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结构的钢管桁架相贯节点焊接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87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74510.2

    申请日:2016-02-03

    Inventor: 开金伟 孟凡利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K型结构的钢管桁架相贯节点焊接检测方法,钢管桁架结构包括两个弦杆和一个腹杆,每个所述弦杆与所述腹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相贯节点,每个所述相贯节点均包括焊接趾部、焊接边部和焊接根部,选用频率为2.5 Mhz的直探头对所述弦杆和所述腹杆连接处的外表面进行探伤对所述焊接趾部和所述焊接边部进行检测,所述焊接趾部检测结果无纵向缺陷和横向缺陷为合格,所述焊接边部检测结果无纵向缺陷为合格;选用公称折射角为45°的斜探头对所述焊接根部进行检测,无纵向缺陷和横向缺陷为合格。本发明能够适时地控制腹杆与弦杆进行焊接补强的作业程度,从而避免过度的焊接补强导致的焊接变形。

    用于确定介质特性的方法和用于确定介质特性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496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80007699.6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尤其一种用于确定介质(M)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或生物特性的方法,其中借助于第一和第二发射器-接收器对(SE1,SE2;SE1,SE3)的接收器(SE2,SE3)接收表面波(OW1,OW2,OW3),所述表面波至少部分地源自第一或第二声波(VW1,VW2,…),所述声波通过在引导元件(R)的壳表面(11,12,21,22)处传播的声学表面波(OW1,OW2,OW3)激发,在介质(M)中传播并且至少部分地又作为表面波(OW1,OW2,OW3)耦合输入到引导元件、例如管(R)或管区段的壳表面(11,12,21,22)中。根据本发明提出:-由第一发射器-接收器对(SE1,SE2)的发射器(SE1)激发表面波(OW1,OW2),所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平行于引导元件(R)的纵向延伸方向(z)伸展,并且-由第二发射器-接收器对(SE1,SE3)的发射器(SE1)激发表面波(OW3),所述表面波的传播方向设定为相对于引导元件(R)的纵向延伸方向(z)有限定的角度α,其中0°

    具有衰减元件和/或敞开的传导元件的用于确定介质特性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474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374.8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确定介质(F)的物理的、化学的和/或生物的特性的设备,其中设有声学波导,所述声学波导具有传导元件(11),所述传导元件具有朝向介质(F)的内侧(110)和与所述内侧(110)相对置的外侧(111)。根据本发明在此提出,-朝向介质(F)的内侧(110)凹形地拱起并且外侧(111)凸形地拱起,并且波导连同这种拱起的传导元件(11)设置为,使得第二表面波(OW2)沿着传播方向传播至设备(V)的接收器(S/E2,S/E1)传播,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波源自第一表面波和由此激发的、在介质中传播的声波并且在凹形的内侧(110)上耦合输入;以及-设有至少一个沿第二表面波(OW2)的传播方向位于接收器(S/E1,S/E2)下游的衰减元件(11,12,22a,22b),所述衰减元件设置和设计为,避免表面波到达接收器(S/E1,S/E2),所述表面波与至少一个第二表面波(OW2)的传播方向相反地传播。

    组织材质测定装置及组织材质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312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66066.7

    申请日:2007-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材质测定装置及组织材质测定方法,通过除去被测材料的表面附着的氧化膜,来确实地实施无损结晶粒径测量。为此在测定时,首先,向从超声波检测器对轧制产品的另一侧表面照射激光的照射位置,从表面除去装置照射激光,除去轧制产品的另一侧表面的氧化膜。除去了轧制产品的另一侧表面的氧化膜后,从超声波振荡器对轧制产品的一侧表面照射激光,使得在轧制产品的另一侧表面发生超声波振荡。然后,通过从超声波检测器对轧制产品的另一侧表面照射激光,并利用超声波检测器接收来自轧制产品的另一侧表面的反射光,从而检测在轧制产品的另一侧表面发生的超声波振荡,根据超声波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算出轧制产品的结晶粒径。

    一种基于表面波的垂直缺陷的多系数深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453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0195694.8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表面波的垂直缺陷的多系数深度检测方法,属于超声导波无损检测与评估领域。表面波在传播过程中,同缺陷互相作用时在缺陷下方会有散射的体波,体波传播遇到工件的下端面会反射回来,遇到缺陷会再度转换为表面波如(也就是模态转换回波)并沿缺陷两端传播,其同缺陷回波的时间差即为横波在工件厚度方向传播的总路程。缺陷两端的模态转换回波同缺陷回波以及透射波综合可以作为缺陷深度的表征参数,多系数的垂直缺陷的深度检测方法解决了目前对于大于0.45倍波长缺陷深度的检测带来了不准确性和不适用性。在健康监测和无损评价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超声波探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60838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80054861.1

    申请日:2006-04-05

    Inventor: 山野正树

    Abstract: 一种超声波探头,从高t/D金属管的中心位置看,使超声波从振子斜着射入金属管,通过产生在金属管的内部传播的折射纵波及折射横波,从而对金属管进行探伤。振子的前端部至少具有曲率半径从一端侧到另一端侧连续增加的非对称曲线形状的部分。将超声波探头与金属管按如下状态配置进行斜角探伤,曲率半径较小的端部侧位于折射波的非传播方向侧,而曲率半径较大的端部侧位于折射波的传播方向侧,并发送可生成未到达金属管内壁的折射纵波和在金属管内壁聚焦的折射横波的入射波。通过斜角探伤,可高精度而且切实地探查壁厚(t)与外径(D)之比(t/D)是15%以上的高t/D金属管内部存在的微小缺陷,而且不会造成检查效率降低和成本上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