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辐照环境下反常氚渗透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611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468535.8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子辐照环境下反常氚渗透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核聚变反应堆和核裂变反应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中子辐照环境下的反常氚渗透行为涉及的多个复杂物理过程进行分解,分别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中子辐照环境下中子与氚核发生碰撞形成的反冲氚、以及氚衰变成3He后与中子发生(n,p)反应形成子核氚对粒子输运行为的影响,分别建立了3H‑3He输运方程和3H‑3He扩散方程,实现对反常氚渗透过程的数值模拟。本发明有利于中子辐照条件下反常氚渗透物理机制的诊断和分析,可应用于聚变能源堆氚增殖模块的优化设计、以及中子辐照条件下的防氚渗透涂层研发。

    一种基于叠加式燃料组件的超临界水冷堆

    公开(公告)号:CN110853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1149057.7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叠加式燃料组件的超临界水冷堆,包括燃料组件通道和控制棒组件通道,燃料组件通道和控制棒组件通道均呈正六角形或正方形;每个控制棒组件通道的外侧沿周向连续排布燃料组件通道构成一个单元组件,由若干单元组件交错阵列排布构成蜂窝状的堆芯整体结构;燃料组件通道内布置不同富集度标准的燃料组件,且沿燃料组件通道轴向由下至上方向上,燃料组件的富集度逐渐增加;控制棒组件通道内用于安装控制棒束。本发明在不引入慢化水棒及多流程流动方案的条件下,有效解决了超临界水冷堆面临的轴向温度及冷却剂密度变化过大、堆芯中子慢化能力分布不均衡等关键问题,显著简化了燃料组件及堆芯布置方案,提高了工程可实现性。

    一种套管式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

    公开(公告)号:CN11082799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1126755.5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式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所述燃料组件沿着径向由内到外依次为内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所围区域为内区,所述内区内布置有内区燃料棒,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区域为外区,所述外区内布置有外区燃料棒,所述外管的上部为开口结构,下部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内管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冷却剂在外区从上向下流动,冷却剂在内区从下向上流动,所述内区燃料棒的燃料富集度高于外区燃料棒的燃料富集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由于采用慢化水棒及冷却剂多流程设计技术,导致的燃料组件及堆芯结构复杂化问题,同时具有提高堆芯冷却剂流速、强化传热,降低燃料包壳温度的优点。

    一种组合模型树的截面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301499.3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模型树的截面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截面表达式的建立:截面表达式按截面状态参数组合展开为一个主项加多个分项;2)、截面拟合:主项和各分项分别采用模型树方法进行拟合和剪枝;其中,所述模型树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只选取燃耗作为可划分变量,拟合多项式包含状态参数的耦合二次项。本发明在建立截面表达式的时候考虑到了截面和状态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模型树方法进行拟合和剪枝不仅能够确保拟合精度,减小存储量,而且还能增加泛化能力,本发明述模型树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只选取燃耗作为可划分变量,拟合多项式包含状态参数的耦合项,进而所需的训练数据集不会额外增加组件程序的计算量。

    一种球床先进高温堆堆芯装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7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64683.9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床先进高温堆堆芯装载方法,所述装载方法采用一次装料、整体卸载的方式,堆芯活性区采取燃料球和石墨球配合装载的方式,堆芯活性区高度大于核设计程序理论计算的活性区高度,具体装载过程如下:通过实时测量堆芯剩余反应性,确定最终满足堆芯功率和寿期要求的燃料球的装量,将燃料球装载至燃料球实际装量位置,然后继续装入石墨球,直至填满整个堆芯活性区。本发明实现了燃料球装量根据实际要求的可调节性,并避免了排空熔盐时堆芯活性区几何形状发生重大改变,达到精确实现堆芯设计目标的目的,从根本上规避了核设计程序计算不确定性带来的堆芯设计风险。

    一种轴向倒换料金属冷却反应堆及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37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9861.5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倒换料金属冷却反应堆及管理方法,所述反应堆的堆芯结构为整体式蜂窝状正六边形组件通道,所述通道包括燃料组件通道、控制棒组件通道,所述控制棒组件通道与燃料组件通道交错布置。所述燃料组件通道在轴向上设置有3盒标准燃料组件,最底层为经过若干燃耗循环的旧燃料组件,最顶层为装入堆芯的新燃料组件。旧燃料组件从各燃料组件通道卸出后,通道内轴向剩余燃料组件依次下移,新燃料组件从各通道顶部装入。本发明有效展平了堆芯轴向及径向功率分布,使燃料组件的燃耗更加均匀,大幅度延长了燃料组件使用寿命,增加了燃料组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堆芯的平均卸料燃耗深度。

    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2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8135.6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调整方法,所述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所述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水栅元为六边形水栅元,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9个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和2个34个水栅元,19个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每个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