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157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50928.6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量试剂无损拾取转移的仿生涂层,属于仿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一、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具有超疏水性能的表面氢化的金刚石微球。二、将制备的超疏水金刚石微球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均匀胶粘到转移装置的表面,固化24小时使复合涂层稳定。三、将未与转移装置表面牢固结合的金刚石微球去除,使清理后的涂层表面获得超疏水且具有超高粘滞力的特殊浸润性能。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并且对强酸强碱的腐蚀性的水溶试剂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为微量水溶试剂的无损拾取与转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58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80047497.0
申请日:2014-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16 , C23C14/00 , C23C14/024 , C23C14/0605 , C23C16/27 , C23C16/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塞销(1),其包括抗卡塞涂层(4),所述抗卡塞涂层(4)限于至少对应于沿着优先方向经受接触压力的摩擦区域的有角扇形区(S)。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87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532082.8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7 , C23C16/02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Cr/CrN/CrTiAlN为过渡层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金刚石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采用磁控溅射在经过喷砂处理的不锈钢表面沉积Cr/CrN/CrTiAlN过渡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制备的Cr/CrN/CrTiAlN过渡层上沉积金刚石薄膜;本发明以Cr/CrN/CrTiAlN为过渡层,有效阻挡了铁、碳的扩散,提高了形核率,可以在低温度下制备金刚石薄膜,该金刚石薄膜的应力值较小,小于等于1.25GPa,与不锈钢热导率相比,本发明含涂层不锈钢热导率提高3%~11%。
-
公开(公告)号:CN104746038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083320.2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六号元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04 , C23C16/0236 , C23C16/27 , C23C16/274 , C23C16/277 , C30B25/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CVD金刚石以及用于在合成环境中在基底上合成金刚石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提供基底;提供源气体;使所述源气体离解;和允许在基底上的同质外延金刚石合成;其中所述合成环境包含原子浓度为约0.4ppm至约50ppm的氮;并且其中该源气体包含:a)氢的原子分数Hf,其为约0.40至约0.75;b)碳的原子分数Cf,其为约0.15至约0.30;c)氧的原子分数Of,其为约0.13至约0.40;其中Hf+Cf+Of=1;其中碳的原子分数与氧的原子分数之比Cf:Of满足比率:约0.45:1
-
公开(公告)号:CN107068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67652.8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8 , C23C16/01 , C23C16/27 , G01N23/04 , H01J35/045 , H01J2235/02 , H01J2235/081 , H01J2235/084 , H01J2235/087 , H01J2235/186 , H01J35/02 , H01J35/04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透射型靶和设有透射型靶的X射线发生管。透射型靶包括靶层和被配置为支撑该靶层的透射基板。透射基板具有彼此面对的一对表面,并且由多晶金刚石形成。在透射基板中,所述一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包括具有第一平均晶粒直径的多晶金刚石,第一平均晶粒直径小于与该表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上所包括的多晶金刚石的第二平均晶粒直径。靶层由所述一对表面中的任何一个表面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9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46006.6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7 , C23C16/0227 , C23C16/0263
Abstract: 一种环状微织构金刚石涂层刀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刀片进行表面的清洗预处理;(2)在刀片表面获得微织构形貌;(3)对刀片进行酸碱预处理;(4)通过CVD沉积装置对刀片表面进行金刚石涂层,得到所需的微织构化金刚石薄膜涂层。本发明通过对刀片的表面的微织构化处理,达到提高刀片表面的抗粘结性能的目的,使刀片在切削时不仅具有金刚石涂层的高硬度,高耐磨性的优良切削加工性能还具备有微织构的自润滑效果,能够很好的解决刀片在切削时的摩擦润滑状态,减小摩擦,防止粘结,有效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刀片磨损。采用本发明制备出来的金刚石涂层刀片可广泛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05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66132.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1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英基Si‑V发光的单颗粒层纳米金刚石薄膜,其制备方法为:用纳米金刚石溶液对石英衬底进行超声振荡预处理;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经过预处理的石英衬底上制备得到纳米金刚石薄膜,再将其置于500~650℃的空气中保温10~50min,即制得所述的石英基Si‑V发光的单颗粒层纳米金刚石薄膜;本发明简单易行、容易操作,制备得到的具有强Si‑V发光的单颗粒层纳米金刚石薄膜与石英基体结合力较弱,为剥离获得具有Si‑V发光的纳米金刚石晶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实现纳米金刚石在生物标记、单光子源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49836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20789.1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C16/455 , C23C1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45563 , C23C16/27 , C23C16/44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紧凑型真空反应装置。属于金刚石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真空条件下CVD金刚石薄膜在微刀具上的沉积问题。壳体上下端分别与上盖和底座可拆卸密封连接构成反应室,真空计固定在上盖上,真空计的检测端紧密穿入上盖设置在壳体内,上盖上固定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管路,针阀固定在上盖的管路上,针阀与管路相通,上盖的观察孔一处固定有观察窗一,上盖上设有多个冷水环槽,壳体的侧壁上的两个观察孔二处各固定有一个观察窗二,电磁阀固定在底座的进气孔处,导气管一端连接于进气箱,另一端与反应室相通,导气管上安装有导气阀门,载物台设置在反应室内并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主要用于对沉积件微刀具表面金刚石薄膜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06232276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556.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nventor: 胁真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27/14 , B23B51/02 , B23B2226/31 , B23B2228/04 , B23B2228/105 , B23B2228/44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271 , C23C28/044 , C23C28/046 , C23C28/048 , C23C30/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金刚石层的被覆工具,该金刚石层的耐缺损性得以提高,而能够抑制金刚石层的卷刃或剥离等的发生,并且该金刚石层的耐磨损性高。所述被覆工具是钻头(1)等被覆工具,其中,在基体(5)的表面覆盖金刚石层(6),金刚石层(6)具有配置在基体(5)侧的第一被覆层(17)、以及配置在第一被覆层(17)上的第二被覆层(18),构成第二被覆层(18)的第二金刚石粒子的平均粒径比构成第一被覆层(17)的第一金刚石粒子的平均粒径小,金刚石层(6)含有氢,第二被覆层(18)中的含氢量比第一被覆层(17)中的含氢量多。
-
公开(公告)号:CN10575530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61186.8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1/10 , C22C1/05 , C22C26/00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50 , C08L63/00 , C08L83/04 , C08K9/10 , C08K3/08 , C08K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1036 , C08K3/08 , C08K7/24 , C08K9/10 , C08K2003/0862 , C22C1/05 , C22C26/00 , C22C2001/1052 , C22C2001/1073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50 , C08L63/00 , C08L83/04
Abstract: 一种蜂窝状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蜂窝状衬底材料、高导热膜层、基体材料和高导热颗粒组成,蜂窝状衬底材料为金属,高导热材料可为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单一物质或多种复合,基体材料为高导热金属材料或聚合物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沿蜂窝状结构方向上形成连续的快速导热通道,且沿蜂窝轴向具有更好的定向导热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热的分级管理,材料利用率更高。此外,蜂窝结构具有可设计性强、质量稳定、高强轻质的特点,可满足航天航空、船舶、交通运输等领域对高性能轻质散热材料的需求。适于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