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二极管及变容二极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03425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45645.4

    申请日:2014-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5/16 B81B3/0078 B81B7/00 B81B2201/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容二极管及变容二极管系统。所述变容二极管具有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的第一致动器表面(2a)呈现在基板(1)上,并且第二致动器表面(2b)呈现在第一可移动膜(3a)上。在该上下文中,所述第一可移动膜(3a)被布置在基板(1)的上侧面(1a)的上方。第二可移动膜(2b)被布置在基板(1)的与该上侧面(1a)相对的下侧面(1b)的下方。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由两个这种变容二极管制成的变容二极管系统。

    具有双向垂直激励的集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05145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094159.4

    申请日:2014-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03 B81B3/0056 B81B2201/0221 B81B2203/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双向垂直激励的集成结构。一种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基底层、被布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可移动梁、至少一个金属层、以及被布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一个或多个支座,使得一个或多个金属层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支座的顶表面上。所述MEMS器件还包括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包括被接合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支座的一个或多个金属层,导致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层的至少一部分与底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电极和顶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电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的电连接。

    机电换能器的制造方法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105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44319.7

    申请日:2012-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换能器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由绝缘层的平坦性的变化导致的击穿强度的变化更小的机电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在机电换能器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并且,通过去除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来形成隔离壁,并且,在去除了第一绝缘层的一部分之后的第一基板的区域上形成第二绝缘层。然后,通过在隔离壁上接合第二基板来形成间隙,并且,由第二基板形成隔着间隙与第二绝缘层相对的振动膜。在形成隔离壁时,沿与第一基板垂直的方向的间隙侧的高度变得比中心部分的高度低。

    静电致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027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43026.0

    申请日:2011-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C1/00698 B81B2201/0221 H01G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电致动器及其驱动方法。静电致动器包括彼此相对的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并且在所述固定电极和所述可动电极之间放置有电介质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之间施加第一电压,使可动电极与电介质层进行接触,并且,在第一电压的施加停止后并且在可动电极从电介质层移开之前,在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之间施加第二电压。第二电压的极性与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反,并且第二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电压的绝对值。

    减少微机电系统装置中的介电充电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79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2878.2

    申请日:2015-1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5/16 B81B3/0008 B81B3/0051 B81B2201/0221

    Abstract: 本主题涉及用于对MEMS装置中的静电致动的隔离以减少或最小化介电充电的装置、系统和方法。一种可调谐部件可以包括:固定致动电极,其定位在基板上;可动致动电极,其承载在悬置于基板上方的可动部件上;一个或多个隔离凸起,所述一个或多个隔离凸起定位在固定致动电极与可动致动电极之间;以及固定隔离着落部,其被隔离在固定致动电极的在一个或多个隔离凸起中的每一个隔离凸起处、在每一个隔离凸起附近、和/或与每一个隔离凸起大致对齐的部分内。在该布置中,可动致动电极可以选择性地朝向固定致动电极移动,但一个或多个隔离凸起可以防止固定致动电极与可动致动电极之间的接触,且固定隔离着落部可以抑制在隔离凸起中产生电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