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7937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1911206500.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航空天线电对全向信标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调制模块、上边带混频器、下边带混频器、边带信号功放器、基准信号功放器、信号双工器、基准天线、边带天线;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上边带混频器的输入端、下边带混频器的输入端,所述上边带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边带信号功放器的输入端,所述下边带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基准信号功放器的输入端,所述边带信号功放器的输出端、基准信号功放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双工器,所述信号双工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基准天线、边带天线。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航空天线电对全向信标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信号的有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0025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0625.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43 , G01S1/02 , G01S1/04 , G01S1/08 , G01S1/68 , G05D1/242 , G05D1/243 , G05D1/246 , G05D1/633 , G05D1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行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转场引导信标,呈现成对设置,两两配合的关系,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转场引导系统,包括计算机程序、视觉识别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识别系统为机器人的组成部分,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转场控制方法,通过信标识别、生成虚拟地图和行动控制机器人转场,本发明可以利用引导信标进行转场,引导信标铺设在场地上,无需使用电和磁,信号传输不受恶劣天气影响,避免出现机器人和引导装置出现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且安装方便,快速,成本也比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6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428753.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航科院中宇(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雷达测距与ADS‑B设备的云底高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机场、摄像雷达测距系统和与摄像雷达测距系统通信连接的云底高计算系统,机场上设有跑道,跑道的降落着陆末端设有航向台,机场在跑道降落方向具有斜面状的下滑台,摄像雷达测距系统包括摄像采集模块和雷达测距模块,摄像采集模块与雷达测距模块分别可调拍摄角度活动安装于航向台顶端;云底高计算系统包括图形识别模块、测距云底高计算模块和飞机高度通信采集模块,图形识别模块内部具有云朵飞机识别模型。本发明既能科学测算云底高预估值便于风险管控,又能依靠飞机的高度值来得出云底高实际值,提高了云底高的监测精度,也提高了机场安全管理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0025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50625.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43 , G01S1/02 , G01S1/04 , G01S1/08 , G01S1/68 , G05D1/242 , G05D1/243 , G05D1/246 , G05D1/633 , G05D1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行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转场引导信标,呈现成对设置,两两配合的关系,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转场引导系统,包括计算机程序、视觉识别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识别系统为机器人的组成部分,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转场控制方法,通过信标识别、生成虚拟地图和行动控制机器人转场,本发明可以利用引导信标进行转场,引导信标铺设在场地上,无需使用电和磁,信号传输不受恶劣天气影响,避免出现机器人和引导装置出现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且安装方便,快速,成本也比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29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780047553.4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宗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持电磁谐振的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及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无线电力发送器中通过谐振现象向无线电力接收器无线地提供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力的应用进入配置状态并执行启动;在完成启动时生成随机的第一待机偏移;以及在基于第一待机偏移所确定的时间点处进入省电状态,以便发起信标序列。因此,本发明具有能够使由交叉连接引起的电力损耗和由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热引起的装置损坏最小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9608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80006902.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nventor: 平松胜彦
Abstract: 通信系统(10)具备设定装置(20)以及形成规定的通信网的母机(14)及多个子机(16)。设定装置(20)发送表示该设定装置(20)的位置的位置数据。多个子机(16)各自将位置数据及位置数据的接收电力值发送至母机(14)。母机(14)基于自多个子机(16)发送的接收电力值,将多个子机(16)中的特定的子机(16)与位置数据所表示的设定装置(20)的位置建立对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166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80035317.X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形成为能够不降低定位精度地对位置信息进行校正,使得移动线路绕过不可进入区域。在将与各时刻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的测定点连结而成的移动线路会经过不可进入区域的情况下,判定移动线路与不可进入区域交叉的状态,对位于不可进入区域内的测定点的个数进行计数,根据移动线路与不可进入区域交叉的状态以及不可进入区域内的测定点的个数来分情况地对位置信息进行校正,使得移动线路绕过不可进入区域。特别是,在不可进入区域的周围设定具有在正交坐标系中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边和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边的绕行矩形,将成为校正对象的测定点校正到绕行矩形上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7884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4522.8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发送器的功耗。控制系统(10)包括通信单元(21)、获取单元(331)和输出单元(332)。通信单元(21)与用于发送无线信号的发送器(40)进行通信。获取单元(331)基于已从发送器(40)发送来的且由通信单元(2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获取与发送器(40)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输出单元(332)根据获取单元(331)所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来将包括调整信息的指令信号从通信单元(21)发送至发送器(40)。该调整信息用于改变发送器(40)发送无线信号的时间间隔和发送器(40)发送无线信号的发送功率至少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0613426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480072555.5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Inventor: A.V.潘德哈里潘德 , 杨宏铭 , X.王 , A.M.M.勒肯斯
IPC: G01C21/20 , G01S1/68 , G01S1/70 , G01S1/72 , G01S1/74 , G01S5/00 , G01S5/16 , G01S5/18 , H04W64/00 , H04W4/02 , H04W52/02 , H04W4/024 , H04W4/029
Abstract: 一种位置系统,包括:位置网络,其包括多个参考节点和至少一个控制器。每一个参考节点可操作成传输移动设备可以从其进行相应测量以用于使用在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置中的相应信标信号。至少一个控制器配置成控制是否和/或多长时间传输一次位置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信号以使用在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置中,控制是基于来自移动设备相对于参考节点的位置的至少一个确定的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37281.X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标可利客株式会社
Inventor: 崔信浩
IPC: G06Q20/32 , H04L9/32 , G06Q20/38 , G06Q20/40 , G06Q30/02 , G06Q20/34 , H04W84/18 , H04W88/02 , G01S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信标的支付方法以及设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实现支付终端和用户终端之间的双向通信,并且可以在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的用户终端中进行操作,即使不以超近距离紧密接触也容易在近距离内执行认证。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与支付终端有线连接,并且当利用距离传感器判断预定范围内存在用户终端时,与用户终端形成基于信标通信的通信信道,从而对用户终端和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相关信息进行中继,因此能够克服现有的利用NFC的支付方式的限制,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执行支付服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