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轴承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2343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8881.1

    申请日:2016-07-22

    Abstract: 该回转轴承(10)具备:在外周面具有内圈侧滚动体滚行面(12)的内圈(11);在内周面具有外圈侧滚动体滚行面(22)且以该外圈侧滚动体滚行面(22)与内圈侧滚动体滚行面(12)对置的方式配置于内圈(11)的外侧的外圈(21);以及滚动自如地配置于由内圈侧滚动体滚行面(12)和外圈侧滚动体滚行面(22)形成的滚动体滚行路(28)的多个滚动体(31)。并且,在内圈(11)或外圈(21)中,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了外廓形状的冲压加工部以及通过除去加工而形成的至少包括内圈侧滚动体滚行面(12)或外圈侧滚动体滚行面(22)在内的除去加工部混合存在。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具备可维持一定的性能并廉价地制造这种结构的回转轴承。

    夹头
    72.
    发明授权
    夹头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29034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480069158.2

    申请日:2014-12-16

    Inventor: 山中修平

    Abstract: 夹头的驱动源(1)具有主体部(11)以及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1)沿直线移动的可动部(3)。在驱动源(1)的可动部(3)上连结有臂(24)。在驱动源(1)的主体部(11)上固定有支承部(28)。一对把持连杆(26a)、(26b)具有呈字母L形状相连接的第一部分(41)及第二部分(42)、以及弯曲部(43),在第一部分(41)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一对把持部(4a)、(4b)。弯曲部(43)借助旋转轴(27a)、(27b)而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承部(28)。一对把持连杆(26a)、(26b)配置为弯曲部(43)朝向内侧。一对把持连杆(26a)、(26b)的第二部分(42)与臂(24)由一对中间连杆(25a)、(25b)连结。

    丝杠装置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3099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111226.9

    申请日:2014-05-20

    Inventor: 铃木敦士

    Abstract: 提供一种丝杠装置,其通过抑制在丝杠装置的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路与返回路的边界滚动体产生急剧的力的变化或者位置的变化的情况,而能够使滚动体的运动顺畅地进行。在丝杠装置的返回路(5)中形成有曲线状的曲率半径变化部(13),在曲率半径变化部(13)中,从螺母(2)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返回路(5)中的滚动体(4)的滚道中心线(13a)的曲率半径为负载滚动体滚行路(3)中的滚动体的滚道中心线(3a)的曲率半径以上,并且随着离开负载滚动体滚行路(3),返回路(5)中的滚动体(4)的滚道中心线(13a)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或者阶段性地增大。

    减速或增速装置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4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30287.X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高刚性支承进行波动运动的第三冠齿轮、还能够提高效率的减速装置。本发明的减速装置具备:第一冠齿轮(1);第二冠齿轮(2);以背对背的方式具有与第一冠齿轮(1)对置的对置齿(3a)以及与第二冠齿轮(2)对置的对置齿(3b)的第三冠齿轮(3);使第三冠齿轮(3)进行波动运动的凸轮部(11、12)。凸轮部(11、12)具有配置于比第三冠齿轮(3)靠第一冠齿轮(1)侧的第一凸轮(11)及配置于比第三冠齿轮(3)靠第二冠齿轮(2)侧的第二凸轮(12)。由第一凸轮(11)与第二凸轮(12)夹持第三冠齿轮(3),在第一凸轮(11)与第三冠齿轮(3)之间以能够滚动运动的方式夹设有第一滚动体(15),在第二凸轮(12)与第三冠齿轮(13)之间以能够滚动运动的方式夹设有第二滚动体(17)。

