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13232.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梁 , 张坤 , 邬周志 , 崔怀明 , 茹俊 , 曹锐 , 张明 , 秋博文 , 王鹏 , 邢硕 , 胡超 , 王严培 , 刘同先 , 王晨琳 , 陈飞飞 , 黄代顺 , 陈伟
IPC: G21C17/104 , G21C17/00 , G01R2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棒PCI临界功率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核反应堆堆芯中燃料棒在寿命周期内各个运行阶段的预期功率;根据预期功率确定燃料棒处于稳定状态下的目标功率与目标燃耗;根据燃料棒的包壳类型对应的限制条件对目标功率进行瞬态变化,确定燃料棒在目标功率与目标燃耗运行下的PCI临界功率。本申请明确不同燃料棒在不同运行功率与燃耗下的PCI临界功率,提高燃料棒PCI性能分析的可靠性和全面性,有利于对燃料棒的实际运行进行调整和控制,避免燃料棒发生PCI性能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13231.8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梁 , 张坤 , 邬周志 , 崔怀明 , 茹俊 , 曹锐 , 张明 , 秋博文 , 王鹏 , 邢硕 , 胡超 , 王严培 , 刘同先 , 王晨琳 , 陈飞飞 , 黄代顺 , 陈伟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棒PCI性能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反应堆燃料棒分析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燃料棒的当前功率和当前燃耗;基于所述当前功率和所述当前燃耗,利用燃料棒限值功率曲面方程,计算所述当前功率和所述当前燃耗共同对应的目标限值功率,其中,所述燃料棒限值功率曲面方程是根据所述燃料棒在各个运行时刻的初始功率、初始燃耗和限值功率确定的;根据所述目标限值功率和所述当前功率,计算所述燃料棒的功率裕量;基于所述功率裕量,评估所述燃料棒的PCI性能风险。本申请能够有效评估燃料棒运行过程中的PCI性能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33185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980908.8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SGTR事故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首先通过设置SGTR事故自动识别信号来隔离破损SG环路PRS,控制了破损SG二次侧的放射性释放;然后通过对一回路进行持续降温降压,确保了一回路能够达到足够的过冷度和水装量;再通过控制HPMT的注水流量使破损SG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压力达到初步平衡,从而稳定核电厂状态,终止破损SG一次侧的放射性冷却机向二次侧泄漏;最后将一回路冷却至冷停堆状态,从而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SGTR事故的应对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基于非能动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和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压水堆核电厂SGTR事故,拓展了核电厂SGTR事故处理的应对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8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327389.7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明 , 黄代顺 , 崔怀明 , 卢毅力 , 张渝 , 刘丽莉 , 邓坚 , 曹锐 , 邹志强 , 陈亮 , 许幼幼 , 杜政瑀 , 马海福 , 彭欢欢 , 王小吉 , 张航 , 武铃珺 , 武小莉
IPC: G21C15/18 , G21C15/02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非能动堆腔注水冷却系统及方法,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于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侧的保温层、第一混凝土墙、第二混凝土墙和安全壳混凝土墙;压力容器下封头与保温层之间形成保温层流道;第一混凝土墙和第二混凝土墙之间形成自然循环流道;保温层外侧、第一混凝土墙与安全壳混凝土墙底面之间形成堆腔隔间;堆腔隔间、保温层流道和自然循环流道连通;第二混凝土墙与安全壳混凝土墙侧面形成外侧隔间,第二混凝土墙上部与安全壳混凝土墙顶面之前形成安全壳隔间;保温层流道的出口标高高于第一混凝土墙的标高,第二混凝土墙的标高高于保温层流道的出口标高。本发明提升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2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1725575.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唐传宝 , 白晓明 , 崔怀明 , 艾红雷 , 王新军 , 张毅雄 , 曾忠秀 , 曹锐 , 王明利 , 李海颖 , 熊夫睿 , 文毅 , 谢海 , 黄代顺 , 郑连纲 , 刘佳 , 王岩
