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板、半导体装置和散热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308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009787.4

    申请日:2011-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32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散热特性优异且在冷热循环负荷时能够抑制热应力作用于半导体元件等发热体上的散热板、使用该散热板的半导体装置和该散热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散热板(30)用于扩散从所搭载的发热体(3)产生的热,其特征在于,具备在碳质部件中填充金属材料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构成的板主体(31)和形成在该板主体(31)的至少一侧板面的金属表层(32,33),构成所述板主体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通过在碳质部件中含浸熔融的金属材料而形成,金属表层(32,33)通过使金属粉末碰撞在板主体(31)的所述板面而形成。

    功率模块用基板及制法、自带散热器的该基板及功率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2194767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45947.0

    申请日:2011-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32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用基板、功率模块用基板的制造方法、自带散热器的功率模块用基板及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用基板在热循环负荷时,能抑制电路层表面产生起伏或褶皱,并且,能够抑制热应力作用于陶瓷基板和电路层的接合界面,另外,热循环可靠性优异。一种功率模块用基板(10),在陶瓷基板(11)的一面配设有铝制电路层(12),其中,电路层(12)具有主体层(12B)及配置成在所述一面侧暴露的表面硬化层(12A),电路层(12)的所述一面的压痕硬度(Hs)设定在50mgf/μm2以上200mgf/μm2以下的范围内,该压痕硬度(Hs)的80%以上的区域成为表面硬化层(12A),主体层(12B)的压痕硬度(Hb)不到所述压痕硬度Hs的80%。

    热电转换模块及热电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407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680056456.7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转换模块(1),其以在一组对置的配线基板(2A、2B)之间组合有多对P型热电转换元件(3)及N型热电转换元件(4)的状态经由配线基板(2A、2B)串联连接,其中,配线基板(2A、2B)通过在陶瓷基板(30)的表面形成供热电转换元件(3、4)连接的电极部(11、12)而成,热电转换元件中,沿热膨胀系数较大的热电转换元件中的两个配线基板的对置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沿热膨胀系数较小的热电转换元件中的两个配线基板的对置方向的长度小,热膨胀系数较大的热电转换元件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与配线基板的陶瓷基板之间夹着导电性衬垫(15)。

    热电转换模块及热电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4071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6456.7

    申请日:201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08 H01L35/32 H01L35/34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转换模块(1),其以在一组对置的配线基板(2A、2B)之间组合有多对P型热电转换元件(3)及N型热电转换元件(4)的状态经由配线基板(2A、2B)串联连接,其中,配线基板(2A、2B)通过在陶瓷基板(30)的表面形成供热电转换元件(3、4)连接的电极部(11、12)而成,热电转换元件中,沿热膨胀系数较大的热电转换元件中的两个配线基板的对置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沿热膨胀系数较小的热电转换元件中的两个配线基板的对置方向的长度小,热膨胀系数较大的热电转换元件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与配线基板的陶瓷基板之间夹着导电性衬垫(15)。

Patent Agency Ranking