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7363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710301919.4
申请日:2007-12-20
Inventor: 全湖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3/144 , B05D22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外部塑料部件的喷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了火焰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从而替代了传统的预处理和底漆工艺的喷漆办法。优选火焰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使用下述参数作为变量:要导入至外部塑料注模制品上的空气/LPG或空气/LNG的气体混合比、等离子体源和外部塑料注模制品之间的距离、等离子体处理速率和气体混合量。
-
公开(公告)号:CN1726097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380106495.6
申请日:2003-12-15
Applicant: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7/04 , B05D1/42 , B05D3/029 , B05D3/067 , B05D3/08 , B05D3/142 , B05D3/144 , B05D5/00 , B05D5/04 , B05D5/12 , B05D7/02 , C08F285/00 , C08F287/00 , C08F291/18 , C08J7/18 , C08J2323/04 , C08J2323/10 , C09D4/00 , C09D5/1637 , C09D5/18 , C09D151/003 , C09D151/006 , C09D151/08 , Y10T428/31504 , C08L266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机或有机基材上形成功能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a)在无机或有机基材上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电晕放电、高能辐射和/或火焰处理,b)在无机或有机基质上施加熔融、溶液、悬浮或乳液形式的1)至少一种可反应引发剂或2)至少一种可反应引发剂和至少一种烯属不饱和化合物,其中该可反应引发剂和/或该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载有至少一种功能调节基团用于调节被加工基材上获得的所需表面性能,和c)将该被涂覆的基料加热和/或用电磁波在调节所需表面性能的条件下辐射。本发明也涉及按该方法涂刷的基材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689711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6910.0
申请日:2005-04-25
Applicant: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5/04 , B01L3/502707 , B01L2200/12 , B01L2300/161 , B05D3/14 , B05D3/142 , B05D3/144 , B05D7/22 , B05D7/222 , B05D7/227 , B05D2201/02 , G01N33/4915 , Y10T436/208339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在流体组件的内表面上生产亲水性聚合物薄膜的方法,其中首先将流体组件的内表面经受物理化学处理,尤其是等离子体处理,随后将内表面接触亲水性聚合物的溶液,然后以这样的方式用气态介质置换聚合物溶液,使得首先内表面保持被部分的聚合物溶液润湿,并且最后通过除去溶剂使亲水性聚合物的薄膜保留在流体组件的内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亲水性聚合物具有高于流体组件本身的内表面的表面润湿性的对于含水溶液的表面润湿性。此外,本发明描述了流体组件和系统以及分析系统,在其内表面上至少部分地存在亲水性聚合物的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476939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49872.8
申请日:2003-07-30
Applicant: 海南赛诺实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7/04 , B05D3/0209 , B05D3/068 , B05D3/144 , B05D225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收缩型涂布薄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过程:将水性高分子乳胶涂布于热收缩薄膜基材的表面,然后对涂有乳胶的薄膜基材进行微波干燥,再对干燥后的薄膜进行固化,使涂布的材料均匀结晶。采用该种方法生产的热收缩型涂布薄膜具有薄膜与外物摩擦后不易磨花、抗刮性、拉伸性能好、收缩率大、抗静电效果好、表面摩擦系数低、优越的光泽度,高度的阻氧隔水效果,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该系列收缩膜可达到包装物品既美观、又耐磨、还能延长物品的保质期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1406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80018043.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7/045 , B05D3/0254 , B05D3/144 , B05D7/04 , B05D2350/63 , B32B5/024 , B32B5/026 , B32B7/12 , B32B27/00 , B32B27/08 , B32B27/10 , B32B27/12 , B32B27/16 , B32B27/18 , B32B27/285 , B32B27/302 , B32B27/306 , B32B27/32 , B32B27/327 , B32B27/34 , B32B27/36 , B32B27/365 , B32B29/002 , B32B2255/10 , B32B2255/20 , B32B2255/26 , B32B2255/28 , B32B2270/00 , B32B2307/20 , B32B2307/306 , B32B2307/3065 , B32B2307/31 , B32B2307/4023 , B32B2307/412 , B32B2307/50 , B32B2307/536 , B32B2307/546 , B32B2307/558 , B32B2307/704 , B32B2307/712 , B32B2307/7242 , B32B2307/7265 , B32B2307/732 , B32B2307/734 , B32B2307/748 , B32B2307/75 , B32B2439/70 , B32B2439/80 , B65D65/42 , C08J7/047 , C08J2367/02 , C08J2429/04 , C08J2483/00 , C23C16/02 , C23C16/403 , C23C16/44 , C23C18/1254 , H01J37/3244 , H01J37/32568 , H01J37/3277 , H01J37/32899 , H01J2237/33
Abstract: 提供高温热水处理前后阻气性的劣化少的阻气性膜。一种阻气性膜,在基材膜上设置或不设置氧化铝蒸镀膜,进而具有阻气性涂膜,所述阻气性涂膜是涂装阻隔性涂层剂从而设置涂布层,形成具有以Si‑O‑Si键为基本骨架的网孔结构的网状结构、和在该网状结构的网孔掺入结晶的水溶性高分子作为微晶的复合膜的阻气性涂膜,所述阻隔性涂层剂是将制备缩合物的硅原子的键合状态为Q1和Q2结构的缩合物的比例达到所有硅原子的60%以上的混合溶液而得的烷氧基硅烷水解产物的缩合物溶液和具有结晶性的水溶性高分子混合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7873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293509.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何顺伦
