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1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05441.3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四川天府新区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
IPC: B64D27/33 , B64D27/355 , B64D33/08 , B64D2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轮机和电机一体化设计的混合动力涡扇发动机构型,包括:涡扇发动机系统、液氢冷却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液氢冷却系统用于对涡扇发动机系统的一体化风扇系统的电动机线圈绕组和一体化增压级系统的发电机线圈绕组进行冷却,液氢吸热蒸发后形成的氢气作为燃烧室和燃料电池的燃料;燃料电池系统用于补充发动机的输出电功率,辅助驱动风扇。本发明利用一体化增压级系统发电和电驱动一体化风扇系统,实现了风扇与低压涡轮的解耦,能够进一步降低风扇转速,增大发动机涵道比,利用液氢冷却系统对线圈绕组进行冷却,解决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散热问题,利用燃料电池辅助输出电功率,提高了动力系统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21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39645.9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涡电混合动力的长续航飞行背包,包括动力系统、电力推进系统、骨架部分、载人部分、飞行控制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能部分和能量转化部分。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的动力利用率可实现长续航飞行,灵活的动力分配性能满足了最佳的飞行性能,同时具有环保、经济性能好等优势,满足低空飞行,具有开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60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1591240.5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单元、发电单元、电压转换单元、备用电池单元、动力单元、载荷单元和图传单元;发动机单元用于通过燃料获得机械能;发电单元获得发动机单元的部分机械能并转换为电能;电压转换单元连接发电单元、备用电池单元和动力单元,电压转换单元用于将发电单元产生的电压转换为稳定电压;备用电池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动力单元在燃料不足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及利用机械能为无人机提供动力;载荷单元与电压转换单元电连接,载荷单元用于获得图像信息;图传单元用于将图像信息回传至地面。本发明的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系统具有续航时间长、载重性强和使用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77237.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捷孚瑞(常州)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D27/33 , B64D27/02 , B64D3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飞机的轻量化新型动力系统,涉及新型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动力系统用于为飞机的螺旋桨提供动力,采用发动机和动力电机结合的新型驱动方式,降低了燃油消耗,同时可以提高飞机飞行的平顺性,发动机和螺旋桨采用了平行轴的设计方案,满足了不同轴的特点,适配于飞机应用。下传动腔用于对输入轴进行旋转支撑,可以采用双端支撑的形式,保证动力传递稳定性。在整机巡航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固定转速下,可长时间提高输出功率驱动动力电机,通过发电来补偿电池的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0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911024319.7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为了摆脱旋翼飞行器模式的束缚,本发明综合了旋翼及固定翼飞机的多种飞行特性,所提出的可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鸭翼、垂尾、电动发动机和燃油发动机,其中所述机身包括左机身和右机身,两者在前端通过鸭翼连接,在后端通过内侧机翼连接,在外端具有机翼,在后端部安装有包括旋翼的燃油发动机,在后端的上、下两侧具有垂尾,在垂尾的梢部安装有包括旋翼的电动发动机;机翼的后缘具有襟翼与副翼,垂尾的后缘具有方向舵。大大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大的载重空间,可实现此类飞行器大载重运输的任务需求。油耗更低,在垂直时有效提高抗风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58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49730.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IPC: B64D27/02 , B64D27/355 , B64D27/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第二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氢能PEM燃料电池及氢燃机的混合能源系统,包括空气压气机、起/发电机、燃气涡轮、燃烧室、燃料电池、燃料罐和电能系统,空气压气机、起/发电机和燃气涡轮同轴;空气压气机压缩的高压空气分别进入两个空气支路,第一个空气支路连接燃烧室的空气入口,第二个空气支路连接燃料电池的阴极;燃料电池的电能输出连接电能系统,电能系统与起/发电机连接;燃料罐分别连接燃料电池的阳极和燃烧室的燃料入口,燃烧室生成燃气驱动燃气涡轮。本发明可为低空经济飞行器提供多电长航时混合动力技术,也可作为飞行器机载第二动力能量生成方案,采用双模态燃烧室,可以处理不同浓度燃料及氧气浓度的燃烧,带来了燃烧室设计的结构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7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53150.9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翊飞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混动推进系统,包括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混动模组,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混动模组之间设置有双余度总线;混动模组包括、机械能模块、电池储能模块、电转换单元、配电单元和至少一个发电模块;机械能模块分别与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发电模块连接,发电模块与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和配电单元连接;电池储能模块与电转换单元与和能量管理控制模块连接,电转换单元与配电单元连接,配电单元连接有电推进组件;机械能模块驱动电转换单元和电池储能模块均可独立或相互联合向电推进组件提供电能;能量管理控制模块用于向混动模组发送控制指令;本发明的航空混动推进系统中采用独立双冗余架构,双发动机、双发电机、双高压配电、多电机、双余度控制总线,系统无单点故障风险,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80086303.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 ,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 洛林大学
Inventor: 托马斯·米歇尔·安德烈·杰拉德·巴拉克 , 托马斯·克洛诺夫斯基 , 塞尔吉·莱昂内尔·皮尔菲德瑞奇 , 马修·罗伯特·韦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飞行器推进系统(201)的DC‑DC转换器(209),DC‑DC转换器被设计为与电推进系统的电能存储单元串联连接。DC‑DC转换器(209)包括:逆变器(401)、变压器(403)以及整流器(405),还包括电流源(417),电流源连接到整流器(405)并被配置为控制经过DC‑DC转换器(209)的功率。变压器(403)包括初级(403a)和两个次级(403b、403c),两个次级(403b、403c)具有被设计为连接到电推进系统(201)的高压DC母线(207)的公共端子(407)以及连接到整流器(405)的两个其它端子(409、411)。整流器(405)包括两个臂,每个臂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晶体管(415a、415b、415c、415d),该两个臂一方面连接到变压器(403)的两个其它端子(409、411),另一方面连接到电流源(417)。
-
公开(公告)号:CN118683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36431.9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羽贺久夫
IPC: B64D27/357 , B64D27/35 , B64D27/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供给系统及移动体。电力供给系统(22)具有预测部(60)、校正电力确定部(62)、目标发电电力校正部(66)和控制部(56),其中,所述预测部(60)根据所需电力、发电电力、蓄电装置(26)的当前SOC来预测规定时间后的SOC即预测SOC;所述校正电力确定部(62)确定用于缩小偏差的校正电力,其中所述偏差是指作为目标的SOC即目标SOC与预测SOC之间的偏差;所述目标发电电力校正部(66)通过用校正电力对与所需电力相对应的发电电力即目标发电电力进行校正来确定校正后目标发电电力;所述控制部(56)能根据校正后目标发电电力来控制发电装置。据此,能提供良好的电力供给系统及移动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8982.7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 江西秀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式油电混合飞行器动力单元选型及悬停拉力分配优化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多组动力单元,获取这些单元的拉力和功率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值拟合,得到动力单元功率随拉力变化拟合函数;通过求和得到动力单元总功率,这将成为优化的目标函数;计算在最优功率下的燃油消耗量;绘制动力单元的拉力随飞行时间的曲线,拟合函数关系;测试动力单元的PWM信号与拉力的离散数据,拟合函数关系,结合动力单元随悬停时间的函数关系,推导PWM信号随悬停时间的变化关系。本发明在串联油电混动飞行器动力单元选型过程中快速选择出最优的动力单元组合,通过PWM信号与飞行时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悬停时的最优控制,最大增长飞行器的悬停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