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模块和便携式终端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2765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8343.3

    申请日:201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信模块和便携式终端,其通信模块包括NGFF接口、开关单元、充电保护单元和延时单元。NGFF接口包括电源管脚和USB数据传输管脚;所述USB数据传输管脚短于所述电源管脚;本发明由于在通信模块设置NGFF接口减小了通信模块的体积,减少了通信模块与便携式终端装配时的结构限制。而且设置USB数据传输管脚短于所述电源管脚,使便携式终端可预先保存USB数据或完成上电准备,再进行USB切断或通讯,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通信模块插入时,由充电保护单元先进行小电流充电,消除开关单元打开瞬间的冲击电流,避免此时产生的瞬间大电流损坏开关单元,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插式连接器和多层电路板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612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80045066.2

    申请日:2010-08-17

    Inventor: J·拉波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多层电路板(51)的多极插式连接器(90)、一种可装配多极插式连接器(90)的多层电路板以及一种由用于接触多层电路板(51)的多极插式连接器(90)和可装配该多极插式连接器(90)的多层电路板所构成的组合物,所述插式连接器具有多个接触元件(50a,50b-50′a,50′b),所述多层电路板具有用于对所述多极插式连接器(90)的接触元件(50a,50b-50′a,50′b)的插针(53a,53b-53′a,53′b)进行接触的盲孔(60a,60b-60′a,60′b)。本发明插式连接器(90)的特征在于,所述插针(53a,53b-53′a,53′b)长度不等,以便所述插针(53a,53b-53′a,53′b)能与所述多层电路板(51)分布在不同印制导线平面(71-71′)中的印制导线(52a,52b;72a,72b-72′a,72′b)实现接触。本发明多层电路板(51)的特征在于,所述盲孔(60a,60b-60′a,60′b)终止于所述多层电路板(51)的不同印制导线平面(71-71′),以便所述插针(53a,53b-53′a,53′b)能明确接触到所述多层电路板(51)分布在不同印制导线平面(71-71′)中的印制导线(52a,52b;72a,72b-72′a,72′b)。

    多层布线板及其制造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0745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49839.0

    申请日:2011-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层布线板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多层布线板具有通过交替地堆叠多个导体层和多个树脂绝缘层而形成多层的堆叠结构,其中在堆叠结构的第一主表面侧和第二主表面侧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了阻焊膜,在接触阻焊膜的最外层树脂绝缘层中形成了多个开口,多个第一主表面侧连接端子或多个第二主表面侧连接端子由作为主要成分的铜层制成且位于多个开口中,端子外表面从最外层树脂绝缘层的外表面向内定位,且阻焊膜延伸到多个开口内且与每个端子外表面的外周部分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