IPC: G21C17/02 , G21D1/00 , G06F30/23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疲劳状态监测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关键位置传感器精确采集被测部件的温度状态,进而有效降低疲劳计算中的保守性,另一方面通过自动修正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构建了监测位置与现有传感器的对应关系,实现疲劳计算的自动修正,而无需对故障传感器进行更换和维修,保证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极大降低了监测装置的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633262.2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丽莉 , 黄代顺 , 张明 , 崔怀明 , 卢毅力 , 张渝 , 邓坚 , 曹锐 , 邹志强 , 陈亮 , 杜娟 , 郑斌 , 余晓菲 , 许幼幼 , 杜政瑀 , 马海福 , 彭欢欢 , 王小吉 , 张航 , 武铃珺 , 武小莉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核反应堆堆腔注水冷却措施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利用严重事故系统计算得到热工失效评价输入参数;利用熔融池分层模型、熔融物的成分和质量,确定熔融池的结构;针对熔融池结构计算熔融池内传热;根据熔融池内传热获得压力容器外壁面热流密度;将外壁面热流密度值与相同位置处值比较,判断下封头是否发生热工失效;对压力容器下封头材料进行静载荷、高温蠕变和快速断裂分析;将参数与极限值进行比较,判断下封头是否发生力学失效;根据分析判断核堆腔注水冷却措施的有效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价严重事故工况下实施堆腔注水冷却措施时压力容器下封头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20649.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黄代顺 , 卢毅力 , 崔怀明 , 鲜麟 , 李峰 , 杨帆 , 程坤 , 陈宏霞 , 杨韵佳 , 周科 , 陆雅哲 , 初晓 , 方红宇 , 习蒙蒙 , 徐青蓝 , 陈果 , 张舒 , 吴鹏 , 吴广皓 , 蔡容 , 王晨阳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压水堆核电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正常给水系统、能动辅助给水系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采用非能动排热系统和能动排热系统相结合的运行方案,能够保证堆芯在不同事故下的安全性,为核电厂不同运行模式和事故工况下提供了多样性的排热措施,保证了核电厂排出堆芯余热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了核电厂的整体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3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34183.9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崔怀明 , 王岩 , 唐传宝 , 曹锐 , 匡成骁 , 明哲东 , 杨敏 , 张渝 , 郑丹晨 , 郑杲 , 于天达 , 张玉龙 , 黄代顺 , 谭怡 , 白晓明 , 余平 , 任云 , 陶舒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智慧核电反应堆及一回路智能运维系统,该运维系统应用于包括从下至上的数据层、服务层、业务层和应用层形成的系统软件架构上;数据层,获取核电反应堆的外部数据源和监测数据源,并对核电反应堆的外部数据源和监测数据源进行数据统一存储;服务层,通过统一的数据池接口从数据层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管理;业务层,集成核电反应堆及一回路相关的各个子系统于一体,通过从数据层获取数据,进行核电反应堆及一回路的相关监测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数据;应用层,通过分析结果数据,供用户端通过浏览器界面提供进行查看和展示。本发明从整体上提升智慧化水平和可靠性,降低运维人员故障排查压力大,提高效率、实时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88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46798.1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堆核电厂事故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密实条件下的复杂两相排放载荷分析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开展造成系统水密实条件下的事故分析,获得稳压器安全阀流量曲线,并判定相对恶劣的初因事件;步骤2、通过稳压器安全阀流量曲线,进行水密实条件下排放过程热工水力分析,获取稳压器安全阀下游排放管道内的参量;步骤3、根据排放管道内的参量,获得排放管线上所有管道的载荷时程曲线。本发明能够评价反应堆系统在发生安注泵误动作、余热排出泵误动作等会导致系统出现水密实工况下时,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设计的合理性,为应力分析提供载荷输入条件,为管道、支撑、阀门布置等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6275.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韵佳 , 黄代顺 , 张渝 , 卢毅力 , 崔怀明 , 李峰 , 鲜麟 , 周科 , 张舒 , 吴鹏 , 陈宏霞 , 吴广皓 , 马誉高 , 喻娜 , 杨帆 , 陆雅哲 , 习蒙蒙 , 初晓 , 蔡容 , 程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优化策略生成方法、装置及介质,包括:针对压水堆核电厂,形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基准事故清单;根据所述基准事故清单中不同事故类型,明确不同事故的排热措施应能达到的目标效果;并基于所述目标效果确定影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优化的限制性工况;根据所述限制性工况,建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自动优化策略模型;对所述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自动优化策略模型进行求解,生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优化策略方案集合;根据所述优化策略方案集合,得到最优策略方案。本发明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进行自动优化设计,以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充分挖掘设计裕量,提高了策略优化生成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