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插脚转接组件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32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87666.5

    申请日:2016-08-31

    Inventor: 周峰 曹骏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181 H05K2201/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插脚转接组件,属于电子元器件安装领域,包括导电的“L”型转接件,转接件的垂直段与电路板连接,其水平段与插脚连接端设有插孔,插脚安装在插孔中,转接件表面刷有绝缘漆。电路板与“L”型转接件的垂直段连接,电子元器件插脚插入转接件的水平段插孔,转接件表面刷有绝缘漆,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靠,因此不需另添加小尺寸电路板即可有效保证转接件与电子元器件本体底部的相对位置,使电子元器件整体与电路板顺利插装,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还可有效保证至少两个转接件之间的隔离绝缘,规避由于距离较近而引起的接触短路的风险。

    半导体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30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80068823.2

    申请日:2011-11-15

    Inventor: 小平悦宏

    Abstract: 在半导体模块(100)中,带导电图案绝缘基板(2)粘着了半导体芯片、主电路端子(4)、控制端子(5),在粘着了带导电图案绝缘基板(2)的金属散热基板(1)上粘着具有使主电路端子(4)的表面以及控制端子(5)露出的第1开口部(11)的树脂外壳(8),在形成于构成树脂外壳(8)的侧壁的第2开口部(11)插装埋入了固定主电路端子(4)以及控制端子(5)的螺母(22)的树脂体(7),在树脂外壳(8)内填充树脂材料(9),其中,使第1开口部(11)的侧壁(18)为表面侧变窄的锥形,在控制端子(5)设置与该锥形的侧壁接触的锥形的接触部(19),通过用埋入了螺母(22)的树脂体(7)固定作为独立端子的单梁构造的控制端子(5),能够使控制端子(5)的表面高度(17)高精度地对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