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1826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29864.X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6 , F01M1/08 , F01M3/04 , F01M9/10 , F01M11/02 , F01M2250/62 , F01M2250/64 , F01P5/08 , F02B67/04 , F02B2075/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5)的机油供给系统,其中,供给至活塞冷却喷嘴(13)的机油被压力操作阀(11)控制,压力操作阀(11)被设计为在预定阀打开压力下打开。由泵(10)供给的机油的压力被控制为在不需要活塞冷却的发动机(5)运行期间低于该预定阀打开压力或者当需要活塞冷却时高于预定阀打开压力。泵(10)由电子控制单元(50)基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载的组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82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10129864.X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6 , F01M1/08 , F01M3/04 , F01M9/10 , F01M11/02 , F01M2250/62 , F01M2250/64 , F01P5/08 , F02B67/04 , F02B2075/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5)的机油供给系统,其中,供给至活塞冷却喷嘴(13)的机油被压力操作阀(11)控制,压力操作阀(11)被设计为在预定阀打开压力下打开。由泵(10)供给的机油的压力被控制为在不需要活塞冷却的发动机(5)运行期间低于该预定阀打开压力或者当需要活塞冷却时高于预定阀打开压力。泵(10)由电子控制单元(50)基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载的组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28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680032586.3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贝洱有限及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8 , F01P5/08 , F01P7/026 , F01P7/08 , F01P2003/182 , F01P2003/185 , F01P2005/046 , F01P2060/02 , F01P2060/16 , F02B29/0437 , F02B33/34 , F02B37/005 , F02B37/013 , F02M26/24 , F02M26/31 , F02M26/32 , F28D7/0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冷却系统,包括一个尤其构成为主冷却器的第一热交换器(1),该第一热交换器用于通过从环境空气中来的空气流冷却内燃机(2)的冷却剂;并且包括一个用于冷却可输入到内燃机内的气体、尤其是废气和/或增压空气的第二冷却器(7、13、407、415),其中第二冷却器(7、13、407、415)可以通过从环境空气中来的空气流冷却,并且第二冷却器(7、13、407、415)与主冷却器(1)空间分离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3982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283377.6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7/013 , F01P5/08 , F01P5/10 ,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013 , F01P5/08 , F01P5/10 , F01P7/164 , F01P2005/105 , F01P2050/02 , F01P205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废气涡轮的以提高冷却系统效率的开式冷却系统,包括气缸、散热器、压气机、第一涡轮、散热器压气机、第二涡轮、热交换器,压气机与第一涡轮同轴,散热器压气机与第二涡轮同轴,第一涡轮与第二涡轮相连,气缸进气口连通压气机的出口,气缸排气口连通第一涡轮的进口,散热器压气机的出口经散热器连通压气机的进口,热交换器的淡水出口经淡水泵连通气缸的冷却入口,气缸的冷却出口经散热器连通热交换器的淡水入口,热交换器的海水入口连接海水泵。本发明可以提高柴油机废气涡轮效率,降低进气系统压气机耗功,可根据柴油机不同工况调整冷却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437695A
公开(公告)日:2003-08-20
申请号:CN01811568.3
申请日:2001-06-22
Applicant: 布拉班诺德山设备公司
Inventor: D·B·斯科金斯
IPC: F28D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06 , F01P5/08 , F01P2060/10 , F02M31/20 , F28F9/02 , Y02T10/126
Abstract: 一个流体冷却系统包括一个换热器(2),通过在一个入口区(31)和一个冷却区之间使用一个文丘里管在所述的区之间产生压差并通过将换热器(2)的出口(32)和一个排气管道(34)相连来接加强冷媒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218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614955.X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Inventor: 闵道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动机废气驱动的散热器及发动机系统,涉及发动机领域。一种发动机废气驱动的散热器,应用于发动机系统,发动机系统包括降噪壳以及设置于降噪壳内部的发动机。发动机废气驱动的散热器包括废气接受装置、传动组件和散热组件,废气接受装置用于设置于废气排出管的出口处,并接受废气的冲击以获得动能,废气接受装置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与散热组件连接,散热组件用于将降噪壳内部的热量散发至降噪壳外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其采用了上述的发动机废气驱动的散热器。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废气驱动的散热器及发动机系统能充分利用废气的剩余价值,并能解决发动机配套的设备需要额外电源驱动轴流风机进行散热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63531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780046874.9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卡特彼勒公司
IPC: F01P5/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向与动力源关联的外壳提供气流的系统包括设计用于基本封闭动力源(12)的动力源外壳(34)和位于该动力源外壳外部的冷却装置(30),该冷却装置包括设计用于形成流过该冷却装置的气流的气流供应器(40)。该系统还包括设计用于接收由该气流供应器形成的气流的一部分的气流转向器(48),其中,该气流转向器还设计用于使该部分气流转向,从而将该部分气流供应给所述动力源外壳。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285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680032586.3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贝洱有限及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8 , F01P5/08 , F01P7/026 , F01P7/08 , F01P2003/182 , F01P2003/185 , F01P2005/046 , F01P2060/02 , F01P2060/16 , F02B29/0437 , F02B33/34 , F02B37/005 , F02B37/013 , F02M26/24 , F02M26/31 , F02M26/32 , F28D7/0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冷却系统,包括一个构成为主冷却器(1)的第一热交换器,该第一热交换器用于通过从环境空气中来的空气流冷却内燃机(2)的冷却剂;包括一个用于冷却可输入到内燃机内的增压空气的第二冷却器(7),包括一个第三冷却器(12),可输入给内燃机的废气流过该第三冷却器,其中气体在第三冷却器(12)内能借助于液体介质冷却;并且包括另一个空气冷却的、用于冷却废气的、串联在第三冷却器后面的冷却器;其中第二冷却器(7)可以通过从环境空气中来的空气流冷却,并且第二冷却器(7)和所述另一个空气冷却的冷却器与主冷却器(1)空间分离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6353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80046874.9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卡特彼勒公司
IPC: F01P5/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向与动力源关联的外壳提供气流的系统包括设计用于基本封闭动力源(12)的动力源外壳(34)和位于该动力源外壳外部的冷却装置(30),该冷却装置包括设计用于形成流过该冷却装置的气流的气流供应器(40)。该系统还包括设计用于接收由该气流供应器形成的气流的一部分的气流转向器(48),其中,该气流转向器还设计用于使该部分气流转向,从而将该部分气流供应给所述动力源外壳。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5A
公开(公告)日:1996-09-11
申请号:CN95121318.0
申请日:1995-12-12
Applicant: 通用汽车公司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46 , F01N3/05 , F01N3/32 , F01N3/34 , F01N13/002 , F01N13/082 , F01N13/14 , F01N2260/022 , F01N2470/30 , F01N2590/06 , F01P1/02 , F01P5/06 , F01P5/08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其上可运转地连着飞轮的小型发动机,飞轮随着发动机的转动而转动。在飞轮上的通风叶片起着压缩空气的风扇的作用并提供加压空气。围绕着飞轮的导管将加压空气引过缸体散热片以冷却发动机。高温排气经排气歧管离开发动机并通过一文式管。连续套筒将加压空气从飞轮引向文式管并在进入催化转换器前与排气混合。其余加压空气绕催化转换器的壳体流过,对催化转换器的高温起着隔热体/传热剂的作用。在催化转换器之后的混合室可让附加加压空气和排气在从尾管释放到大气以前混合于可接受的温度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