Inventor: 何顺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7/00 , B05D3/142 , B05D3/144 , B05D5/00 , B05D7/02 , B05D7/54 , B05D2203/35 , F25D27/00 , F25D2317/04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触媒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光触媒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光触媒膜设置于基材上,光触媒膜包括多孔材料层和二氧化钛光触媒层,二氧化钛光触媒层设置于多孔材料表层内部和/或多孔材料的表面。本申请中将多孔材料层和二氧化钛光触媒层分别设置,从而可以减少多孔材料对二氧化钛光触媒的毒性,提高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光催化效果。多孔材料层可作为体系中的吸附介质,将待分解气体分子汇集到多孔材料的空隙中,从而使多孔材料中的二氧化钛光触媒进行光催化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光化学反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1204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80055838.9
申请日:2014-10-03
Applicant: 光学转变公司
IPC: B29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23 , B05C5/02 , B05C11/08 , B05C11/1036 , B05C11/1039 , B05C13/00 , B05D1/005 , B05D3/007 , B05D3/0272 , B05D3/144 , B05D7/546 , B29D11/00884 , C08G18/227 , C08G18/289 , C08G18/4063 , C08G18/44 , C08G18/6225 , C08G18/7831 , C08G18/7837 , C08G18/807 , C08G18/8175 , C08J7/042 , C08J7/123 , C08J2369/00 , C08J2433/14 , C08J2475/06 , C09D5/32 , C09D175/06 , C09K9/02 , C09K2211/14 , G02B1/14 , G02B5/23 , G02C7/102 , G03C1/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涂布机,其可以用于在光学基底上施加多个涂层成分。旋转涂布机包括:涂布机碗状物,被构造成用以收集从涂布的光学基底排出的多余的涂层材料;可旋转卡盘,被构造成用以在涂布期间接纳碗状物中的光学基底并使光学基底旋转;多个涂层贮存器,每个贮存器包含涂层材料;以及可分度涂层贮存器平台,包含所述多个涂层贮存器,并且被构造成用以将所选择的贮存器分度到涂布机碗状物上方的分配位置中。旋转涂布机可以包括或关联有至少一个固化工位,其中每个固化工位独立地构造成用以至少部分地固化施加的至少一种涂层材料。每个固化工位可以包括热固化工位、UV固化工位和/或IR固化工位中的至少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07636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80024837.7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安全有限责任公司 , 德州农工大学系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365 , A61L24/0036 , A61L24/046 , A61L31/06 , A61L31/14 , A61L31/146 , A61L2400/16 , A61L2430/36 , B05D1/62 , B05D3/144 , B05D7/02 , B29C44/5663 , B29C59/14 , B29K2033/04 , B29K2069/00 , B29K2075/00 , B29K2077/00 , B29K2995/0093 , B32B5/18 , B32B27/06 , C08J9/36 , C08J2201/026 , C08J2205/04 , C08J2207/10 , C08J2375/04 , C08L75/04
Abstract: 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单块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泡沫体;其中该SMP泡沫体包括:(a)聚氨酯,(b)内半部分,该内半部分具有由内支撑体界定的内网状化单元,(c)外半部分,该外半部分具有由外支撑体界定的外网状化单元,在提供该SMP泡沫体的截面的平面中包围该内部分,(d)以化学方式结合到该内支撑体和外支撑体两者的外表面的羟基基团。本申请还讨论了其他实施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60495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80047242.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IPC: C08J7/12 , C09J5/02 , A43B9/12 , A43B13/32 , A43D11/00 , A43D25/00 , B32B37/12 , B32B38/00 , H01J3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7/32366 , A43B9/12 , A43B13/12 , A43B13/32 , A43D11/00 , A43D25/00 , B05D3/144 , B29C65/48 , B29C66/026 , B29C66/45 , B29C66/95 , B29K2623/083 , B29L2031/504 , B32B37/1284 , B32B38/0008 , B32B2319/00 , B32B2437/02 , C08J7/123 , C09J5/02 , H01J37/317 , H01J37/32733 , H01J2237/335 , H05H2245/123
Abstract: 用等离子体施加处理弹性部件,如鞋外底,以清洁和活化弹性部件。等离子体的施加被控制以实现足够的表面组成改变以增强粘附特性,同时不会不利地使弹性部件物理地变形。等离子体处理用于使弹性部件的改变区域内的羰基官能团浓度增加至碳原子百分比组成的至少2%至15%的范围内。部分地通过由所生成的工具路径确保在弹性部件和等离子体源之间保持限定的高度偏移范围来控制清洁和活化。然后可以用粘合剂将弹性部件粘附到另一个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31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15625.3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丹麦得利速股份公司
Inventor: 艾瑞克·杰德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0 , B05D3/144 , B29C59/10 , C01B13/115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晕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入口侧(2)和出口侧(3)的电晕处理单元(1),其中该电晕处理单元(1)包括一组或多组横向电极(10、11),每组中的至少一个电极(10)连接至高压电源,并且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1)接地,其中接地的第二电极包括可转动的辊子。本发明的新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用于对薄片状材料(9)进行电晕处理的通流装置,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横向和纵向的传送台(4),其中该至少一个传送台(4)包括机械传送装置。通过这样的方案,得到了一个装置,薄片状材料(9)可通过该装置进行传送,并进行电晕处理,而不需要夹持住材料并将其拉过该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