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8839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0910161581.6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伊顿(意大利)有限公司
IPC: F01L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在内燃机中的气门控制装置(13),该发动机包含发动机气门(101)和具有凸轮型线(117)的凸轮轴,凸轮型线(117)具有第一升程曲线。该气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主体(201)和第二主体(203)。气门控制装置可按照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来配置。当气门控制装置处于第一配置时,在第一升程曲线接触凸轮接触面时所造成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阻止气门操纵连杆操纵发动机气门。气门控制装置还包括机构,在该气门控制装置处于第二配置的情况下,当第一升程曲线接触所述凸轮接触面时,该机构阻止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允许该气门操纵连杆操纵该发动机气门,其中当该气门控制装置处于第二配置时,该机构布置成使在该气门被操纵时施加在该机构上的力是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44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158390.2
申请日:2009-08-1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46 , F01L1/08 , F02B37/00 , F02D13/0261 , F02D41/006 , F02M26/01 , F02M26/42 , Y02T10/18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门升降用凸轮,能够使活塞和排气门不接触且不依靠电子控制地使尽量多的废气从其他气缸向一个气缸回流,一个气缸用的排气门升降用凸轮,具备:排气主升程部,用于从气缸内排出废气;回流用升程部,为了使从其他气缸向一个气缸的排气口流入的废气回流量增加,形成于排气门按压凸轮的旋转方向下降侧并使排气门的关闭时期延迟或者较高地维持升程量,并且所述排气主升程部和回流用升程部以避免排气门和活塞的接触并使与另一气缸的排气门的重叠量增加的方式,从基圆R隆起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47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80023438.0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格努斯·松德斯滕
Abstract: 多缸活塞式发动机(20)包括:该发动机(20)的各汽缸(19)所用的至少一个由凸轮操作的阀提升装置(4),所述阀提升装置(4)布置成打开气体交换阀(24、25);和起动装置,所述起动装置包括压力介质源(18)、用于将压力介质引入所述发动机(20)的汽缸(19)中的至少一个起动阀(10)、用于将所述压力介质源(18)连接至所述起动阀(10)的装置(26),以及用于设置有起动阀(10)的每个汽缸(19)以便控制所述起动阀(10)的操作的控制阀(12)。每个控制阀(12)均布置成由相应的汽缸(19)的气体交换凸轮(1)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459829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080026927.2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格努斯·松德斯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 , F01L1/08 , F01L1/14 , F01L1/146 , F01L9/025 , F01L13/0031 , F01L2013/0089 , F01L2105/00 , F02D13/0234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活塞式发动机中的气体交换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适于位于所述发动机(1)的凸轮轴(4)的凸轮装置(5)和进气阀机构(6)之间,该进气阀机构布置成开启和闭合与所述发动机的汽缸相关联的进气阀(3),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主体部(8),在该主体部中,活塞装置(9)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成与所述凸轮装置(5)和所述阀机构(6)形成力传递连接;以及引导构件(10),该引导构件布置在所述主体部(8)中,位于所述凸轮装置(5)和所述活塞装置(9)之间,从而能够响应于凸轮装置(5)的运动而运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进气阀的阀开启正时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活塞装置(9)相协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486103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010620763.8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汽油发动机的进气凸轮,其型线中的基圆半径为16~18mm,使得凸轮型线可以平稳过渡,在发动机耐久性试验中,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凸轮最大升程为8~9mm,