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6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44100.5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及其控制方法,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内部设置工作腔、储油腔和回油通道,回油通道连通工作腔和储油腔,还包括回油控制机构,回油控制机构包括回油孔阀片、弹性部件和第一电磁部件,回油孔阀片设置在储油腔内部,通过弹性部件连接于壳体的内壁,第一电磁部件设置于壳体的外壁,第一电磁部件和弹性部件能够驱使回油孔阀片沿轴向移动,以调节回油面积。本发明增设回油控制机构,对回油面积进行控制,在风扇正常转动中,维持一定回油面积,实现硅油的循环流动;当风扇需要脱离时,可增大回油面积,使风扇迅速脱开,降低噪声,降低油耗,避免风扇占用扭矩,保证整车动力性。

    一种硅油离合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178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904367.0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硅油离合器,它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轴、套装在所述主动轴一端部的主动板、与所述主动板相配合的从动板以及阀片;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主动板上的壳体以及合盖在所述壳体上的盖体,所述壳体具有与第一齿槽相配合的第二齿槽,所述盖体具有与第一齿槽相配合的第三齿槽,所述第一齿槽、所述第二齿槽和所述第三齿槽之间形成工作腔;连接器总成,所述连接器总成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主动轴上并通过导磁结构吸引所述阀片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油孔。在硅油在停车时减少硅油进入工作腔的体积,减少扭矩传递和风扇散热能力,达到减少发动机能量损失,从而提高发动机效率。

    一种新型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632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04487.3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其技术方案包括:所述控制片通过销轴与皮带轮连接固定,所述皮带轮的一端盖设有前壳,所述皮带轮与前壳之间安装有传动盘,所述皮带轮内通过轮轴承转动安装有水泵轴承,所述皮带轮背离传动盘的一端盖设有叶轮,所述水泵轴承的一端穿设在传动盘内,所述皮带轮与传动盘之间安装有储油室盖,所述皮带轮与储油室盖之间安装有铁芯,所述铁芯上缠绕有线圈。本发明改变原先堆叠式的组装方式,降低了硅油控制部件的加工难度,可优化分离耦合响应时间,更加精确地修正叶轮的速度,更好地降低发动机油耗和满足发动机冷却系统要求,提高冷却系统部件的寿命。

    动力传动机构及机械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27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252049.0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动机构及机械设备,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组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及动力输出组件。动力输入组件同时驱动第一离合器的第一主动件及第二离合器的第二主动件沿不同方向转动。当需要与第一主动件转动方向相同的输出时,控制第一主动件与第一被动件接合,第一主动件能够将转动扭矩传递给第一被动件,并通过动力输出组件的第一联动件及第二联动件配合实现转动扭矩传递至执行组件。反之,控制第二主动件与第二被动件接合,并通过动力输出组件实现转动扭矩传递至执行组件。上述动力传动机构在切换转动方向只需要控制第一被动件与第一主动件接合或第二被动件与第二主动件接合,变换响应速度快,传递效率高。

    流体摩擦离合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64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153453.3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摩擦离合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风扇的流体摩擦离合器。所述流体摩擦离合器具有可转动的轴,以转动固定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轴上的驱动盘,和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轴上的从动体。在所述驱动盘和所述从动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传递区域,所述传递区域径向延伸,用于容纳粘性流体,所述驱动盘能够通过所述粘性流体与从动体耦接以用于传递转矩。所述传递区域由驱动盘的径向延伸的环形第一槽轮廓和从动体的径向延伸的环形第二槽轮廓形成,所述轮廓彼此轴向接合。所述流体摩擦离合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粘性流体的环形段状的储存腔,该储存腔通过流入路径和回流路径流体连接到传递区域。

    风扇耦合装置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658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439479.9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风扇耦合装置的控制装置具备:取得部,其取得曲径室内的工作流体的推定量与目标量的偏差、和与所述推定量相当的流体量参数;和控制部,其对于所述偏差执行至少包括积分控制的反馈控制来对调整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流体量参数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积分控制而执行所述反馈控制。

    风扇耦合装置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6589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439276.X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风扇耦合装置的控制装置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加速度参数和偏差参数;控制部,其对调整机构进行控制;预测部,其在由所述偏差参数和加速度参数表示的所述风扇的工作点属于了预测区域的情况下,预测为发生所述风扇的转速的猎振;以及抑制部,其在预测为发生所述猎振的情况下,执行猎振抑制处理,所述猎振抑制处理中,与预测为不发生所述猎振的情况相比,执行使反馈控制的积分增益降低和使所述反馈控制的微分增益增大中的至少一方。

    泵和刮水器组件、相关联的粘性离合器,以及相关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2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80089003.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霍顿公司

    Abstract: 一种粘性离合器(120,220)包括输入构件(22)、输出构件(26)、工作室(30)、容器(32)、释放孔(36)、前导刮水器(140A、240A)、前导泵孔(142A、242A)、后部刮水器(140B、240C)以及后部泵孔(142B、242C),该输入构件(22)围绕旋转轴线(A)是可旋转的,该输出构件(26)围绕旋转轴线选是可择性地旋转的,该工作室(30)由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界定,该释放孔(36)将容器流体地连接到工作室,该前导刮水器(140A、240A)延伸到工作室中,该前导泵孔(142A、242A)被定位成邻近前导刮水器,前导泵孔(142A、242A)将工作室流体地连接到容器,该后部刮水器(140B、240C)延伸到工作室中,该后部泵孔(142B;242C)被定位成邻近后部刮水器并且被定位在前导泵孔的下游,后部泵孔(142B、242C)将工作室流体地连接到容器。后部刮水器的宽度(WB1、WC2)大于所述前导刮水器的宽度(WA1、WA2)。

    具有电磁风扇离合器的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312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80082396.0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1)的冷却系统(20),包括冷却风扇(8)和驱动轴(4),所述风扇(8)通过离合器(5)连接至所述驱动轴(4),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构件(11),其轴向可移动并且扭转连接至驱动轴(4)或风扇(8),以及第二离合器构件(14),其轴向连接至风扇(8)或驱动轴(4);磁性元件(18),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11)上;以及电磁铁(22),其布置在入口孔口(10)上以朝向风扇(8)伸出,并且构造成如果内部发动机温度超过参考值,则在通电的情况下吸引所述磁性元件(18)以将风扇(8)接合驱动轴(4)上。

    外部控制式风扇-离合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2345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80043628.7

    申请日:2016-07-22

    Inventor: 菅原大树

    Abstract: 提供改善电磁阀的动作特性的外部控制式风扇‑离合器装置,该电磁阀控制向扭矩传递室供给的供油量。外部控制风扇‑离合器装置的方式是通过对固定于旋转轴体侧的电磁铁通电来使设置在驱动盘或密封壳体的由板簧与衔铁构成的阀构件工作从而从外部对油循环流动通道(供油口)进行开闭控制,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阀构件,形成为将安装于该阀构件的板簧的衔铁在从板簧的基端侧朝向摆动端侧的方向上分割成多个而设置多个板簧的挠曲点的构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