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器件的封装相容晶片级封盖

    公开(公告)号:CN1040936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80060077.7

    申请日:2012-12-06

    Abstract: MEMS器件的可移动部分在呈晶片形式时被包封并保护,使得可以使用商品引线框架封装。外涂聚合物如环氧环己基多面体寡聚倍半硅氧烷(EPOSS)已用作图案化牺牲聚合物以及外涂空气腔室的掩模材料。所产生的空气腔室为清洁、无碎屑并且稳固的。腔室具有在MEMS器件的引线框架封装过程中耐受模塑压力的实质强度。已制造20μm x400μm至300μm x400μm的许多腔室且显示为机械稳定的。这些可能容纳许多尺寸的MEMS器件。已使用纳米压痕研究腔室的强度,并使用分析及有限元技术模拟。使用该方案封装的电容谐振器已显示清洁的感测电极和良好的功能。

    立体结构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光开关、微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671617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03818473.7

    申请日:2003-07-31

    Inventor: 石津谷徹

    Abstract: 一种具备多个立体结构体的立体结构元件,提供可以不产生立体结构体的形状的不均匀性、均匀形成的结构。具有基板(11)和在基板(11)上的预定的有效区域(20)配置的立体结构体(1)。该立体结构体(1),在其与基板(11)之间,具备通过去除牺牲层形成的空间部。在基板(11)上设置虚设区域(21)以包围有效区域(20),在虚设区域(21)配置虚设结构体(33)。虚设结构体(33),在它与基板(11)之间,具有通过去除牺牲层形成的空间部。由于是这样的结构,所以在进行去除牺牲层的灰化工序时,虚设区域(21)的温度只上升到与有效区域(20)相同的程度,防止在有效区域(20)发生温度分布。

    一种衬底上基片的微细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521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241103.1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陈兢 张轶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C1/00039 B81C220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衬底上基片的微细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聚合物作为中间黏附层,通过压力键合的方法,将衬底与基片键合在一起,形成衬底上基片;对基片减薄,并深刻蚀形成通孔;对通孔进行回填,再次对基片进行深刻蚀形成电镀孔;在电镀孔内电镀金属,形成衬底与基片间支撑;释放通孔,通过通孔对聚合物进行刻蚀,从而释放结构。或,形成衬底上基片后,基片减薄,并深刻蚀形成电镀孔;在电镀孔内电镀金属,形成衬底与基片间的支撑,再对基片深刻蚀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聚合物进行刻蚀,最后释放结构。本发明可在衬底上实现多种材料的低成本、高精度、高深宽比三维加工,且工艺与CMOS工艺兼容的微机械加工,可用于加工多种MEMS器件。

    一种衬底上基片的微细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5217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41103.1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陈兢 张轶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C1/00039 B81C220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衬底上基片的微细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聚合物作为中间黏附层,通过压力键合的方法,将衬底与基片键合在一起,形成衬底上基片;对基片减薄,并深刻蚀形成通孔;对通孔进行回填,再次对基片进行深刻蚀形成电镀孔;在电镀孔内电镀金属,形成衬底与基片间支撑;释放通孔,通过通孔对聚合物进行刻蚀,从而释放结构。或,形成衬底上基片后,基片减薄,并深刻蚀形成电镀孔;在电镀孔内电镀金属,形成衬底与基片间的支撑,再对基片深刻蚀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聚合物进行刻蚀,最后释放结构。本发明可在衬底上实现多种材料的低成本、高精度、高深宽比三维加工,且工艺与CMOS工艺兼容的微机械加工,可用于加工多种MEMS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