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层片结构镀层的脱Al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56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52853.9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及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周期性层片结构镀层的脱Al方法及应用,所述的方法包括将含有周期性层片结构镀层的试件浸入到MoCl5熔盐中浸泡腐蚀,具体地,将Fe‑Cr‑B铸钢进行热浸镀纯Al‑扩散热处理,进而原位生成由Cr‑Al‑B MAB相和FeAl3交替排列组成的周期性层片结构。然后将该周期性层片结构的镀层浸入到200‑250℃的MoCl5熔盐中一定时间(0.5‑2 h)取出,即可获得脱Al的周期性层片结构镀层,脱Al的方式都为生成AlCl3并发生挥发。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工艺在较低的温度、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脱Al的周期性层片结构镀层,并可阻挡MoCl5熔盐的侵蚀。

    一种基于掩膜保护及非接触抛光工艺的微细结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0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10603.5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掩膜保护及非接触抛光工艺的微细结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涂胶;曝光;显影;非接触抛光;除胶检测。本发明在微细结构加工过程中,光刻胶未覆盖的基材区域被抛光,产生材料去除,而受到光刻胶保护的区域,即掩膜保护区域,基材未产生材料去除,只有光刻胶被去除。由于光刻胶的材料去除率小于基材的材料去除率,因而掩膜保护区域与未被保护区域之间产生高差,即所需制造的微细结构。本发明利用非接触抛光工艺材料去除机理为剪切去除,不会对微细结构的侧壁产生影响,即不会产生侧蚀现象,因而加工出的微细结构面形精度较高。本发明不涉及到刀具、砂轮等工具的机械去除,因而制造出的表面不存在毛刺、刀纹等缺陷。

    一种奥氏体耐热钢管内壁喷丸层深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47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1341982.2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耐热钢管内壁喷丸层深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浸蚀试样除油、干燥后加热至640~660℃,然后保温0.5~1h后取出冷却;(2)将无水乙醇置于容器中,然后加入硝酸搅拌均匀,再加入盐酸搅拌均匀即得浸蚀剂;(3)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磨制抛光后放入步骤(2)所得的浸蚀剂中电解浸蚀10~15S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再用无水乙醇冲洗,然后用热风吹干或烘干即可使用显微镜观察;所述电解浸蚀的电压为6.5~7.5V。本发明首先对待测试样进行加热保温处理,然后采用选用硝酸‑盐酸‑无水乙醇组成的浸蚀剂进行电解浸蚀,可清晰、完整地显示出S30432钢管内壁喷丸硬化层深度区域,从而方便准确地进行喷丸层深度测量。

    一种印制电路高厚线路蚀刻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6771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40213.5

    申请日:2021-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制电路高厚线路蚀刻工艺,选用甲基苯并三氮唑与2‑苯氧基乙醇复合添加剂作为高厚铜线路的蚀刻缓蚀剂,应用该缓蚀剂,并通过保护剂吸附在铜表面,先在低喷淋压力下,使保护层不被破坏,铜的蚀刻速率慢,之后,在高喷淋压力下,破坏保护层,从而实现高厚铜蚀刻,从而使高厚铜新路的蚀刻因子大于4,满足载流传输可靠性要求。通过该工艺可以使高厚铜新路的蚀刻因子大于4,满足载流传输可靠性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