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619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93946.6
申请日:2016-02-22
IPC: C07D209/12 , C07D405/06 , C07D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位二羰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3位二羰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本发明还具体公开了该3位二羰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一步串联反应实现吲哚3位的双羰基化,合成了一系列多官能化3位二羰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为其进一步衍生化研究,合成含吲哚结构的药物分子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09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280645.1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C07C49/385 , C07C45/61 , C07C45/82 , C07C49/413 , C07C35/23 , C07C29/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纯化环十二酮反应的中间体α-异丁基环十二酮和环戊基环十五醇,采用分子蒸馏方法分离提纯目标产物麝香酮,得到高纯度的麝香酮的方法。中间体α-异丁基环十二酮和环戊基环十五醇是采用2~4级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纯化。目标产物麝香酮采用2~8级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提纯,技术方案如下:(1)采用多级刮膜式蒸馏设备进行分离,包括刮膜式蒸发器、分子蒸馏器和两级混合蒸馏器;(2)蒸馏设备的蒸发面与冷凝面之间间距为1~20cm;(3)真空压力为0.001~10mmHg;(4)蒸发温度为10~100℃;(5)冷却温度-30~50℃;(6)搅拌速率为50~1000rpm,其纯度超99.5%。本发明制备的麝香酮可作为医疗、药品、食品、香料、化妆品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711840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66137.0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A61K36/8994 , A61P35/00 , A23L1/29 , A61K31/07 , A61K31/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癌症患者的药食两用组合物,其由怀山药、黄芪、熟地黄、薏苡仁、枸杞子、山楂、百合、莲子、红枣、黑木耳、维生素A、维生素C组成,可以加工制成颗粒剂、口服液、流质食品或半流质食品。本发明的药食两用组合物以天然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配方合理,营养全面,具有抑制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长期服用,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药品和/或食品,特别适合于术后病人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819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984739.3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IPC: C07J9/00 , C07D311/62 , C07H15/04 , C07H1/08 , C07D241/08 , C07C51/42 , C07C65/21 , C07C6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槟榔种子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采用重结晶、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现代分离方法从槟榔种子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Helicia cerebroside A(1)、(R)‑N‑((2S,3S,4R,Z)‑3,4‑dihydroxy‑1‑(((2R,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2H‑pyran‑2‑yl)oxy)octadec‑8‑en‑2‑yl)‑2‑hydroxydocosanamide(2)、(2S,3R)‑儿茶素(3)、异鼠李素(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豆甾‑4‑烯‑3‑酮(7)、香草酸(8)、环‑(亮氨酸‑酪氨酸)(9)和对羟基苯甲酸(10)。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包括酚类、黄酮类、甾体类、脑苷酯类和环二肽类,其中脑苷酯类化合物是首次在该属植物中报道。
-
公开(公告)号:CN110981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984739.3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IPC: C07J9/00 , C07D311/62 , C07H15/04 , C07H1/08 , C07D241/08 , C07C51/42 , C07C65/21 , C07C6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槟榔种子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采用重结晶、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现代分离方法从槟榔种子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Helicia cerebroside A (1)、(R)-N-((2S,3S,4R,Z)-3,4-dihydroxy-1-(((2R,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2H-pyran-2-yl)oxy)octadec-8-en-2-yl)-2-hydroxydocosanamide(2)、(2S,3R)-儿茶素(3)、异鼠李素(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豆甾-4-烯-3-酮(7)、香草酸(8)、环-(亮氨酸-酪氨酸)(9)和对羟基苯甲酸(10)。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包括酚类、黄酮类、甾体类、脑苷酯类和环二肽类,其中脑苷酯类化合物是首次在该属植物中报道。
-
公开(公告)号:CN1098245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73201.4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膝叶中亚油酸的提取方法,属于亚油酸的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牛膝叶晾干粉碎,正己烷浸提后,经皂化处理,在低温下进行尿素包合,即得到亚油酸。本发明所提供的牛膝叶中亚油酸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亚油酸提取率好,所用试剂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易于获得,为亚油酸的生产工艺研究及牛膝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09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876090.X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C07D207/333 , C07D409/06 , C07D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位二羰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2位二羰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本发明还公开了该2位二羰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一步串联反应实现吡咯2位的双羰基化,合成了一系列多官能化2位二羰基取代吡咯类化合物,为其进一步衍生化研究,合成含吡咯结构的药物分子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84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853810.1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C07D311/94 , C07D405/12 , C07D405/1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独一味素A的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独一味素A的衍生物,具有以下通式结构中的一种,其中,R1为烷基;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或脂肪链中的一种。本发明设计合成的独一味素A的衍生物是环烯醚帖类化合物,可以在制备抗癌药物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14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07855.0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C07D209/18 , C07D471/04 , C07D207/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18 , C07D207/337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富电子芳香环三级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含富电子芳香环衍生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是将吲哚类化合物1、氮杂吲哚类化合物4和吡咯类化合物6分别与α位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取代的1,3-二羰基化合物2在酸性溶剂中通过串联反应制得3位取代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3、3位取代氮杂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5和2-位取代吡咯三级醇类化合物7。本发明将吲哚、氮杂吲哚或吡咯分别与α位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取代的1,3-二羰基化合物通过碳氢功能化构建C(sp2)-C(sp3)化学键合成了一系列含吲哚、氮杂吲哚或吡咯的多官能化三级醇,合成过程简单且易于控制,目标产物的多个反应位点为其进一步衍生化研究及合成含吲哚结构的药物分子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81617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055144.7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A61K31/7048 , A61K31/365 , A61P2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莴苣苷B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莴苣苷B的药理作用明显,主要表现为:能够增加抑郁症小鼠体重,增加其活动次数,延长抑郁症小鼠游泳时间,缩短其游泳不动时间,并且提升抑郁症小鼠对蔗糖的偏嗜度,降低抑郁症小鼠的死亡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新药物,为抑郁症病人带来福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