方式设置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辅助芯(18)。从辅助芯(18)的中心到中央凸极(14b)的中心为止的距离(P1)被设定为励磁部(5)的N极-N极间的磁极间距的实质上1/4×(2N+1)倍(N:1以上的正整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