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发动机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2145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10505605.8

    申请日:2010-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2 F01M1/12 F01M2011/021 F02B37/007 F02B3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40),这种内燃发动机具有容纳汽缸的曲轴箱(41)、具有至少一个排气涡轮增压器(46,47)、并且具有包含至少一个油泵(58)的一个油回路,其中发动机油通过至少一个油泵(58)可以被吸入并且被送到这些汽缸用于润滑,并且其中该或每个排气涡轮增压器(46,47)被连接到该油回路上,其方式为吸入的发动机油可以经由通向对应的排气涡轮增压器的一个输入管线(59,69)而被送到对应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上并且然后可以从对应的排气涡轮增压器的这些轴承经由从对应的排气涡轮增压器引出的一个输出管线(61,62)向一个油底壳(69)的方向被输送走。根据本发明,对应的排气涡轮增压器(46,47)的对应的输出管线(61,62)配有一个限制压力的装置(63,64),借助于该限制压力的装置可以使在对应的排气涡轮增压器(46,47)的这些轴承处占主导的真空度受到限制。

    机动车辆的控制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6750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34940.8

    申请日:2012-07-06

    Abstract: 一种机动车辆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一个噪声传输系统(10)以及一个排气系统(34),其中,该噪声传输系统(10)具有用于影响该机动车辆的内部噪声的至少一个进气噪声传输装置(11),该进气噪声传输装置能够经由一个第一管状连接元件(12)被耦合到通向一台内燃发动机的一个空气进气管(13)上,该第一管状连接元件(12)配备有一个可切换的关闭装置(18),并且该进气噪声传输装置能够经由一个第二管状连接元件(14)被耦合到车辆内部,其中该排气系统具有用于影响该机动车辆的外部噪声的至少一个可切换的关闭装置,并且其中该控制装置依据由驾驶者对一个共同的操作元件(25)的操作而联合地影响该噪声传输系统(10)以及该排气系统的运行。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气门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7821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58220.0

    申请日:2012-03-07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气门驱动装置,为了驱动换气气门提供了至少一个凸轮轴,凸轮轴具有可轴向移位的滑动凸轮(7),该滑动凸轮具有带凹槽的滑槽区段(12),具体是用于在第一方向上移位的第一凹槽(18)和用于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位的第二凹槽(19)。致动器(15)配备有用于在这两个方向上移位第一轴向段的第一销杆(16)和移位第二轴向段的第二销杆(17)。为了滑动凸轮的移位,第一销杆和第二销杆都被致动器(15)释放并轴向移动,使得一个销杆伸入一个凹槽中同时另一个销杆支撑在该外侧面(20),其中,该滑槽区段(12)在部分区段中由相对高导电率的材料制造而在部分区段中由相对低导电率的材料制造。

    具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

    公开(公告)号:CN10174910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166703.0

    申请日:2009-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8 F01N5/04 Y02T10/144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具有排气歧管、排气管道、废气涡轮增压器和从排气管道分支的旁通管道的,通过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驱动一个设置用于对内燃机的燃烧空气进行增压的压缩机,在所述旁通管道中设置有动力涡轮机,其中,短接管道从旁通管道分支出来并且通到废气涡轮增压器后面的排气管道区段中。此外,第一阀这样地定位在废气涡轮增压器后面的排气管道区段中,使得从废气涡轮增压器中流出的废气改道到短接管道中并且然后向动力涡轮机改道。

    将三相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364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80026588.0

    申请日:2022-01-31

    Abstract: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装置(1),包括能够连接到交流电流源(G)的电源侧(2)、能够连接到直流负载(L)的输出侧(3)、至少串联电连接到电源侧(2)的第一端子(2a)的第一功率电感器(4)、以及可操作地插设在电源侧(2)和输出侧(3)之间的整流器(5)。整流器(5)包括二极管桥(6)和一个或多个开关(7),二极管桥被配置为将来自源(G)的交流电流转换成流向负载(L)的直流电流,一个或多个开关可以选择性地在断开配置和闭合配置之间切换,以便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切换整流器(5),在第一配置中,整流器中断流向输出侧(3)的电流流动并且对第一电感器(4)进行充电;在第二配置中,整流器允许将电流传输到负载(L)并对第一电感器(4)进行放电。第二功率电感器(8)与电源侧(2)的第二端子(2b)串联电连接。

    用于保护车载充电设备的方法和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6783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80090236.7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护车载充电设备(10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来自电网的相电压和中性电压,检测表示由补偿电路生成的补偿电流的电流信号,将相电压组合在一起以获得单极电压信号,对电流信号和单极电压信号进行平方以获得第一方波电流波和第二方波电压波,将第一方波和第二方波组合在一起,以便当第一方波和第二方波同相时生成具有第一逻辑电平的输出信号,并且当第一方波和第二方波异相时生成具有第二逻辑电平的输出信号,生成与具有第一值的输出信号的每个部段的持续时间成比例增加的电压,将电压的值与极限值进行比较,并且当电压电平超过极限值时生成警报信号。

    用于使行李箱区域通风的构件系统和机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09649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82617.4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机动车的行李箱区域通风的构件系统,其目的是冷却至少一个位于行李箱区域中的单元,和涉及一种机动车,尤其是轿车。提供了用于使机动车的行李箱区域(12)通风的构件系统(10),其目的是冷却至少一个位于行李箱区域(12)中的单元(32)。构件系统(10)包括用于存储物品的装载底板(14)、布置在装载底板(14)下方的行李箱区域(12)以及局部限定行李箱区域(12)的边界的第一构件(16),尤其是白车身构件。在装载底板(14)与第一构件(16)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空气流(20)进入行李箱区域(12)中的流通口(1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