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6828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689274.1

    申请日:2013-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汽车空调中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该车辆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配置在该蒸发器的全部间隙的一部分的多个间隙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5)具有与制冷剂流通管(12)接合的容器主体部(18)、和与容器主体部(18)的下风侧缘部相连地设置的外侧伸出部(19)。外侧伸出部(19)从容器主体部(18)的上端在固定长度范围内设置,其长度与容器主体部(1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比较短。在外侧伸出部(19)上设有相对于容器主体部(18)而向左右两个方向鼓出、且使左右方向的尺寸与容器主体部(18)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相比较大的膨胀部(26)。膨胀部(26)的左右两侧壁(26a)是平坦的。膨胀部(26)与散热片相比位于通风方向外侧。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372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22278.1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了热交换器的蒸发器(1)的集液箱(2、3)具有第一至第三箱构成部件(20、21、22)。在集液箱的通风方向两侧缘部上,设置使各箱构成部件(20、21、22)的纵壁部(29、34、36)重合的层叠部(38)。使第三箱构成部件(22)的中间纵壁部(36)朝向前端侧而向通风方向外侧倾斜。在横截面上,使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外面与外侧纵壁部(29)的通风方向内面、以及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内面与内侧纵壁部(34)的通风方向外面分别以形成锐角的方式交叉,在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外面与外侧纵壁部(29)的通风方向内面之间、以及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内面与内侧纵壁部(34)的通风方向外面之间,形成有填角(39)。蒸发器(1)适合使用在构成汽车空调的冷冻循环中。

    冷凝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7822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80110416.6

    申请日:2009-10-20

    Inventor: 花房达也

    Abstract: 在冷凝器1,设置有包括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换热管2的3个换热通路P1~P3。在冷凝器1的左端部侧,分体地设置有:第1换热通路P1的换热管2所连接的第1储液箱3;和第2以及第3换热通路P2、P3换热管2所连接的第2储液箱4。在冷凝器1的右端部侧设置连接所有换热通路P1~P3的换热管2的第3储液箱5。使第1储液箱3与第2储液箱4从平面观察为偏离,并且使第2储液箱4的上端位于比第1储液箱3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使第2储液箱4具有利用了重力的气液分离功能。根据该冷凝器1,能够减少钎焊部位,并且能够提高冷凝性能。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8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21676.1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适于在构成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的制冷循环中使用。具有:多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12);配置在全部通风间隙(14)中的部分通风间隙(14)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5),通风间隙形成在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12)彼此之间;配置在蓄冷材料容器(15)内的内翅片(18)。在蓄冷材料容器(15)的左右各侧壁(15a)上,设有与内翅片(18)接触的接触部分(21)和不与内翅片(18)接触的非接触部分(22)。在从左右任意一方观察蓄冷材料容器(15)时,在左右各侧壁(15a)与制冷剂流通管(12)重叠的重叠部分中,蓄冷材料容器(15)的左右各侧壁(15a)的接触部分(21)的面积大于非接触部分(22)的面积。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0682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560796.X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能够在抑制了通常制冷时的冷却性能降低的基础上延长冷能释放时间。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的热交换芯部(4)具有由外散热片(16)、第2制冷剂流通管(12B)、蓄冷材料容器(15)、第1制冷剂流通管(12A)、蓄冷材料容器(15)、第2制冷剂流通管(12B)和外散热片(16)按该顺序排列而成的排列部分(17)。在排列部分(17)中,蓄冷材料容器(15)与第2制冷剂流通管(12B)之间的接触面积成为蓄冷材料容器(15)与第1制冷剂流通管(12A)的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下、例如30~80%。

    复合金属材料、管件的制造方法、管件及使用了该管件的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4008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389019.9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利用高频电阻熔接法将两侧缘部彼此钎焊起来而制造管件的复合金属材料、管件的制造方法、管件及使用了该管件的热交换器。复合金属材料包括:由含有Cu 0.3质量%~0.5质量%、Mn 0.6质量%~1.0质量%、Ti 0.05质量%~0.15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的芯材;由含有Si 7.9质量%~9.5质量%、Fe 0.1质量%~0.3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覆盖芯材的一个面的第一表皮层;由含有Si 4.5质量%~5.5质量%、Cu 0.5质量%~0.7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覆盖芯材的另一个面的第二表皮层;由含有Mn 0.2质量%~0.4质量%、Zn 0.2质量%~0.4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介于芯材与第一表皮层之间的中间材。

    液冷式冷却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09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064487.4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冷式冷却装置(10)具有上下自由分割的第1及第2外壳(12、14),在第2外壳(14)的与收纳在内部的翅片(18)相对的底壁部(24)上,形成朝向从翅片(18)远离的方向凹陷的多个狭缝(36)。狭缝(36)沿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第2外壳(14)的宽度方向以一条直线状延伸,并且沿所述流动方向以彼此等间隔分离的方式设置多个。并且,在制冷剂从第1及第2外壳(12、14)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时,通过使该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狭缝(36)后再流出而能够使其向上方向对流,因此能够通过将该制冷剂恰当混合而冷却了的制冷剂向第1外壳(12)侧供给而提高电子器件(E)的冷却效率。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267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84653.1

    申请日:2013-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汽车空调中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该车辆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配置在该蒸发器的全部间隙的一部分的多个间隙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5)具有与制冷剂流通管(12)接合的容器主体部(18)。在容器主体部(18)的左右两侧壁(18a)外表面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分别从上端朝着下端逐渐降低且上下两端开口的多个冷凝水排水路径(21、22)。各冷凝水排水路径(21、22)形成于设在蓄冷材料容器(15)的容器主体部(18)的左右两侧壁(18a)上并向外侧鼓出的两个凸部(23)之间。形成一个冷凝水排水路径(21、22)的两个凸部(23)中的至少一方的凸部(23)的长度,与蓄冷材料容器(15)的容器主体部(18)的通风方向的宽度相比较长。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6828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310689274.1

    申请日:2013-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汽车空调中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该车辆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配置在该蒸发器的全部间隙的一部分的多个间隙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5)具有与制冷剂流通管(12)接合的容器主体部(18)、和与容器主体部(18)的下风侧缘部相连地设置的外侧伸出部(19)。外侧伸出部(19)从容器主体部(18)的上端在固定长度范围内设置,其长度与容器主体部(1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比较短。在外侧伸出部(19)上设有相对于容器主体部(18)而向左右两个方向鼓出、且使左右方向的尺寸与容器主体部(18)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相比较大的膨胀部(26)。膨胀部(26)的左右两侧壁(26a)是平坦的。膨胀部(26)与散热片相比位于通风方向外侧。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0682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560796.X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能够在抑制了通常制冷时的冷却性能降低的基础上延长冷能释放时间。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的热交换芯部(4)具有由外散热片(16)、第2制冷剂流通管(12B)、蓄冷材料容器(15)、第1制冷剂流通管(12A)、蓄冷材料容器(15)、第2制冷剂流通管(12B)和外散热片(16)按该顺序排列而成的排列部分(17)。在排列部分(17)中,蓄冷材料容器(15)与第2制冷剂流通管(12B)之间的接触面积成为蓄冷材料容器(15)与第1制冷剂流通管(12A)的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下、例如30~8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