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机和电机一体化设计的混合动力涡扇发动机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19911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05441.3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轮机和电机一体化设计的混合动力涡扇发动机构型,包括:涡扇发动机系统、液氢冷却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液氢冷却系统用于对涡扇发动机系统的一体化风扇系统的电动机线圈绕组和一体化增压级系统的发电机线圈绕组进行冷却,液氢吸热蒸发后形成的氢气作为燃烧室和燃料电池的燃料;燃料电池系统用于补充发动机的输出电功率,辅助驱动风扇。本发明利用一体化增压级系统发电和电驱动一体化风扇系统,实现了风扇与低压涡轮的解耦,能够进一步降低风扇转速,增大发动机涵道比,利用液氢冷却系统对线圈绕组进行冷却,解决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散热问题,利用燃料电池辅助输出电功率,提高了动力系统总效率。

    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60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1591240.5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单元、发电单元、电压转换单元、备用电池单元、动力单元、载荷单元和图传单元;发动机单元用于通过燃料获得机械能;发电单元获得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机械能并转换为电能;电压转换单元连接发电单元、备用电池单元和动力单元,电压转换单元用于将发电单元产生的电压转换为稳定电压;备用电池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动力单元在燃料不足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及利用机械能为无人机提供动力;载荷单元与电压转换单元电连接,载荷单元用于获得图像信息;图传单元用于将图像信息回传至地面。本发明的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系统具有续航时间长、载重性强和使用安全的优点。

    一种应用于飞机的轻量化新型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77237.8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飞机的轻量化新型动力系统,涉及新型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动力系统用于为飞机的螺旋桨提供动力,采用发动机和动力电机结合的新型驱动方式,降低了燃油消耗,同时可以提高飞机飞行的平顺性,发动机和螺旋桨采用了平行轴的设计方案,满足了不同轴的特点,适配于飞机应用。下传动腔用于对输入轴进行旋转支撑,可以采用双端支撑的形式,保证动力传递稳定性。在整机巡航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固定转速下,可长时间提高输出功率驱动动力电机,通过发电来补偿电池的电量。

    一种可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06830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911024319.7

    申请日:2019-10-25

    Inventor: 赵超 杨兆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为了摆脱旋翼飞行器模式的束缚,本发明综合了旋翼及固定翼飞机的多种飞行特性,所提出的可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鸭翼、垂尾、电动发动机和燃油发动机,其中所述机身包括左机身和右机身,两者在前端通过鸭翼连接,在后端通过内侧机翼连接,在外端具有机翼,在后端部安装有包括旋翼的燃油发动机,在后端的上、下两侧具有垂尾,在垂尾的梢部安装有包括旋翼的电动发动机;机翼的后缘具有襟翼与副翼,垂尾的后缘具有方向舵。大大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大的载重空间,可实现此类飞行器大载重运输的任务需求。油耗更低,在垂直时有效提高抗风能力。

    一种基于氢能的PEM燃料电池及氢燃机混合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58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49730.8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第二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氢能PEM燃料电池及氢燃机的混合能源系统,包括空气压气机、起/发电机、燃气涡轮、燃烧室、燃料电池、燃料罐和电能系统,空气压气机、起/发电机和燃气涡轮同轴;空气压气机压缩的高压空气分别进入两个空气支路,第一个空气支路连接燃烧室的空气入口,第二个空气支路连接燃料电池的阴极;燃料电池的电能输出连接电能系统,电能系统与起/发电机连接;燃料罐分别连接燃料电池的阳极和燃烧室的燃料入口,燃烧室生成燃气驱动燃气涡轮。本发明可为低空经济飞行器提供多电长航时混合动力技术,也可作为飞行器机载第二动力能量生成方案,采用双模态燃烧室,可以处理不同浓度燃料及氧气浓度的燃烧,带来了燃烧室设计的结构简化。

    一种航空混动推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87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53150.9

    申请日:2024-08-01

    Inventor: 李德 周尹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混动推进系统,包括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混动模组,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混动模组之间设置有双余度总线;混动模组包括、机械能模块、电池储能模块、电转换单元、配电单元和至少一个发电模块;机械能模块分别与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发电模块连接,发电模块与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配电单元连接;电池储能模块与电转换单元与和能量管理控制模块连接,电转换单元与配电单元连接,配电单元连接有电推进组件;机械能模块驱动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储能模块均可独立或相互联合向电推进组件提供电能;能量管理控制模块用于向混动模组发送控制指令;本发明的航空混动推进系统中采用独立双冗余架构,双发动机、双发电机、双高压配电、多电机、双余度控制总线,系统无单点故障风险,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电力供给系统及移动体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83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36431.9

    申请日:2024-03-22

    Inventor: 羽贺久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供给系统及移动体。电力供给系统(22)具有预测部(60)、校正电力确定部(62)、目标发电电力校正部(66)和控制部(56),其中,所述预测部(60)根据所需电力、发电电力、蓄电装置(26)的当前SOC来预测规定时间后的SOC即预测SOC;所述校正电力确定部(62)确定用于缩小偏差的校正电力,其中所述偏差是指作为目标的SOC即目标SOC与预测SOC之间的偏差;所述目标发电电力校正部(66)通过用校正电力对与所需电力相对应的发电电力即目标发电电力进行校正来确定校正后目标发电电力;所述控制部(56)能根据校正后目标发电电力来控制发电装置。据此,能提供良好的电力供给系统及移动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