    引导体以及具备其的运动引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5029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380029296.3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体及使用其的运动引导装置,即便使用刚性低的材料作为轨道轨,也可防止从轨道轨脱离,且能确保沿着该轨道轨确实移动;引导体(2、20)具备滚行在形成于结构体(1、1A)的滚行面(11、120)上的多个滚动体(3、30)并能够对所述结构体(1、1A)相对地移动,所述引导体(2、20)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2、20)具有供所述滚动体(3、30)循环的无限循环道(4、40),并且具有使该无限循环道(4、40)内的滚动体(3、30)接触所述结构体(1、1A)的滚行面(3、30)的负载开口部(5、260),在所述负载开口部(5、260)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6、280),其比从该负载开口部(5、260)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的滚动体(3、30)的突出端更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

    机器人中的旋转驱动机构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37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8754.5

    申请日:2015-10-27

    Inventor: 永塚正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06 B25J17/00 B25J1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利用具有直动的输出轴的直动促动器使作为机器人的一部分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规定的旋转驱动面上进行相对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备:第一连杆部,其与该输出轴连接,配置为借助第一旋转轴相对于第一构件旋转自如,且配置为借助第二旋转轴相对于第二构件侧旋转自如;第二连杆部,其与设于第一构件侧的第一支承轴和设于第二构件侧的第二支承轴连接,使该第一支承轴与该第二支承轴之间的轴间距离为恒定。以将第一支承轴与第二支承轴相连的直线和将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相连的直线交叉的方式配置各轴。由此,能不对机器人中的被相对旋转驱动的两个构件的外侧表面的形状施加较大的变更而尽可能地扩宽两构件之间的旋转范围。

    滚珠丝杠装置
    7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60549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07063.2

    申请日:2015-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5/2223 F16H25/2204

    Abstract: 滚珠丝杠装置(1)具备具有滚珠循环路(7)的滚珠循环部件(5)。滚珠循环部件(5)通过组合第一分割体(50)与第二分割体(60)而形成。第一分割体(50)具有固定于螺母构件的外表面的固定部(52)。第二分割体(60)具有:一对腿部(63),其铲起在滚珠负载滚行路中移动的滚珠并且使滚珠返回滚珠负载滚行路;连结部(64),其对一对腿部(63)之间进行连结并且配置在第一分割体(50)与螺母构件之间;以及一对肩部(62),它们在两个方向上与第一分割体(50)的侧面(53a、53b)面对而夹持第一分割体(50)。

    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
    7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2255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80061670.8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能够提高车厢内高度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谋求轻型化且能够提高使座椅前后移动时的使用舒适度;该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包括上部导轨(2)、下部导轨(3)以及多个导向滚珠(4),其中,上部导轨(2)由铝合金形成,并且具有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条滚珠滚道槽(23)的滑动部(21),下部导轨(3)由铝合金形成且具有收容上述上部导轨(2)的滑动部(21)的导向槽(31),并且,在该导向槽(31)内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与上述滑动部(21)的滚珠滚道槽(23)相对置的滚珠滚道槽(33),多个导向滚珠(4)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不使用保持架而直接在上述滚珠滚道槽(23、33)中排列成一行,并支撑上部导轨(2)相对于上述下部导轨(3)进行移动。

    线性电动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1919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80049919.8

    申请日:2014-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5/064 H02P21/06 H02P25/06

    Abstract: 线性电动机的控制装置(10)具备:区间估算部,其根据基于多次脉冲通电的动子的移动方向,来估算在对0°至360°的磁极位置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间的哪一区间中包含线性电动机的当前的磁极位置;磁极位置锁定部,其使估算磁极位置从由区间估算部估算出的区间的最小值或最大值的任意一方朝向另一方以给定的第1变化量进行变化的同时进行脉冲通电,并基于进行了脉冲通电时的动子的运动来使估算磁极位置接近于当前的磁极位置;以及磁极位置检测部,其使由磁极位置锁定部执行接近后的估算磁极位置以比第1变化量小的第2变化量进行变化的同时进行直流励磁,每次使估算磁极位置变化时都获取动子的移动量,在获取到的移动量与第2变化量所对应的移动量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估算磁极位置与当前的磁极位置一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