充分利用进气惯性、提高充气效率;凸轮缓冲段升程为0.1~0.3mm,兼顾了发动机的高速性能,因而可以实现发动机不同转速下性能的优化;凸轮型线开启段和关闭段的非对称设计使该型发动机的最大扭矩点由原来的4400rpm降低到了3600rpm,最高转速时的扭矩达到了最大扭矩的88%,改善了发动机性能;进气凸轮飞脱速度达到7150rpm,大于发动机最高转速6000rpm,消除了飞脱现象;凸轮-挺柱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异常磨损现象;实现了高升功率、高压缩比、低油耗、低转速高扭矩等效果,大大改善了整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53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1964.X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攀枝花市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梅向东
Inventor: 梅向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在内燃机中应用一种使气门早期全开和晚迟回闭的凸轮机构,整体提高气门的平均开度,深度强化进排气效率。内容包括提供一种轻负荷弹性气门和一种中心圆弧型凸轮。通过提高气门的安装初紧弹性及降低气门开启的阻力弹性,进一步增强气门密封性同时为内燃机运转减负。实际效果是:发动机内阻减小,运转轻松、提速加快、进气增多、爆发力强,水温降低、燃烧更充分。尤其对多气门布置的发动机效果更为显著。可因此在增大功率10-20%的同时减少供油20-30%。成为内燃机动力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02330580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324699.3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年三轮摩托车发动机凸轮轴,进气凸轮(2)中心0与凸轮型线起点A的连线在第一直线L1上,进气凸轮(2)中心0与凸轮型线终点B的连线在第二直线L2上,进气凸轮(2)中心0与进气凸轮(2)凸缘最外沿点C的连线在第三直线L3上,第一直线L1与第三直线L3之间的夹角为a,且92°≤a≤98°,第二直线L2与第三直线L3之间的夹角为b,且86°≤b≤92°;排气凸轮的升程数据与进气凸轮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本发明通过改变配气凸轮的夹角以及升程曲线(凸轮型线),即可使老款的卧式发动机满足老年三轮摩托车中低速扭矩大、温度低、油耗低、噪音小、可靠耐久性高等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86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17680.8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两相内凸轮激波移动传动内燃机,涉及燃气动力领域,属于多缸内燃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内燃机,八个气缸环形对称均布在外凸内两相内凸轮周围,使外凸内两相内凸轮受合力为零,气缸活塞通过推杆直接作用于外凸内两相内凸轮上,动力由外凸内两相内凸轮经两相内凸轮激波移动活齿传动传给与中心轮键联接的输出轴。该内燃机省去了传统内燃机中的连杆和曲轴,其外凸内两相内凸轮激波移动传动机构没有偏心质量、具有惯性力及工作载荷自平衡的优点。输出轴转速取决于活齿传动的传动比,若活齿架固定,则中心轮低速大扭矩输出,可广泛用于需大功率的工程机械、装甲车等。该内燃机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受力自平衡,运转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260624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3439.8
申请日:2012-03-17
Applicant: 郑学明
Inventor: 郑学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变圆直径凸轮,其特点是凸轮分为二个半圆,一个半圆是固定的,一个半圆是活动的,固定半圆凸轮和凸轮轴上安离心控制器和冷热升缩器,用离心力推压移动卡片和与冷热升缩器的力相抗,移动卡片一头厚一头薄,移动卡片是在二个半圆凸轮的合口内,移动卡片被推压深入时使二个半圆合口变大,合口变大时使凸轮的圆直径变大,变大的凸轮能使供油角度提前,柴油机转速高时离心控制器的推力大,供油角度提前,当柴油机体温度升高时冷热升缩器的升力变大,这时与离心控制器的推力相抗,使离心控制器推压移动卡片的力变小,起到跟随转速和温度改变柴油机的柴油供油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363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05577.7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57 , F01L1/053 , F01L1/08 , F01L1/344 , F01L2001/0473 , F01L2001/0537 , F02D13/0207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带有多模凸角的凸轮轴的发动机组件。发动机组件可包括发动机结构、第一阀、第一阀升程机构和第一凸轮轴。发动机结构可限定第一燃烧室以及与所述第一燃烧室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一阀可位于第一端口中,第一阀升程机构可以与第一阀接合。第一凸轮轴可以旋转地支撑在发动机结构上并可包括与第一阀升程机构接合的第一双凸角。第一双凸角可限定包括第一顶点的第一阀打开区域和包括与第一顶点旋转地偏离的第二顶点的第二阀打开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